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習以為常的街景,是多元文化的積澱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 《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作者傅朝卿

之前推薦過《古蹟入門》這本書,然而古蹟只是建築的一小部分,需要年代夠久遠,有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受到學者考察及官方認證,而且還得保存下來。至於那些較新的、已拆除或毀損的、以及更多尚未評估價值的建築,又該從何開始了解欣賞呢?這本書正符合此目標,除了各式各樣的古蹟,其介紹的建築和聚落,涵蓋的時間、空間和風格類型相當廣闊,是同類型書籍的集大成者。

作者在序文中自述,為了製作本書,他反覆走訪全台各地訪視建物,拍攝大量的照片,紀錄建築的整體外觀和重要設計細節,並附上格局平面圖;已經損毀拆除乃至大幅改建的建築,也盡量蒐集之前的老照片、設計圖和插畫素描,讓後人了解該建築曾經的風貌。當老建築損毀或拆除後,僅存的老照片,就成為了解該建築的重要史料,因此現在既存的建築,也應該盡量多拍攝照片,收納起來,替未來的研究者保留史料。

《古蹟入門》以單一建築的跨頁俯瞰圖為代表,描述該類型古蹟的外觀;而《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擁有更多的照片和插圖,可以讓讀者同時觀察一大批同類型的建築,它們外觀風格的相似性和主要特徵,以及細節上的差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同功能的建築會在不同年代演化出迥異的外觀,而保留類似的內部格局,體現了當時流行文化對於建築風格的影響。

書中最值得關注的,自然是戰後的各式建築以及分類了。外型簡潔、講究內部機能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延續日本時代後期的風格、加上台灣經濟的發展,於1950-1960年代被大量應用在公共設施、商業大樓和國民住宅上。1960-1980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將現代主義與中國北方宮殿融合,形成中國古典式樣,與皇民化時期的日本古典式樣(興亞帝冠)有異曲同工之妙,且影響更廣,連天主教、民間信仰都跟著模仿。1980年代以後興起的地域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前者開始融合傳統的閩南式,取代中國古典式樣;後者則用多變的幾何造型,取代了以往現代主義的單調。此外公家機關推展的大型裝置藝術、民間宗教自行興建的大型神像、以及學者專家推廣的古蹟保護和再利用,也是這段期間的重要現象。

雖然此書內容豐富,但還是有一些議題有延伸閱讀的空間,例如書中提到荷西時代的堡壘、清代的城池和砲台,也提到了冷戰時期的軍事設施,但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軍遺構沒有提及。另外書中提及了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也提及了戰後的眷村和國民住宅,然而在都市計畫形成前,原住民和漢人移民的聚落是如何構建分布的,與清代城池的關係如何,也值得另外找書探討。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古蹟入門》~先民的生活樣貌、心靈寄託與美學觀點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古蹟入門》,作者是俞怡萍、 李乾朗;繪者黃崑謀,增訂版新增圖片由李乾朗所繪。

什麼樣的建築才能被稱作古蹟?有哪些類型和特色?台灣的建築歷史並不長,為何仍稱作"古蹟"?

保存古蹟,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進行調查研究和清理修復,也干涉了原本所有者的使用權,面對如此龐大的成本,這些投入的學者專家、公民團體和政府機構是為了什麼?

一個古蹟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當我們接觸古蹟時,有哪些欣賞觀察的重點?可以從古蹟的造型和歷史中學到什麼?畢竟只是走馬看花,也為免太可惜了。

這本書,就是老少皆宜的入門手冊。四個章節各有特色,從不同的視角,幫助大家認識古蹟。

觀察篇根據古蹟的使用機能,介紹最常見的二十五類古蹟,有精美的跨頁大圖展示,俯瞰其格局外觀,透視其內部結構,後文更多的照片、插圖和文字則解釋了觀察重點。

認識篇根據建築的結構和風格重新分類,講述這些工法和美學觀念是如何被移民們引入的。

形成篇根據古蹟形成年代依序介紹,展示當時所能使用的材料工法,以應對生活需求。

走遊篇列出出版當時台灣各地的古蹟景點,並針對古蹟的相關問題,提出作者的看法。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我擁群像》~我們的軀體,是與微生物密切互動的富饒島嶼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我擁群像》(I Contain Multitudes),作者Ed Yong

