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演化分類~蜥腳類恐龍

蜥腳形亞目學名Sauropodomorpha,或譯作蜥腳亞目)意為「蜥蜴般的腳」與「形態」,是蜥臀目的一個演化支,包含蜥腳下目、與其祖先近親(原蜥腳下目,可能是並系群)。蜥腳下目是一群長頸部、長尾巴、大體型的草食性恐龍,最後演化成完全四足行走,並且為出現過的最大陸地動物。原蜥腳下目的生存年較早,體型較小,在生理上能夠以二足方式行走。蜥腳形亞目是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優勢植食性動物。
板龍類(學名:Plateosauria)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板龍類是由Gustav Tornie在1913年提出[1]。在80年代以前,板龍類這名詞很少使用,直到新一代的古生物學家開始重新使用它。在1998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將板龍類定義為:恩氏板龍刀背大椎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2]。在2004年,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使用不同定義:恩氏板龍、新窪金山龍的最近共同祖先,與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根據這個分類法,板龍類包含板龍科以及著名的板龍,並屬於原蜥腳下目。加爾東與阿普徹奇另外列入了科羅拉多斯龍優肢龍祿豐龍金山龍大椎龍鼠龍鞍龍、以及雲南龍[3]
近蜥龍類學名Anchisauria)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近蜥龍類是由古生物學家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在書籍《The Dinosauria》的第二版提出。加爾東與阿普徹奇將近蜥龍屬黑丘龍科歸類於近蜥龍類,近蜥龍黑丘龍是其中最著名的屬。而更常見的原蜥腳類恐龍如板龍大椎龍,被列入其姐妹演化支板龍類。但是,2010年的證據指出近蜥龍較類似早期蜥腳下目恐龍,而離原蜥腳下目的關係較遠。根據這個研究,近蜥龍類將包含蜥腳下目[1]。在2007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將近蜥龍、雲南龍歸類於近蜥龍類。
蜥腳下目學名Sauropoda)又稱蜥腳亞目龍腳下目真蜥腳亞目,在希臘文裡意為「有蜥蜴般的腳」,是蜥臀目的一個下目,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建立[2]
蜥腳類恐龍具有小型頭部、長頸部、長尾巴、以及粗壯的四肢。牠們是目前已知陸地上出現過的最巨大動物,包括許多知名的屬,如迷惑龍(原名為雷龍)、腕龍梁龍等。蜥腳類恐龍首次出現於三疊紀晚期(2億1000萬年前),牠們當時的外表類似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到了侏儸紀晚期(1億5000萬年前),蜥腳類恐龍的分布廣泛,尤其是梁龍科腕龍科。只有泰坦巨龍類存活到白堊紀晚期,但牠們幾乎分布於全球。然而,泰坦巨龍類與其他非鳥類的恐龍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了。蜥腳下目的化石在各大陸都有發現,包含南極洲
沉重龍類是由法國古生物學家Ronan Allain與摩洛哥古生物學家Najat Aquesbi在Allain分析塔鄒達龍(當時分類為火山齒龍科)的支序分類學時於2008年引用。該演化支包含了塔鄒達龍屬和火山齒龍科,以及它們的姐妹分類單元真蜥腳類,但也包含了不屬於火山齒龍科但屬於蜥腳下目的某些物種如雷前龍屬珙縣龍屬伊森龍屬。沉重龍類的定義為:塔鄒達龍和火山齒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真蜥腳類學名Eusauropoda)是蜥腳下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侏儸紀早期(托阿爾階)到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化石分布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
