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專題蒐藏~ACG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專題蒐藏~ACG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風之谷》漫畫版

 

讀者:朱志德

無論你是否看過宮崎駿的電影《風之谷》,建議進一步去閱讀漫畫版。

漫畫版《風之谷》一共七大冊,電影只擷取一冊半,並有所刪減改編。因此漫畫版提供了更豐富的敘事和角色發展。以下是幾個較為突出的差異:

1. 更深刻的世界觀與背景故事

電影版的故事,主要聚焦於多魯美奇亞王國企圖焚燒腐海,並要求其他附庸小國等協助。然而,漫畫版拓展了兩大強國——多魯美奇亞王國土鬼諸侯國之間的對立,深入探討了兩者的政治、科技與文化差異。兩國皆面臨著統治者的內鬥,附庸小國也陷入了服從或反抗的困境,而腐海擴大的威脅加劇了這場末日之戰。這場衝突最終引發了巨大損失,無論是兩大強國、附庸小國還是腐海生物都無法倖免。

2. 角色的多維發展

漫畫版中的角色比電影版更加立體,情感和內心世界變得更為豐富。

娜烏西卡一開始就對腐海的生物展現出不一樣的理解和同情,同時肩負保衛族人的勇氣,這點漫畫版和電影版是相同的,然而在漫畫版中,兩大國對抗下的戰爭更加殘酷,認識的人不斷戰死,而生化武器對甫海生物的殘害、引發大海嘯,更讓她一度灰心喪志,甚至只想呆坐在腐海生物旁一同等死。然而在靜默中再次甦醒的她,有了更堅韌的意志,制止戰爭,阻止更多的人類和腐海生物死亡,成了她的新目標。從早期對世界的單純希望,轉變為接受世界的複雜性,並以勇敢的態度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最終成為了一個具有遠見與決心的和平使者。

庫夏娜是多魯美奇亞王國的四王女,在電影中是因為肢體被蟲類啃噬而痛恨腐海,企圖將其燒光的復仇者,不惜把鄰近小國全部拖下水。然而在漫畫中卻是深受部下愛戴、優秀的軍事領袖,卻在王國的政爭中失敗,母親服毒失去記憶,自己不受父王重視。在末日之戰中,部下被打散到王兄轄下各單位當砲灰,自己還得率領身懷貳心的附庸小國們,穿越危險重重的腐海深處,去偷襲敵方後路,如果不想戰死還背負罵名,只得在逆境中不斷奮勇前進。

猶巴老師在電影版中是安撫娜烏西卡焦躁的內心、啟迪她智慧的長者,然而在漫畫版中則有自己漫長的英雄之旅。他收留了培吉特的遺民阿斯貝魯、瑪尼族的遺民桂嘉、有念力的孤兒奇克克,其故鄉皆是不願意服從兩大國的軍事動員而遭毀滅的附庸小國。一行人穿梭在各勢力之間,一方面揭露更多世界的真相,一方面試圖阻止戰爭、幫助戰亂中的難民,最終竟成為感動眾人的殉道者。

3. 科技與自然的深層思考

電影版中,腐海是一個散播瘴氣的自然現象,對人類社會構成威脅,只有娜烏西卡等少數人窺見其淨化污染的機制,並尋求與腐海和平共存的方式。

然而在漫畫中,還有一群遊走於人類社會邊緣和腐海之間的馴蟲師,透過物產和技術的交換,不斷摸索在這廢土之上的生存之道,其中備受馴蟲師們尊敬的森林人,更是完全融入了腐海的生態系統,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的另一種可能性。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腐海的真相和命運。

腐海其實是人類文明毀滅後,舊世界科技為了淨化地球而設計的生物科技,腐海的淨化程序完成後,整個系統將啟動自毀,消滅腐海和殘存的人類文明,為"庭院"中保留的滅絕物種,在空白的大地上重啟生態和文明。

4. 巨神兵的甦醒與娜烏西卡的兩難

電影版中的巨神兵是一個未完成的武器,才剛展現其火力,就塌陷在自己的重量裡,無法抵抗洶湧而來的王蟲群。

然而,漫畫版的巨神兵在故事末尾甦醒,且擁有完整的意識與思想,將娜烏西卡視為自己的母親,甚至為了保護她不惜無差別攻擊周邊帶有敵意的人群。

娜烏西卡面臨的道德困境是如何控制這個古代世界遺留的恐怖力量,並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制止戰爭的調停者。這一情節不僅強化了巨神兵在故事中的象徵意義,也進一步刻畫了娜烏西卡內心的掙扎。

