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王闓運
民國軍閥混戰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出現過許多傀儡總統和攝政內閣,不過仔細想想也很合理,若非中央權威衰弱,何來軍閥混戰,而在軍閥合縱聯橫的過程中,找個有年資威望或技術專業但並無實權的人來擔任國家元首的角色,起到折衝樽俎、調和利益的緩衝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袁世凱當政時期,無論是內閣制、總統制還是帝制,顯然不是虛位元首,實權是掌握在手中的。但袁世凱一死,中央權威就分散開了。
繼任的黎元洪大總統原先的地盤在湖北,但在二次革命時早已被北洋軍奪去,孤身在北京的自己只是光桿司令,而國務總理段祺瑞作為北洋系名義上的領袖,各軍頭馬首是瞻,加上恢復"舊約法"的內閣制下,其法理和實權的地位都壓在黎大總統之上。先是老段的心腹秘書長徐樹錚頤氣指使的要求大總統對任何政策文件蓋章,後來參戰之爭時把段祺瑞暫時逼下了台,卻演變成了督軍團鬧獨立,氣勢洶洶準備炮打北京,緊接著張勳假調停真復辟,黎大總統灰溜溜的下了台,段祺瑞卻以再造共和的名譽回歸。
接下黎元洪的位置的是北洋系的另一位大老馮國璋,
徐世昌
黎元洪
曹錕
段祺瑞,如今自己也終於坐上這個位置
攝政內閣時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