副標題是我們體內的微生物與宏大的生命觀。

有人說,人孤身一人來到這個世界、獨自活著、獨自死去。從微生物相的角度來看,我們並不孤單,這些微生物早在我們出生前就影響著我們,之後也如影隨形,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

對於微生物而言,動物龐大複雜的軀體,如同一座包含各種地形氣候的島嶼,消化道猶如沼澤叢林,體表猶如沙漠凍原,各有適應生態位的細菌在此揀拾營養、相互競爭,而免疫系統的反應猶如天災,將原有聚落摧毀後重新洗牌。

對於動物而言,我們是生物演化的後來者,地球四十億年來都是遍布各種微生物及其分泌物,我們從出生就活在布滿微生物的環境中,如何篩選這些這些微生物,留下有利的、驅逐有害的,是終身要面對的課題。

有一些微生物是我們的合作者,它們能夠幫我們消化難分解的食物、製造我們無法合成的營養素、分解一些有害的毒物,以及透過競爭抑制其他病原體。有些微生物甚至能改造宿主的身體,更加適應環境,例如發光細菌能夠幫助烏賊逃避敵害、生物膜能夠幫助藤壺找到營養豐富的固著點,動物製造溝通用氣味的腺體也有賴共生的微生物。生物甚至有時會刻意透過反芻和糞石性把有用的微生物傳給下一代,甚至哺乳動物的乳汁,裡面富含許多幼崽無法消化吸收的成分,居然是給腸道內微生物提供的營養,讓它們蓬勃發展,抑制有害的菌群。

然而這樣的合作關係並不是穩定的,微生物有自己的利益要顧,當利益衝突時,原本的共生菌很可能搖身一變成敵人,威脅到宿主的健康:例如傷口可能讓我們體表的正常菌叢造成伺機性感染;原本幫助珊瑚的共生藻類和細菌,因環境惡化改釋放毒素把珊瑚毒死;幫助線蟲和昆蟲防治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沃巴克氏菌,長期而言反而會抑制雄性的繁殖功能。而宿主有時也會失去利用價值而拋棄原本的共生菌,例如象鼻蟲會用特殊的懷菌細胞來眷養細菌,讓它們生產製造硬殼的原料,當硬殼製造完成,這些懷菌細胞就會凋亡,把內部的共生菌全部殺死。

因此,我們的身體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一整套豐富的生態系,而在這些個體間往返的微生物,將我們和環境及所有生物都串連在一起。




《我的野蠻室友》~家棲物種的特色,由我們的習慣塑造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我的野蠻室友》,原文書名是Never Home Alone (我們永遠不是一個人在家),副標題是"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作者是 Rob Dunn。

包括寵物、盆栽,以及煩人的蚊蟲在內,有多少種生物跟我們共同生活呢?根據作者的盤點,可能超過20萬種,其中有四分之三是細菌,另外四分之一又以真菌和節肢動物為主,此外還有以細菌維生的病毒"嗜菌體"。

聽到這個數據,有的人可能會感到不適,想問該如何把這些"室友"們驅逐或消滅。然而這些與我們共生的家棲生物,除了極少數病原體和協助傳播的病媒生物外,大部分是無害的。牠們只是靜靜地待在我們身邊,撿食皮膚體液碎屑、食物碎屑和建築物老化剝落產生的碎屑而已。

如果我們使用過多的殺蟲劑和消毒水來毒殺這些節肢動物和細菌,有可能的結果,是某些適應極端環境的種類產生抗藥性存活下來,而牠們的天敵和競爭對手被毒死了,這下反而讓牠們有機會大肆擴張,造成更大的危害。此外缺乏多樣性的微生物供免疫系統來辨識,無所事事的免疫系統便開始胡亂攻擊,造成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率上升。

當然這不代表所有的清掃都是無效的,如果我們想要減少某些特定物種出現的機率,了解牠們的生態和習性,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我們的居家環境,相當重要。例如保持乾燥通風就能夠抑制大部分真菌的生長;紗窗、蚊帳、清理孳生源對於防蚊蠅十分重要;垃圾和汙水處理系統能夠減少糞口傳染;食物妥善收好、殘渣清乾淨也能減少一些蟲子。