5. 啟發思考的結局

漫畫的結局具有強烈的哲學意味。娜烏西卡拒絕了舊世界科技控制未來的手段,選擇相信生命的多樣性與自然的自我調節力量。這一選擇超越了對當前局勢的應對,展現了她對未來的思考與希望。相比電影中較為直接的結局,漫畫引導讀者對科技、自然、人類命運之間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反思。

"清淨與汙濁同是生命,生物會變化,會共存,不需要你預設的未來"

"你們安排眾生的生死,卻否定自身的死亡"

"滅亡早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那一天終會來臨,那我們就活著迎向那一天"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這些年追過的音樂動畫

這些年追過的音樂動畫

1.《輕音部》 vs 《孤獨搖滾!》
這兩部都是改編自漫畫,並且音樂是為動畫劇情特別設計的。然而,兩者的劇情走向完全不同。《輕音部》以輕鬆的日常為主,呈現一群高中女生在輕音樂部中無憂無慮的日常生活,音樂風格也因此輕快、歡樂。而《孤獨搖滾!》則著重於主角後藤一人在社交恐懼中逐步成長的過程,音樂風格更加內省、帶有獨立搖滾的色彩,反映出角色的心理狀態。兩部作品的音樂風格因劇情基調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佐賀偶像是傳奇》 vs 《虹咲學園偶像同好會》
這兩部動畫同樣是偶像題材,但都不屬於傳統的偶像番。《佐賀偶像》以殭屍偶像為題材,角色來自不同的時代,劇情中探討了世代間的價值觀差異與生命意義,充滿奇幻與深刻的思考。《虹咲學園》則是《Love Live!》系列中唯一不參加競賽的作品,每位角色都有獨立的表演機會,展現了不同的音樂和服裝風格。這兩部作品的共通點在於角色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通過不同形式的偶像演出展現了豐富的個性。

3.《Girls Band Cry》 vs 《BanG Dream! It's MyGO!!》
這兩部動畫專注於樂團的故事,並且都擅長挖掘角色的負面情緒和缺點,通過衝突與和解推動劇情。《Girls Band Cry》由專業樂隊人員配音,音樂演出具有高度專業性,未來的樂曲演出令人期待。而《BanG Dream! It's MyGO!!》則由聲優學習樂器演奏,並作為企劃中的一部分延續《BanG Dream!》的整體發展,前作中有更多的樂隊、角色及風格多樣的音樂和藝術互動。前者專注於音樂演出本身,後者則更加強調角色間的互動與劇情推動。

這三組作品在音樂、劇情、角色發展以及跨媒體企劃上的不同之處,展示了音樂動畫的多樣性,並且各自吸引了不同類型的觀眾。

《BanG Dream!》

動畫(衍伸作品,不是主體)

BanG Dream!
第一季(Poppin'Party的組成)
第二季 (介紹各團+RAISE A SUILEN的組成,實體第3團+虛擬影子樂團)
第三季 (實體3團+虛擬3團的競賽)
Morfonica(兩集OVA短篇,實體第4團)
第四季 上半季 MyGO!!!!! 下半季 Ave Mujica (實體第5.6團)
☆PICO (日常短篇,目前共三季)
BanG Dream!電影版
Roselia I:約定 Roselia II:Song I am(第一季前,介紹Roselia的組成)
Poppin'Dream! (第三季後)
FILM LIVE (演唱會動畫化的版本)

解析評論


【泛式/MYGO】我大概一輩子不會忘記這部動畫了......


