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臺灣老桌遊》~童年的回憶,背後是發明者的創意和人生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臺灣老桌遊》,作者是陳介宇和陳芝婷。

最近在社區照護據點,有時會看到講師用時下流行的桌遊來給老人家鍛鍊腦力、手眼協調,增添活動的樂趣。由於種類豐富,每週都能租借新的品項來給長者。

然而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又有那些能夠留存下來,形成像大富翁那樣的經典呢?而當年那些和大富翁同時期引入或創造的老桌遊,還有多少人能記得?

本書首先簡述桌遊的百年歷史,清代就有的象棋、圍棋、麻將、四色牌、陞官圖,日本時代特有的將棋、雙六、花牌,日本時代從歐美引入的跳棋、撲克牌。這些形制固定的超級老桌遊貫穿各個時代,長久不衰。

1950~60年代對賭博管制嚴格,剛從歐美傳入的大富翁,以及同時期的桌遊,不得不在其中加上政治正確的口號標語。

隨著經濟發展和風氣開放,1970~90年代大量的桌遊出現,規則有原創、也有模仿改良,而主題通常取材自當時流行的電視節目、電影、動漫、運動競賽和民間故事,並透過文具店、柑仔店暢銷全台。

千禧年前後是桌遊的衰退期,家用電玩、個人電腦遊戲興起,乃至新興的網路遊戲,壓縮桌遊原有的空間,然而還是有些老桌遊不絕如縷,亦有些新興歐式桌遊引入,成了小眾玩家的珍貴私藏。

2010年代以後,桌遊竟再度勃興,除了作為文創產業外,還被應用在遊戲設計、兒童教育、社工照護和心理諮商。

本書有幾項特色,蒐藏的時間跨度和種類廣度就讓人驚嘆,光同一名稱的遊戲就有十幾種版本,一方面反應主題風格隨時代的演變,一方面讓人驚嘆當時創作者的腦洞大開。

此外作者將遊戲分類歸納,從圖版、卡牌、棋類三大類,乃至各種細項的遊戲規則,和歐美原版的差異性(如大富翁和monopoly蓋房子規則的差別),和現代創新桌遊的演變關係,都加以論述。

最讓人感動的,是作者真的找到一些老桌遊的發明者和家屬,採訪他們的人生故事和創作經過,在台灣桌遊史上濃墨重彩的記下一筆。

翻開本書,同時也是喚醒大家的童年回憶。若讀完仍意猶未盡,可再去逛逛作者的網站,或者找個有興趣的桌遊玩賞一番。

最後附上作者的網站連結:懷舊趣,紙上之樂(部落格/facebook)

裡面有介紹更多書中篇幅有限無法詳述的遊戲內容和細節。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台灣菜的文化史》~民族發明影響下的飲食文化變遷

 


讀者: 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菜的文化史》,作者是陳玉箴。

地理大發現和工業革命,重塑全球的飲食,一道菜餚的食材可能源於世界各地,通過最新的技法保存乃至料理,最終送到饕客的嘴裡。

然而這種融合多種來源,因應各地習慣的口味,因為選材和料理方式的不同,導致不同地域族群的料理各有特色,

以往"我群"長期食用並不覺得有何稀奇,但被全球化的"他群"所感受差異而知悉後,逐步冠以國家和民族之名。這種所謂"國族菜"或"民族菜",自然與近現代的民族國家發展息息相關。

那麼,甚麼樣的菜餚才會被稱做台灣菜呢?在歷史的不同階段,台灣菜的定義是否有差別?

本書的第三章,盤點閩客移民從明清到日本時代的常民飲食,包括樸素的五穀雜糧、醃漬以利保存的副食、節慶食物、辦桌、家常和街邊攤販的點心等等。第四章則盤點戰後移民和經濟發展對於常民飲食的演變,八大菜系和眷村飲食已非家鄉味,而受到配給和本地食材的調整,也豐富了常民小吃的內容。而本地人的料理,因為冷凍和罐頭保鮮技術的興起,副食從重鹹轉向清淡、海鮮增加,同時也混融各地菜系。然而這些獨具風味的料理,並不會理所當然的被稱之為"台灣料理"