新蜥腳類學名Neosauropoda)是個蜥腳下目的單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於1986命名。其目前的定義為:包含護甲薩爾塔龍長梁龍及其他與其為共同祖先的直系後代。新蜥腳類主要分成兩大類:梁龍超科大鼻龍類。新蜥腳類出現於晚侏羅紀,直到於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滅絕。新蜥腳類的特徵為:鼻孔更接近背側、牙齒集中在嘴部前段、圓柱狀的掌骨、從蹠行動物演化為趾行動物
梁龍超科學名Diplodocoide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超科,包含了某些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的動物,例如:超龍梁龍迷惑龍、以及雙腔龍。大部分的梁龍超科恐龍擁有非常長的頸部、以及鞭狀的長尾巴,四肢與體型細長,頭部形狀類似頭,釘狀牙齒只位於頜部前部;然而,叉龍科是蜥腳下目之中,唯一一科重新演化成為短頸部的恐龍,牠們的短頸部被推論為以低高度植被為食的適應演化。這種短頸部的適應演化在短頸潘龍身上達到高度特化。一個針對梁龍超科的口鼻部外形、牙齒磨損狀況的研究,提出迷惑龍、梁龍、尼日龍雷巴齊斯龍具有方形的口鼻部、牙齒有大面積的凹處、牙齒有接近平行的磨損痕跡,顯示牠們是以接近地面、無特定食物來源的植被為食;而叉龍春雷龍拖尼龍的口鼻部狹窄,叉龍的牙齒磨損痕跡粗糙,顯示牠們是以中等高度植被、特定植物為食[1]
大鼻龍類學名Macronaria)是個蜥腳下目演化支,生存於侏儸紀巴通階白堊紀末期,發現於現在的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以及非洲澳洲等地。大鼻龍類意為「大型鼻孔」,指的是頭部上方的大型鼻孔,可能作為揚聲器使用。在2005年,保羅·塞里諾重新將大鼻龍類演化支定義為:與薩爾塔龍Saltasaurus loricatus)親近,而離長梁龍Diplodocus longus)較遠的所有物種。大鼻龍類包含兩個主要演化支:圓頂龍科巨龍形類。巨龍形類包含腕龍科泰坦巨龍類,是最大型的蜥腳類生物群之一,也包含了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最高、最巨大的恐龍。
泰坦巨龍類學名Titanosauria),也稱為泰坦龍類巨龍類偉龍類,是蜥腳下目的一個多樣性演化支,包括薩爾塔龍伊希斯龍,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重的陸行動物,例如阿根廷龍潮汐龍巨體龍被推測體重可達100公噸(雖然存在著許多質疑)。古生物學家以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泰坦命名這個超科即使與其他蜥腳類比起來,泰坦巨龍類的頭部顯得比較小。泰坦巨龍類的頭部比較寬,類似圓頂龍與腕龍,不過巨龍類的頭部比較長。牠們屬於大鼻龍類,擁有大的鼻孔,而且鼻骨是隆起的,牙齒小型且成鉛筆狀或釘狀。即使與其他蜥腳類比起來,泰坦巨龍類的頭部顯得比較小。泰坦巨龍類的頭部比較寬,類似圓頂龍腕龍,不過巨龍類的頭部比較長。牠們屬於大鼻龍類,擁有大的鼻孔,而且鼻骨是隆起的,牙齒小型且成鉛筆狀或釘狀。以蜥腳類而言,泰坦巨龍類的頸部是比較短的。尾巴類似一條鞭子,但沒有梁龍科的尾巴長。泰坦巨龍類的骨盆是比其他蜥腳類纖細,而胸部是比較寬的,讓泰坦巨龍類的四足呈現獨特的步態,因此牠們的腳印是比其他蜥腳類來的寬廣。泰坦巨龍類的前肢比後肢來的粗短,脊椎是實心而非空心的,這也許是一個倒退回原始蜥腳類的特徵。不過牠們的脊椎組織是更有彈性,所以泰坦巨龍類可以比其他的蜥腳類移動的更迅速。從化石的皮膚痕跡發現,在牠們皮膚上大的鱗片周圍鑲嵌著較小的鱗片[1]。古生物學家甚至在薩爾塔龍的皮膚上發現類似甲龍的堅甲。雖然泰坦巨龍類恐龍的體型巨大,但有些物種體型較小,可能是因為異域種化與島嶼環境隔離而造成的侏儒物種,例如馬扎爾龍原始泰坦巨龍類具有平凹型或雙凹型脊椎,進階型泰坦巨龍類具有雙凸型脊椎。毒癮龍則具有介於兩者之間的脊椎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延伸閱讀>
恐龍帝皇
黑毛羊駝
Anthöny Pain 
梁龍類的演化
泰坦巨龍類的演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