<整體企劃解析>
<文案解析>
凌此苍穹
FroZer:人物与剧情伏笔分析-Crychic篇 AveMujica篇(上) AveMujica篇(下)
wa530 重溫Bang Dream! It's MyGO!!!!! 第1-2話 第3話 第4-5話 第6話 第7話
子非鱼kun (萬字解析)
银狼Official(1)银狼Official(2)
<音樂解析>
鸢梦Yumeko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不講理不求人~無職轉生簡介及時間軸整理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日語:無職転生 〜異世界行ったら本気だす〜),是由不講理不求人撰寫,シロタカ(Shiro Taka)擔任插畫的日本輕小說。

《無職轉生》作為較早期的轉世異世界作品,展現出主角保留前世記憶與個性的特色,這一設定貫穿整個故事,對劇情中的各種行為選擇產生深刻影響。這種角色設計類似《Re.0》中的情節,讓主角的成長和心境轉變顯得更加複雜和現實。

然而,該作品也經常受到兩個主要批評。

第一點,許多讀者不滿主角在前世經歷霸凌後選擇自暴自棄,甚至質疑他為什麼要等到轉世後才開始努力。這一批評認為,如果主角早在前世就展現出後來的毅力,他或許不會被霸凌,並批評他在轉世後遇到類似情境時再度陷入低谷,顯示他似乎沒有真正進步。

然而,這樣的批評其實是在傷口上撒鹽,無視了不同人的心理狀態和處理挫折的能力。每個人面對逆境的反應都不一樣,某些人能夠自信地處理,而另一些人則可能陷入無法自拔的深淵。批評主角沒能早早振作,其實是對受害者的苛責,甚至是冷漠的落井下石。

第二點的批評則針對角色的個性和行為,認為主角以及許多配角的品行糟糕,難以忍受。一些讀者甚至進一步將批評擴大到攻擊作者和喜愛這部作品的粉絲,認為他們的個性和故事中的人物一樣糟糕。

儘管這樣的批評有其道理,但它忽視了創作的本質。一些讀者期待作品帶來愉快的體驗,遇到討厭的角色自然會感到反感,這完全可以理解。然而,現實世界中的人並非非黑即白,許多創作者也將這一現實投射到角色塑造中。角色的善惡並不分明,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展現不同的面貌。過度批判這些角色而忽略他們的成長或善的一面,未免過於偏頗。

許多讀者喜歡《無職轉生》,可能是因為他們希望看到角色改邪歸正、惡有惡報,或觀察這些角色如何推動故事發展。這並不代表讀者認同這些角色的行為,更不意味著他們希望變得像這些角色一樣。如果能避免將現實與虛構混為一談,我們將有機會更深入地欣賞這部作品。

根據作者的訪談,創作《無職轉生》也有著深刻的個人經歷。他曾坦言自己曾經有過長時間的家裡蹲經歷,覺得內心脆弱或不爭氣的人會被周圍的人責問或批評,但他的母親選擇原諒了這樣的他,並鼓勵他好好休息,為未來做準備。這段經歷讓作者感受到理解與原諒的重要性,並將這種救贖的想法寫入了作品中。正是這種深刻的情感,讓《無職轉生》能夠在異世界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部既具娛樂性又富含深意的作品。

關於內容就不多作據透了,打開動畫連結開始欣賞吧。若對後續故事感興趣,可找原作輕小說來閱讀。下方則附上地圖和時間軸,方便讀者們查找。

動畫

第一季 動畫瘋 木棉花
第二季 動畫瘋 木棉花

漫畫

藤川由香 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
石見翔子 無職轉生~洛琪希也要拿出真本事~
野際かえで 無職轉生~四格也要拿出真本事~

小說

前傳《古龍之昔話》《王龍王討伐》
本傳《無職轉生》
後傳《蛇足篇》《Jobless Oblige》

地圖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Cygames~Pretty Derby與日本賽馬歷史

《Pretty Derby》巧妙地融入了日本賽馬的文化與歷史,這對於了解或喜愛賽馬的觀眾來說,是一大亮點。

動畫中的許多情節和比賽,實際上都對應了現實中的經典賽事,並以擬人化的方式將那些傳奇賽馬的故事重新呈現。

每個角色的造型,也確實反映了真實世界賽馬的外觀、個性,以及比賽時賽馬和旗手的服飾。

這不僅讓原本的賽馬迷感到親切,還讓許多動畫或遊戲愛好者,透過這齣作品認識到賽馬運動。

雖然動畫和遊戲中的《Pretty Derby》是一部輕鬆、熱血且充滿正能量的作品。角色的成長與友情描寫充滿感動,舞台上的表演又充滿歡樂和活力,賽馬競賽的場面緊張刺激。但故事中描繪的傷病情節,在現實中就沒這麼美好了。