除了以上一般大眾會關心的議題,作者花了更多篇幅盤點我們周遭的居家生物,牠們的種類、習性和生存本領。熱水器、冰箱、洗碗機等居家設備能產生類似熱泉、凍原或沙漠的極端氣候,讓原本應該罕見的細菌在裡面生存。有些真菌居然可在塑膠、金屬和石膏板的表面甚至內部休眠好幾年,靜靜等待水分的來臨迅速重生。德國姬蠊之所以常見,是因為人類使用了冷氣暖氣打造了適宜牠們生活的溫度,因而擠占了其他蟑螂和昆蟲的生態位;而且某些突變的種類居然對葡萄糖產生了苦味感受,因而成功避開摻了糖的蟑螂藥毒殺。

在最後的章節,作者談論發酵食品,這些真菌細菌不但給我們的飲食帶來的獨特的風味,而且還在食物中、料理台上和廚師烘焙師的手上,擠占了其他病原體的生態位,促進我們的健康。

這些室友們並不野蠻,有待我們的關注與認識。

《達爾文進城來了》~城市的機遇與挑戰,驅動生物演化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達爾文進城來了》,副標題為"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作者Menno Schilthuizen 

本書一開始以螞蟻為例,這群生物與我們一樣,有複雜的社會、能建造巨大的蟻巢、發展出農牧業、同時消滅週遭牠們認為不受歡迎的物種,唯一的差別是人類擴張的速度比螞蟻快多了。

作者認為,當我們討論大自然時,不應只想著未受開發的荒野,既然人類也是演化出來的生物,城市就和蟻巢一樣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同許多物種不畏螞蟻的兇狠,堅持在蟻巢內討生活;同樣也有更多的物種,前仆後繼的到人類建立的城市,找尋食物和庇護所。

本書使用大量的篇幅探討牠們的努力,哪些物種容易成功,以及演化如何改變牠們的外型和行為。

例如城市裡的鳥類,翅膀變鈍比較容易轉彎,避免被貓抓到或被車撞死;羽毛變黑較容易排除毒素;喜歡吃穀物或雜食性者較容易取到食物;鳴叫聲變得高亢宏亮以避免車輛和工程低頻噪音的干擾。

有些鳥類更懂得利用人類:小嘴烏鴉會將胡桃放在等紅燈的車子輪前,綠燈亮時正好碾碎,下個紅燈就有胡桃吃了,手法精巧令人讚嘆。

城市的擴張,對物種而言,是威脅挑戰,也是新的機會和利益。城市不應只被視為死氣沉沉的動物墳場,而是嶄新的演化實驗場,生物持續不懈的適應能力,值得我們關注和培育,讓這個都市叢林能像荒野一樣充滿生機。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億萬斯年的器官翻修工程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 (Your Inner Fish),作者是Neil Shubin(尼爾蘇賓)

提塔利克魚是種三億七千五百萬年前的魚類,雖然仍沒有脖子、長者魚鱗,然而牠的胸鰭已有骨骼和關節,能像蛙類一樣伏地挺身。作者藉自身的考古發現成果為引言,講述同源器官的相關知識。

演化,正是透過這樣的小修小補,讓生物適應當下的環境,當億萬斯年過去,這物種的後代,無論是外觀和結構都發生顯著的變化,然而如果我們一步步往前追溯,還是能找到這些結構的根源,因此每個人的身體不但都藏著一隻魚的構造,還有類似水母的組織、與細菌相同的基因。

拿耳朵為例,兩棲類的外耳比魚類多了鼓膜,爬行類多了外耳道,哺乳類又增加耳廓;中耳的三根聽小骨,鐙骨來自魚的上顎後緣,兩棲爬行類和鳥類沿用至今,而哺乳類多出來的槌骨砧骨來自下顎後緣。內耳的耳蝸、前庭、半規管的構造,與魚類感應水流的的側線幾乎一樣。

對於生物結構精妙之處感興趣的讀者,值得找來看看。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小約翰可汗》~奇葩小國、神奇組織、硬核狠人

閱聽人:朱志德

本回要推薦的自媒體創作者為《小約翰可汗》。

「奇葩小國」系列影片將目光放在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獨立後持續奮鬥的故事,用最幽默的詞句,講述最悲慘的故事。達荷美那集的最後總結,蠻適合用來評價這整個系列:

它走過文官政府、軍人統治,走過資、走過社,種過田、開過廠,有貪官、有清官,然而卻始終沒有摸索出一條成功的道路,這些國家不一定經歷過戰亂天災(事實上經歷過的更多),可是就是發展不起來,因為國家的成功沒有固定的劇本可以參考,生存與發展本就是一種奢侈,只是身處於奢侈之中的人渾然不覺而已。

不過如果我們將小約翰目前講過的國家整理起來,會發現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空白:東歐各國不能講(民主化太敏感了),東南亞各國也不敢講(中國曾資助它們作惡,如今又因地緣衝突和中國翻臉),不過拉美和西非的社會主義國家都講了,南部非洲各國或許有機會吧。

另有「神奇組織」「硬核狠人」講述一些奇人軼事,以及解析美蘇冷戰大背景的一些影片
如下面這兩部講述美蘇軍備競賽和太空競賽的影片就很精彩

蘇聯AK47究竟多少錢一斤?

一克月壤值多少钱?



<南部非洲>
尚未發布
<中部非洲>
可能會講的主題:盧安達
<東部非洲>
东非高原会上演一出《你的名字》吗?【奇葩小国16】 索馬利亞 巴雷、衣索比亞 門格斯圖
<西部非洲>
22万美元,去冈比亚当总统!【奇葩小国04】 甘比亞 賈瓦納、賈梅、巴羅
如何在西非做一个横跳之王?【奇葩小国23】 達荷美/貝南 馬加、阿皮蒂、托梅廷、克雷庫
非洲的切格瓦拉是谁?【奇葩小国25】 上伏塔/布吉納法索 桑卡拉、孔波雷
非洲小美国是哪里?【奇葩小国38】 賴比瑞亞 杜伯曼、托爾伯特
非 洲 圣 人 博 瓦 尼【奇葩小国40】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博瓦尼
可能會講的主題:獅子山(賽拉里昂)、幾內亞、迦納、奈及利亞?
<北部非洲及西亞>
<西部歐洲>~硬核猛人談得比較多
可能會講的主題:西班牙 佛朗哥
<東部歐洲>
<中亞與南亞>
<東南亞>
亚洲最年轻的国家在哪里?【奇葩小国47】 東帝汶 古斯芒 阿利克斯 vs印尼 蘇卡諾 蘇哈托
<東亞、東北亞>
尚未發布
<中美洲>
香蕉共和国的足球战争【奇葩小国11】 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
“索尼”集团在美洲有什么业务?【奇葩小国48】尼加拉瓜 賽拉亞、桑蒂諾、索摩查
“小塔乔”的资产有多少?【奇葩小国49】   尼加拉瓜 路易斯、小塔喬
美國臥底反水記【奇葩小国22】 巴拿馬 托里霍斯、诺列加、恩達拉
<南美洲>
<大洋洲>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Linvo說宇宙》

俗說宇宙-太陽系

俗說宇宙-銀河系

俗說宇宙-河外星系

俗說宇宙-宇宙

俗說星球

《歷史的江湖》~世界宗教系列

閱聽人: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自媒體創作者是《歷史的江湖》

首先吸引注意的是談論美國宗教自由起源的影片,原本北方各州的清教和南方各州的聖公會水火不容,後來由於羅德島和賓州主導的貴格會採取寬容政策,接納更多其他被南北各州排擠的小教派,這才逐漸發展出後來的宗教自由政策。

後續又出了兩部細講基督教宗派的分化歷史的影片,講述了新教各教派的特點和異同處。

然而其他宗教目前只是簡略帶過,期待未來還有更多精闢分析教派分化的影片。


瑣羅亞斯德教

<吠陀輪迴信仰>:印度教佛教在印度耆那教錫克教

<亞伯拉罕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早期歷史伊斯蘭教巴哈伊教

基督教宗派(上)

基督教宗派(下)

羅德島和賓州對於美國宗教自由的影響


上圖:歷史的江湖網站頭像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錯把方劑當藥物

作者:朱志德

偶爾會遇到患者問到這種問題:

為什麼那位醫師開那麼多種藥,這位醫師只開一兩種,是不是少開了?
有時候症狀變了,處方當然要改啊。
可是我的症狀差不多。
是這樣啊,那讓我們看看怎麼回事。

原來前面那位醫師,是用很多單味藥,堆砌成複方。
而後面那位醫師,是以複方為基礎,再加上單味藥。

有些患者因為休假日不固定,會遇到不同的醫師拿藥,然而每位醫師習慣不同,類似的方劑開出來的藥單也會很不一樣。

患者:那方劑和藥物該怎麼區分呢?
醫師:聽過十全大補湯吧,你覺得那是一味藥還是十味藥?