第二章和第四章,比較日本時代和國民政府時期,對於"台灣菜"定義的演變。日本時代的台灣料理大多與支那料理混稱,與日本料理、西洋料理做為區隔,直到日本與中國發生衝突乃至戰爭,才逐漸改稱為台灣料理與中國區別。戰後的台灣料理被重新納入中華料理的一部分,且不再被當作高級宴席料理,被認為是混融八大菜系,缺乏道地特色的清粥小菜。

第五章講述本土化時期,透過國宴下鄉,講究在地食材和特色,台灣菜開始與ROC台北政權發生連結,從地方料理轉型成民族/國族料理,而在這個過程中,小吃甜點終於登堂入室,被納入"台灣料理"的一部分。同時四大族群的論述,使得原住民料理和客家料理也需重新定義,對於"傳統"的想像和菜餚的現實已出現差異:原住民料理的食材以用畜牧取代狩獵、野菜也用種植取代採集;客家菜混融了香肥的節慶辦桌料理,以及偏鹹醃漬的常民料理,前者與先民環境艱困缺乏連結,而兩者對於近代追求精緻化和健康的理念也有落差。新型塑的傳統,仍需要論述的調整和技法的改造。

其他章節談到家鄉味的記憶變遷和文化書寫,以及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論述,還有許多的細節值得細細品味。

《台灣美術史綱》~引進思潮技法,雕繪斯土斯民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美術史綱》,主要撰文者為蕭瓊瑞。

當提到"台灣美術",大家腦海中會浮現什麼?是美術館裡大幅寫實的水彩油畫、文化中心的水墨書法、大型的公共雕塑、還是某些不知所云的抽象繪畫與複合媒材裝置藝術?

這本《台灣美術史綱》認為,美術不只是專業的藝術家的創作,也不一定得在特定的地方欣賞,如果追根溯源,其實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這本書編纂於千禧年前後,集結了二十餘位學者專家的意見,力求建構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美術史,涵蓋來往島上的所有族群,並講述每個年代受到外來技法與思潮的影響,從而展現出各有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

本書從6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說起,由考古學者劉益昌執筆,從形式單調的粗橫紋陶,演變成全台各地形狀紋路複雜、色彩鮮豔且各有特色的彩陶。4000年前開逐漸多樣化的玉器裝飾,在2000年玻璃瑪瑙金屬器傳入後,迅速失去流行。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分別由高業榮和蕭瓊瑞執筆,講述南島語族原住民和明清閩南客家移民,生活各方面的美感體現,諸如服飾、編織、陶瓷、金屬工藝、家具,宦遊文人留下的原住民采風圖和水墨畫,乃至最繁複、與宗教信仰和生命禮俗相關的繪畫雕塑。此外各章節亦有傅朝卿論述各時期建築的特色。雖然在我們今天看這些器物來過於古樸,不見得喜歡,但那是新的材料、技法和美學思想引進的結果,我們已不滿足於祖先的傳統,品味更加多元,如同當年拋棄玉器、追求玻璃瑪瑙珠的原住民先祖。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有專業藝術家創作,在公共空間展出的雕塑和繪畫作品,是從日本統治中期才出現的新事物。這套透過基礎教育、專業研究和展覽獎勵的程序模式,傳承至今,一方面透過二手轉述引進西方的材料、技法和思想,另一方則體現官方意識形態對於美術表達的介入和引導,藝術家們或是亦步亦趨的遵從,或者另外引入其他西方美術派別加以抗衡,導致了了多變的風格特色,如果不考究當下政經形勢的影響、以及引入的西方根源,對於畫作的了解就少了一層。

後續的章節,講述了每個十年風格的變化及背後的因素:

1930年代,西方的水彩、油彩、雕塑和日本的膠彩畫引入台灣,寫實的風格逐漸取代傳統寫意風格的中式水墨,尤其推崇寫生,鼓勵學生觀察並畫下自己的鄉土,然而當時引進的風格,實際上已是逐漸去寫實的印象派。

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和國共內戰導致的民生凋蔽,本島畫家筆下的主題逐漸從風景轉為社會寫實,日籍和外省籍藝術家也分別在戰爭前後引入左翼木刻版畫,這樣的風格,不可避免地與兩代統治者發生衝突。