不像人類運動員能夠透過醫療復健而重返賽場,真實的賽馬,如果嚴重粉碎性骨折,連走路都有困難,是會在場上直接被安樂死的。動畫中讓無聲鈴鹿成功復出,或許寬慰了賽馬迷的心情,但現實中的牠卻是折翼賽場,用生命成就傳奇。

而相較這些成績亮眼、歷史留名的名馬,更多表現不佳的賽馬,很可能在成本考量下被處分掉,像春麗烏拉拉這種常敗不勝,卻能夠持續在賽場上屢敗屢戰,給賽馬迷們帶來積極鼓舞力量的故事,實屬極少的特例。

像第二季的主角東海帝王那樣,屢次創下佳績,又反覆遇上傷病,最後還能奇蹟復出的傳奇故事,只能說現實比劇本還要難以置信。

動畫

第一季、OVA、四格第二季ROAD TO THE TOP第三季

漫畫



STARTING GATE! -ウマ娘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
ウマ娘 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ハルウララがんばる!-(春麗)
ウマ娘 シンデレラグレイ(小栗帽)

CygamesChannel 2016年的PV





解說評論
泛式:不屈王者!如何向好友安利赛马娘2?
水番ZZ:完结吹爆】赛马娘,一部诞生于现实的童话
Anitama:赛马娘好评如潮的手绘live是怎么做出来的?——说说二维手绘舞蹈的主流制作方式
RT:帶你簡單了解一下賽馬的起源與賽制還有一些冷知識吧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07th Expansion~暮蟬悲鳴時、海貓悲鳴時

這兩部作品皆出自竜騎士07之手,擁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在「恐怖」和「懸疑」元素的運用上展現出獨特的風格。

共同點:

封閉環境: 兩部作品的故事都發生在相對封闭的環境中。《暮蟬鳴泣時》的舞台是與世隔絕的雛見沢村,村民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充滿猜忌和秘密。 《海貓鳴泣時》則將場景設定在暴風雨中的孤島六軒島,島上的人們因財產問題而勾心鬥角,形成一個封閉的殺人舞台。 封閉環境營造出孤立無援的氛圍,加劇了玩家的恐懼和不安感。

心理驚悚: 兩部作品都著重描寫角色的心理變化,利用猜疑、恐懼、瘋狂等情緒營造恐怖氛圍。《暮蟬鳴泣時》的角色在「雛見沢症候群」的影響下,會出現被害妄想、暴力傾向等精神異常,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海貓鳴泣時》則透過「魔女」的存在,不斷挑戰角色的認知底線,讓他們在真假難辨的事件中陷入瘋狂。

多重敘事: 兩部作品都採用了多重視角和多重結局的敘事方式。《暮蟬鳴泣時》的每個篇章都以不同角色的視角展開,隨著故事推進,玩家會逐漸拼湊出事件的全貌。 《海貓鳴泣時》則透過「遊戲盤」的概念,將每個篇章視為一場遊戲,讓玩家在不同的可能性中探索真相。 這種敘事手法不僅增加了故事的複雜性和懸疑感,也讓玩家更容易沉浸其中。

不同點

恐怖風格: 《暮蟬鳴泣時》的恐怖偏向於血腥暴力和心理扭曲,遊戲中充斥著獵奇的殺人場景和角色崩壞的描寫,帶給玩家直接的感官刺激。《海貓鳴泣時》則更偏向於懸疑推理和邏輯挑戰,遊戲中雖然也有暴力血腥的場面,但重點在於解開「魔女」製造的謎題,以及探討事件背後的真相和邏輯。

懸疑設定: 《暮蟬鳴泣時》大體上屬於本格推理,玩家可以從提供的線索逐步推導出真相。《海貓鳴泣時》則是以阿嘉莎小說無人生還為模板,屬於後設推理的延伸,魔女的說詞會誤導玩家,因此如果玩家應為前作風格,用本格推理來思索,或者一味追求血腥暴力的劇情真相,反而會離作者預設的謎底越來越遠,因此最終造成褒貶不一的評價。



babylina: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新房昭之、虛淵玄~魔法少女小圓簡介與評論蒐集

《魔法少女小圓》(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由新房昭之執導,虛淵玄負責劇本,漫畫家蒼樹梅負責角色原案、梶浦由記負責音樂譜曲。