一個方劑,是由很多藥物組成。
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四個藥物組成一個方劑
六味地黃丸: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六個藥物組成一個方劑

那如果沒有數字,該如何區分呢?通常藥物名稱較短、方劑名稱較長,但也不一定。
傳統上中藥有各式各樣的劑型,湯、丸、散、膏、丹、飲、煎...等等。雖然現在大多做成濃縮科學中藥粉了,但是名稱依然不變,只要看看最後一個字即可。

因此:逍遙散、一貫煎、天王補心丹、天麻鉤藤飲,是很多藥物組成的方劑
鵝不食草、白花蛇舌草,名字雖長仍然只是一味藥物。

但無論最終的處方含有多少種藥物,只要能改善您的症狀,那就是好的。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董氏奇穴學術思想的分化

作者:朱志德

期刊論文原文連結:董氏奇穴學術思想的分化

期刊論文補充:穴位數量盤點

當時寫這篇論文,自然是有得罪人的準備的。

以下條列一些個人觀點:

1.關於針灸學派學術思想的分化
對於體系內師承者而言,是虔心信奉、終身宣揚的真理,因此強調是否正統對他們很重要。
然而對於體系外的自學者而言,則只是多了一項治療病人的工具,沒有必要跟著站隊。
要挑選哪一派、全部都學,還是都不學改學其他,本來就可以自由選擇
這點不只是董氏奇穴,其他針灸學派、經方時方、脈診各派皆是如此。

2.從臨床驗證來看:對於患者而言,只看得見醫師扎了某個穴道,至於你是依據何種理論選穴,是否正統,並非患者要關注的事,只要能夠治療好,對患者就是好事一樁。

3.從文獻學的的角度來看:哪些是老師原本就有講的、哪些是學生後來補充的、是否有修改內容、有哪些異同點,自然應該分別清楚

4.被發明的傳統,不是什麼萬世不移,而只是暫時的"共識",分化、變化比想像中還快。

5.論文引用各派"觀點",若有疑慮,可根據參考資料去找尋原文比對。(雖然有些部落格文章內容在發表後就被"限制觀看"了)

6.當市面上找到董氏奇穴相關書籍和文章時,或開辦的講座時,可先根據袁國本、陳擎文提供的這份名冊,查詢是否為嫡傳弟子。接著可以和董景昌於1968年的講義1973年的課本內容作比較,看看那些內容是原本就有,那些是後人修改或補充的,再決定自主學習的深度。

7.下方的圖是論文寫作時能找到的書籍和文章作者之間的傳承關係。表格則是四位嫡傳弟子論述上的主要異同點比較。至於未來他們是否還會修正補充自己的觀點,那就交給歷史吧。

8.當時在考據董氏奇穴的位置是否與十四經穴道重合時,挑了幾個穴道來比較,但後來又買到了黃龍祥的針灸俞穴通考,這才發現這些穴道,有的改過位置(尺澤、合谷),有的本來不是經穴(風市、三陰交<現行3寸版>),顯得當初的爭論有些無意義。









陳淼和《從典籍考證與臨床釐清中醫之誤區》

讀者:朱志德

今日要推薦閱讀的中醫史相關文章書籍是從典籍考證與臨床釐清中醫之誤區,作者陳淼和醫師

Taiwan J. Clin. Chin. Med., 2022; 27 (S).

部分內容曾出現在陳醫師之前的演講和網路文章中,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東西
為學習方便,依照主題將各節重新排列整理,方便未來查找

1.經脈發展及輸穴派,標本根結、是動病

一、十二經脈源頭是《足臂十一脈》與《陰陽十一脈》的樹狀流注
二、馬王堆《足臂十一脈灸經》應更正作《足臂十一脈》
十一、《足臂》臨床驗得之樹狀流注被竄改為虛擬的十二脈循環
二十四、老官山鍼灸史料填補《足臂》、《陰陽》與《內經》間之空白
四十三、〈經脈〉「十二脈之別」是從〈經別〉移入而應歸建
四十四、〈九鍼十二原〉最晚撰成、總結全書摘要而作為首篇