1950年代因政治上的壓抑,主題轉為安定和諧為主,然而在學院傳承和官方展覽體質下,回歸中式傳統水墨和膠彩衍伸的改良水墨之爭仍然暗潮洶湧。

1960年代,一些不甘心受官方主題限制的藝術家,開始從歐美引入各種現代藝術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和複合媒材,並融合水墨、篆刻、民間藝術等東方特殊語彙,然而這種沒有明確主題的畫作,實際上也是為了避開批判現實的風險。

1970年代因為ROC當局國際地位的衰退,連帶使西方現代藝術的評價下滑,回歸鄉土的意識興起,藝術家們拋棄了官方的式樣和西方的抽象,開始走入山林、走入農村,用極度寫實的風格記錄台灣的風景與人,無論是用水墨、水彩還是油彩。對於民間藝術和前輩畫家作品的蒐藏漢整理也如火如荼地進行。

1980年代隨著台灣經濟的騰飛、以及解嚴前夕意識形態的鬆動,西方思潮伴隨美術館的建立再次回歸,抽象版畫、極簡陶藝和公共雕刻,這些強調材質溫潤、運用空間裝置、減少複雜講究低限的當代藝術,成功地與城市空間完美融合。

1990年代的新生藝術家,終於可以在百無禁忌下創作了,後現代主義大為流行,藝術的主題可以對多元議題進行論述乃至反諷,諸如威權體制、都市化與社會變遷、性別與情慾、環境保護、材質與心象,都是可以表達的主題。而各種複合媒材、聲光電子技術的引入、以及與觀眾互動的行為藝術大行其道,同時也終於與西方的當代藝術接軌。

多元族群社會的生活工藝、政經社會發展影響的官方思潮,以及一波波引入的思潮技法,行逤了豐富多彩的台灣美術史。工藝貼近人民的生活,寫實自然描繪的是在地的風土與人,而抽象也脫離不了本土的思想和語彙,無論是哪種風格,最終雕繪的,都是斯土斯民。

本書以史綱為名,受篇幅限制,僅能條列代表性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繪畫雕塑圖片也較小,無法充分展示細節。因此建議讀者,若有感興趣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最好找尋大開本的藝術家個人全集,了解其一生的創作歷程,並按圖索驥,實際到美術館或畫廊欣賞真跡。

成大藝術中心主任蕭瓊瑞教授講: 走過台灣美術的長廊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五感之外的世界》~換個角度,用眾生的感官窺探自然的豐富多彩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五感之外的世界》,作者Ed Yong 

視聽嗅味觸,是我們人類熟悉的五感。那其他動物的感官能力,與我們有什麼樣的差別、有什麼獨到過人之處?作者採訪了各領域的學者,將動物對世界的感知,做了全面性的盤點,展現這萬千世界的多元性。

動物為了生存繁衍、尋找食物、躲避危險,具備了探測世界的能力,將化學分子、電磁波動和壓力震動等轉換成電子訊號,再由神經系統分析處理。

整個系統一直處在蓄勢待發的狀態,非常消耗能量,因此物種必需有所取捨,將部分能力打磨到極致,而其他則相對退化,減少無用的雜訊干擾。

人類嗅覺不如豬狗靈敏、不能像海龜探測磁場、鯊魚探測電場、像蜘蛛感受氣流震動,並不是這些生物有什麼超能力,而是面對不同的生存環境,必須盡力將祖先遺傳下來的器官構造,做適當的改造。

對其他動物而言,我們人類的感官也是特殊神奇的。我們或許會驚訝昆蟲和許多生物能夠看到紫外光,但對牠們而言,人類能夠看到紅光這種"黃外光"也是不可思議的。

本書前半段從從嗅覺和味覺開始談起,接著用兩個章節談論人類最熟悉的視覺,然後是皮膚的痛覺和冷熱覺,以上幾種感官都是能被物質分子激活的化學性感覺。

後半段則從皮膚的觸壓覺說起,接著是氣體液體的流動、固體液體的表面震動、已及震動所衍生的聽覺和回聲定位,最後是人類感受不到的電場和磁場,以上幾種屬於物理上的機械性感覺。