作品的最大亮點是它對魔法少女題材的顛覆。

如果單看前兩話,在軟綿的畫風和音樂,舒緩的劇情中,可能會讓觀眾以為又是一部傳統的魔法少女作品,少女們仍舊利用魔法來保護世界,最終獲得幸福快樂的結局。

但《魔法少女小圓》將這個框架顛倒過來,從第三話開始,劇情急轉直下,展示了成為魔法少女的代價和犧牲。劇情逐步揭示了魔法少女的命運充滿痛苦和悲劇,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感到深刻的壓抑與震撼。


巴哈姆特動畫瘋

(包含前後編)

電影版

次郎-新番三話定律

泛式-她改變了一代人!史上獲獎最多的日本TV動畫,你看過嗎?

老爹~色彩心理學

信評動畫

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諫山創~進擊的巨人簡介及時間軸整理


我一直以來都弄不明白,為什麼不管做了多麼明智合理的選擇,在結果出來之前,誰都無法知道它的對錯。到頭來我們被允許做的,只是堅信那個選擇,儘量不留下後悔而已。
~Levi Ackerman(里維 阿克曼)


如果你還沒看過《進擊的巨人》(進撃の巨人),我強烈建議先暫停閱讀下方的評論,趕快去享受這部傑出的動畫或漫畫,因為接下來的內容會涉及部分劇情討論。這部作品的劇情緊湊、謎團層層疊加,親自體驗劇情的轉折與揭露,將會帶來極大的震撼。

動畫(巴哈姆特動畫瘋)
第一季:破牆篇、調查篇
第二季:諜戰篇
第三季:王政篇、奪還篇
第四季:馬萊篇、樂園篇
完結篇(地鳴篇):前篇後篇
外傳
無悔的選擇:前篇 後篇
LOST GIRLS

劇情深度與世界觀

《進擊的巨人》從一個看似單純的末世生存故事出發,講述了人類被巨人威脅、困於高牆內生存的掙扎。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作品迅速展開了龐大且複雜的世界觀,從單純的巨人危機,到揭示隱藏於幕後的政治陰謀、民族矛盾,以及人類之間的鬥爭。

最初,觀眾會跟隨主角艾連·耶格爾的視角,一同探索這個看似封閉的世界,但隨著故事逐步揭開真相,牆外的世界、巨人的秘密、人類的歷史和各種勢力的陰謀,讓故事不斷升級,挑戰觀眾對正義、自由和人性的認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如何從一個單純的英雄之旅,轉變為關於戰爭、犧牲、復仇和人性的深刻探討。

複雜角色與道德灰色地帶

《進擊的巨人》中的角色塑造堪稱一大亮點。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動機和內心掙扎,這使得他們的行動不再簡單地落入善與惡的對立框架中。艾連·耶格爾從一個滿懷復仇之心的少年,最終變成了一個走上截然不同道路的複雜角色,他的轉變令人驚異,也讓人深刻思考何謂英雄,何謂反派。

同樣,像是米卡莎、阿爾敏、里維等角色,也都有著深刻的個性發展。每個人都面臨著選擇的難題:是要為自己所愛的人而戰,還是為更大的利益犧牲。這些角色的選擇往往處於道德的灰色地帶,讓觀眾不斷反思他們的行為是否正當,進而深思在極端情境下,人類的本性會如何表現。

戰爭與自由的沉重主題

作品對於戰爭、自由與壓迫的探討是其最具深度的部分之一。牆內的人們被巨人壓迫,渴望自由,但當真相揭露後,他們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而巨人也是更大陰謀中的一部分。這種錯綜複雜的壓迫與反壓迫關係,讓人們反思戰爭的意義,以及那些為了自由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作品在後期深入探討了「自由」的真實含義。艾連追求的自由究竟是什麼?當他為了達成目標而採取極端手段時,我們是否還能將他視作英雄?這些問題讓《進擊的巨人》超越了傳統的戰鬥作品範疇,進而成為一部關於人性、道德和社會的哲學性探討。

動畫表現與視覺效果

《進擊的巨人》動畫以其精緻的動作場面和震撼的視覺效果聞名。立體機動裝置的動作設計讓戰鬥場面極具動感與速度感,每場戰鬥都令人屏息以待。尤其是巨人的出現,那種龐大、壓迫感的視覺效果讓觀眾真實感受到牆內人類的絕望與無力。