2.經脈循行考證重訂,所生病

二十二、感傳脈道示意線不呈銳角、雲門穴不屬手太陰脈
三十二之五:八髎穴非屬背部第二行、夾脊之脈離中線1 寸
三十二之六:淺刺崑崙穴上走足太陽脈第二行、深刺則走第三行與夾脊之脈
三十二之七:背部第三行《素問》只出譩譆穴、《靈樞》用頸夾脊線段治病
三十三、夾脊之脈(膂筋、離中線1 寸)≠背輸之脈(指背部第二行)
三十七:華佗灸夾脊七椎間傍1 寸、石阪宗哲發明刺夾頸椎間傍
三十四、足太陽脈崑崙穴刺0.3 寸與刺0.8 寸兩條流注分隔而行【脈道起源與足太陽脈小結】
三十五:足陽明脈豐隆穴在外踝上端5 寸、其脈流注並無呈現銳角
三十六、感傳示意線被《靈樞.經脈》與楊玄操訛改轉折而錯誤至今
腹部臍旁0.5寸,黃龍祥和陳淼和都認為認為是衝脈而非腎經

3.術數醫學否定

<易學否定>
四十一、脈道9 條、10 條、11 條、12 條都是基於術數而立
四十八、易學4 象日照大小陰陽羼入醫學對應5 臟而矛盾
四十九、五行祭祀肝臟在軀體右側(供桌左側)、易學羼入肝生於左
<五行生克否定>
五、五行生克羼入中醫而訛作醫理
八、《附廣肘後方》條文並無論述五行生克
九、《靈樞》6 條井“木”與5 條井“金”對照《太素》皆無冠五行
十、中醫湯方與鍼灸診療並無五行生克
<天干地支否定>
四十七、秦漢《日書》的時段僅作占卜、不能作為一晝夜紀時
五十九、五運六氣是全體人類每隔60 年疾病預報之
六十六、張元素《醫學啟源》首先虛擬十二時配屬十二經脈
六十、何若愚子午流注訛將經脈掛勾時間、逐日時按刻流注五輸穴構想而非關診療
六十八、徐鳳將何若愚子午流注“逐日時按刻”改為“逐日按時”
六十七、竇漢卿訛錄兩種時間配屬經脈、擅長交經八穴而無關時間

4.內屬臟腑+藥物歸經否定

<三焦考據>
三十九、三膲應指豬、一堆扁萎爛肉故無法作為祭祀臟器
補充:唐宗海認為是腹膜,張效霞認為是大網膜、小網膜和腸系膜,亦為腹腔內構造,總之三焦絕對與胸腔無關。
<內屬臟腑>
十二、虛線的十二經脈各自內屬臟腑係為虛擬而臨床無法再現
四十二、十二經脈並無各自內屬臟腑
<傷寒論六經與經絡無關>
五十七、仲景不講傳經與經脈、宋本過經再經等於康平本皆作注解
五十八、《傷寒論》正文無一「經」字、故不能云“六經辨證”
<藥物歸經否定>
六十九、“藥物歸經入臟腑”係屬虛擬而臨床不可從
七十五、中國九種平素體質辨證與對應湯方皆不可從
四十、日本小柴胡湯死亡事件即訛將經脈各自內屬臟腑所釀成
七十、肝主疏泄、腎主閉藏、肝鬱、心腎不交、柴胡疏肝皆非醫理
七十一、柴胡不能與肝膽病綁在一起、南北柴胡不能混用

5.營衛循環+獨取寸口否定

<營衛循環>
十一、《足臂》臨床驗得之樹狀流注被竄改為虛擬的十二脈循環
四十五、〈脈度〉16 丈2 尺、〈五十營〉、一息6 寸、13500 息皆虛構
四十六、〈經脈〉虛擬循環的“穴位連線”並非真流注卻竊占主流
<獨取寸口>
七、《內經》無關脈而基本上亦無尺脈、《難經》無關脈
五十、《內經》無關脈、基本上亦無尺脈、〈論疾診尺〉是診尺膚
五十一、王冰竄改〈脈要精微論〉、訛將尺膚分左右手強以候五臟
五十二、《難經》只云尺寸而無關脈、丹波元簡診脈不分候臟腑
五十四、寸關尺分候臟腑之診是從易學羼入而非臨床驗得
五十五、宋本《傷寒論》陰陽脈與寸關尺三部者於康平本皆作注解
五十六、舊名《張仲景辨傷寒並方》、宋本篇名訛作“脈證並治”