隨著故事的進展,動畫的製作質量始終維持高水準,無論是角色情感的細膩表達,還是戰場上的殘酷與壯觀,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在最後幾季中,動畫組更是用其流暢的作畫與震撼的音樂,將那些關鍵的轉折點和情感爆發點推向高潮,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評論

MAD

第一季 紅蓮弓矢

第二季 獻出心臟


第三季 憧憬と屍の道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手塚治虫~火之鳥簡介及時間軸整理



《火之鳥》(Hi no Tori),是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被譽為其畢生心血的結晶,也是手塚筆下最具哲學思考與深遠影響力的漫畫之一。從1967年開始連載,雖然最終未能完成全貌,但它在漫畫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動。

《火之鳥》巧妙地將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人類境遇交織在一起,從古代的「黎明篇」,到未來科幻的「未來篇」,每一個篇章雖然看似獨立,實際上卻在思想層面上彼此呼應。這種跨越時間、空間的敘事手法,使得整個故事不僅僅是對於人類歷史的描寫,更是對於人類存在本質的深刻思索。

《火之鳥》探討了多種與人性相關的哲學問題,尤其是關於「永生」的追求與代價。在許多篇章中,角色們無不追求火之鳥賜予的永生,然而,這種不死的力量往往帶來了毀滅性的後果。手塚治虫以此質疑人類對生命無止境的貪婪,以及對永恆幸福的錯誤理解。

手塚治虫的《火之鳥》也深受東方哲學思想影響,特別是輪迴和業報的概念貫穿全篇。每一個篇章中的角色都被過去的業力所牽引,無論他們試圖如何逃避命運,最終都將面對自己所造下的因果。這些思想不僅反映出東方宗教中的因果報應觀念,也挑戰了西方個人主義中的自由意志論。

<如果想要購買實體書,建議購買復刻版,不要購買文庫版,後者情節經過刪減,例如望鄉篇有個星球的外星人是雌雄同體,結果文庫版把他們出現的畫面全刪了...,復刻版還額外保留最初連載的埃及希臘羅馬篇>

以下用年表的形式,將漫畫個篇章與日本歷史分期做對應,並將貫穿前後故事的代表人物標示出來

繩紋時代

彌生時代
1黎明篇,邪馬台國興亡、熊襲族祖先逃離山洞

古墳時代
3.大和篇,大和攻打熊襲

飛鳥時代
8.羽衣篇~阿時從未來的戰場逃回古代
9.異形篇~戰後出生的左近介回到戰前困在時間中
10.11.太陽篇 應仁之亂

奈良時代
4.鳳凰篇~奈良時代政變(橘諸兄)、弁良建東大寺大佛,向我王復仇

平安時代
7.8.亂世篇~源平之戰~源義經離開我王出師

鎌倉幕府(暫無劇情)
室町幕府+戰國時代(暫無劇情)
江戶幕府(暫無劇情)
帝國憲政(暫無劇情)~大地篇遺稿

未來

10.11太陽篇
2000AD太陽篇 光與影的戰爭

8.羽衣篇~阿時從未來的戰場逃回古代(原始版本的羽衣篇和望鄉篇是同一個故事,重新連載時拆成兩篇)

6.望鄉篇~露美建立伊甸21,聯絡員牧村帶她回地球

3.宇宙篇~犯罪的牧村受了詛咒、殺死他的猿田被趕回地球

5.復活篇~
2483AD玲於奈復活後愛上機器人千尋
2484AD玲於奈和千尋大逃亡,後來合成洛比達
2917AD洛比達進入機器人市場
3009AD洛比達牽涉殺人案
3030AD洛比達群起自殺事件
3344AD最後一個洛比達被猿田博士收留

2.未來篇~猿田博士眼看人類文明毀滅、生命重建

鎌池和馬~魔法禁書目錄系列簡介及時間軸整理

"雖然同是英雄這一個單詞,可是也分為很多種
不受任何人教唆,僅憑自己內心湧動的感情筆直前進的人
過去曾經犯過大錯,一邊被那些罪行折磨,一邊試圖走上正路的人
即使不被任何人看中,也沒有一點像樣的資質,
但是為了保護自己唯一的、最重要的人而去扮演英雄的人
不過不管是這其中的哪個,都是無論被打倒多少次,都會憑自己的雙腳站立起來的人"
-大天使愛華斯,魔法禁書目錄第十九卷

とある魔術の禁書目録為鎌池和馬執筆的系列輕小說,由灰村清孝負責繪製插畫,為電擊文庫旗下作品。本作是兩個有著相反和混合設定的的陣營所描繪而成的戰鬥類型作品——科學側有科幻和幻想成分,擁有超能力和超先進科技、機械和兵器;魔法側則有神秘主義成分,擁有魔法、煉金術、聖經和各國神話傳說。名稱來源於天主教歷史上的《禁書目錄》。本作除動畫化外,另有外傳漫畫及小說,及相關遊戲等。

魔法禁書目錄小說的主線是上條當麻、一方通行、濱面仕上三大主角成長的過程。其餘的人物,雖然個性鮮明,讀者可能各有所好,但在整個故事中則是輪番出場,戲份較為有限。

超電磁砲漫畫前期以御坂美琴視角,觀察學園都市的日常生活及黑暗面。後期以食蜂操祈作為對照,兩個截然不同的主角,從衝突到合作的過程。另一個功能則是讓小說中一些角色出
來串場,豐富人物的性格,並使事件更加緊湊,其餘的外傳小說和漫畫也是類似的作用。

總的來說,《魔法禁書目錄》系列不僅僅是一部充滿戰鬥、魔法與超能力的作品,它還透過多樣化的角色設定與深刻的主題探討,使得讀者能夠在緊張刺激的情節之外,體會到更豐富的思想內涵。這也是該系列能夠吸引大量讀者並在輕小說界占據重要地位的原因。

推薦快速入坑方式
對於初次接觸《魔法禁書目錄》系列的讀者,有幾種快速入坑的方式值得推薦:
1.閱讀無印小說第1卷,接著觀看《科學超電磁砲》漫畫第1至第3卷,再到《超電磁砲》動畫第二季的第1至第16話。這是Gigguk推薦的方式。
2.完整觀看《超電磁砲》動畫版,這是PTT網友最常採用的方式。
3.閱讀《魔法禁書目錄》漫畫版全部。
之後可選擇任一載體有興趣的章節,但要注意魔禁小說才是本傳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說書人~小說漫畫動畫電影

漫畫動畫史

追番補番紀錄

單一作品評論解析整理

御宅文化

交大通識教育中心王佩迪:御宅學動漫文化與性別
圓智動漫社:陳巍仁老師演講
Gigguk:動漫類型動漫資訊動漫獨白動漫調侃
泛式:動漫雜談當季新番新番時光屋
瓶子:瓶说动漫
H萌團隊:ACG异闻录
GAMECORES 機核網:【不懂二次元】
無頭小仔:你選擇老動畫還是新動畫?
阿泥妹飯

輕小說

次郎:一次搞懂那些動漫出版社
三木一馬:編輯工作目錄

漫畫

Paul Gravett 日本漫畫60年
TIM PILCHER; BRAD BROOKS:世界漫画指南
Scott McCloud: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路藍君:虫之跡漫畫家
荒木飛呂彥的漫畫術

動畫製作

P.A.WORKS: 白箱 SHIROBAKO
动画魂-Anitama:一个视频让你彻底了解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睡覺人project (之前為日本動畫公司製作進行)

腳本創作與分析

信评动画
钉宫病中毒者 (對岸的國文老師,用文學分析來談動畫)
JK低手鱼太

分鏡與作畫

动画魂-Anitama:Anitama解Anitama放
瀟湘公子尋:動畫知識科普动画原理与学术理论镜头语言与分镜艺术
Colin Groesbeck,Neil Clingerman和Sean Bires 作畫講座
漫天大坑-Kay (採訪台籍原畫師為主)

聲優

台灣聲優研究所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所見無窮~日本動畫追番補番紀錄

關注過的日本動畫
原創 漫改 輕改
S:會想重看的原創
A:會想重看+找原作的改編作
B:會想重看的改編作,不一定會找原作
C:精彩但不會想重看,不一定會找原作
D:原作前作較精采,番劇有缺憾但起廣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