6.孔穴派典籍

十三、孔穴派無經脈流注、穴位直接對應主治病症
十四、楊玄操於唐太宗演注《八十一難》、於唐高宗撰《黃帝明堂經》
十五、《黃帝甲乙經》類編兩部書、《黃帝三部鍼經》類編三部書
十六、《千金要方》撰於649~650 年、《翼方》撰於652~656 年
十七、兩本《千金》皆為六輸穴 、《黃帝三部鍼經》則為五輸穴
十八、“古本”《明堂》為孔穴派大成、撰於474~580 年
十九、鍼灸相關典籍承襲表
二十、從“古本”體例回改其舊貌並釐清後世之誤區
三十二、輸募穴著於對應相關部位而非侷限於對應某臟腑
三十八、孫思邈首錄「厥陰輸」以對應心包、然其並非治療心臟病
三十二之四:〈氣穴論〉著於功能與部位、〈氣府論〉以手足三陽脈舉列穴位

陳淼和本篇對於"黃帝明堂經"和"針灸甲乙經"考據詳實,糾正了黃龍祥"針灸典籍考"的錯誤,但其他典籍還是要參考該書。
鍼灸相關典籍承襲表因為箭頭來回彎折看得有點眼花,重新繪製了一遍幫助自己記憶

7.孔穴位置考證重訂

<新舊兩版三陰交>~黃龍祥也考據過,這裡更詳細
二十三、《足臂》足厥陰脈內踝上八寸而《陰陽》內踝上五寸與足太陰脈交會
二十五、足太陰內踝上三寸原無穴名、足厥陰內踝上八寸交足太陰
二十六、足厥陰脈內踝八寸三陰交、《外臺》訛併足太陰脈內踝三寸
二十七、474~618 年《產經》內踝上三寸為大陰、八寸為三陰交
二十八、《肘後百一方》首錄內踝上三寸灸治霍亂先手足逆冷者
二十九、某氏託名《外臺》而於內踝上三寸最早訛命作三陰交穴
<其餘孔穴>
二十一、以臑會穴與會宗穴說明鍼刺時屈肘與否而流注不同
三十、身側鐶銚(刺1 寸)異於後臀部(深刺2~3 寸)環跳
三十之七:頭維、頷擪、懸顱、懸氂、曲鬢、腦空與顳顬穴
三十之八:《靈樞》曰顑、《千金要方》曰顳顬、《醫宗金鑑》始稱太陽穴
三十一、蟀谷穴咀嚼時會有鼓動、唇牙咬合擬如蟋蟀聲而命穴名
三十四、申脈、照海兩穴考證為踝尖直下一寸半,赤白肉際間

8.其餘典籍考據相關

<傷寒論及金匱要略>
三、《輔行訣臟腑(五臟)用藥法要》約偽作於1950年
六、元刊《金匱要略》除鄧珍本之外、2007 年另發現吳遷本
六十一、《注解》與《明理》訓解不同、《明理》非出自成氏:
六十二、1136〜1137 年成無己撰《注解》、1142 年嚴器之撰《明理》
六十三、《注解》與《藥方論》訓解不同、《藥方論》非出自成氏
六十四、《明理》與《藥方論》訓解不同、《藥方論》非出自嚴氏
六十五、張元素約1203 年撰《醫學啟源》、1204 年撰《藥方論》
七十三、太陰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厥陰病吳茱萸湯
<溫病>
七十二、衛氣營血、三膲、八綱都不能作為辨證母綱
七十四、溫病與陽明病都必須肅清裏熱、去除表寒
七十七、吳瑭《溫病條辨》諸多錯誤
<內經難經>
四、《素問》與《鍼經》版本源流之釐清
七十六、《內經》即福佬語讀書音、《傷寒論》關鍵處需藉助福佬語
五十三、《難經》是講鍼灸的虛擬構想、非關診療而不應列為經典
<醫案>
七十八、臨床病例

頭皮針發展史及流派比較

 頭皮針流派研究:近10年頭皮針研究文獻回顧與計量分析

論文作者:朱志德、洪裕強、黃博裕

撰文者:朱志德

根據論文內容,作以下重點整理及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