最後兩個章節談論各種感覺之間的統合,以及人類因為不了解生物的感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干擾仍渾然不覺。

透過了解生物的感官,我們將會發現大自然的壯麗,遠比我們的感官所能體會的更燦爛。身為人類,我們無法徹底理解其他動物的感覺,然而我們卻是唯一能夠透過科技和研究方法,加上好奇心和想像力,嘗試貼近牠們感覺的物種。這是人類的天賦,也是生命的禮物。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字型散步Next》~從台灣日常出發,無所不在的中文字型學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字型散步Next》,副標題是"從台灣日常出發,無所不在的中文字型學",作者是柯志杰和蘇煒翔。

字體字型的重要性在哪?相較於字母,方塊字的設計和使用需要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各種字體字型有何特色?在什麼場合使用最佳?背後有哪些故事?

如果您對這些問題感興趣的話,這本書適合找來閱讀。

書籍的前半部,作者帶領讀者走訪大街小巷、翻閱書籍文獻,讓大家觀察字型的多樣性、功能特點和演變。就拿我們常見的明體、楷體和黑體為例,裡面就蘊含豐富的歷史。

楷體出現的最早,是唐代將毛筆書寫轉成雕版印刷的結果,因此各有特色,而目前所使用的標楷體,是經過眾多業者和學者協商後的結果,易於公文辨識閱讀,但卻犧牲原有的藝術感,因此如果是要題字的場合不建議使用。而台灣民間常用的招牌,除了自行書寫,劉元祥的商用顏體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了。

明體是雕版工人為了刻印快速方便,將楷體筆畫拉直,在明代發展成熟的結果。清代可能因為政治禁忌稱之宋體,兩岸政權沿用,然而重視考據的日本人正名為明體,並透過照相排版進而影響台灣業界。明體用在印刷文件上清晰易讀,然其他場合就不太合適了。

黑體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融合了西洋傳入的無襯線字體,和傳統隸書的造型,通常作為標題和招牌使用,而由於筆畫等粗,在顯示器上不易變形,成為今天電視和電腦最常見的字體。

書籍的後半部分,則講述了字型的設計過程。常用的漢字上萬個,不可能像字母那樣一個一個造,因此要先拆開再組合。每個筆畫的形狀、粗細、間距決定後,重新拼在一起時可能不協調,因此又需要調整每個偏旁部首的大小和位置。為了協調好看,有時會選擇異體字,哪要選哪種?和英文、數字、標點如何搭配?雕刻、印刷和顯示器性能也會影響使用者所觀看到的樣子,有太多的眉眉角角值得關注。

當下次看到印刷出版品、划手機看網站、或在街上閒晃看招牌廣告時,除了關注書寫的內容,也稍微留意一下字型的特色吧,很有意思的。


蘇煒翔:野生閱讀之閱讀字體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巷弄裡的台灣味》~社會變遷下,重塑的飲食文化傳統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巷弄裡的台灣味》,作者是范僑芯(佐餐文字)。

作者挑選了22道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庶民美食,有清涼退暑的飲品、有廟口和夜市的經典小吃、沿街攤販的叫賣的點心、還有台式早餐店和小火鍋;接著作者結合自身料理專業,從時空背景、食材供應鏈、烹調技法、口感特性,將每一處細節娓娓道來,彷彿正在面前製作這份獨一無二的料理,並邀請讀者品嘗。

如果只是這樣,乍一看似乎和其他介紹台灣美食的書籍差別不大。這本書吸引我注意且決定買下蒐藏的,是它論述了飲食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而是會隨著年代推移,不斷演進改變,而這個"演化"的過程,其實和近代的都市化、工業化所導致的社會變遷息息相關。

例如鹽酥雞,食用油的溶劑萃取技術取代了傳統的機械壓榨、手工壓榨技術,使得油炸的原料供應充足。小火鍋的發展,與瓦斯爐的普及和高麗菜的品種改良關係密切。台式早餐店是模仿了麥當勞的食材加工烹煮流水線,又融合了各種台式、西式的料理。飲料店是傳統茶行吸收調酒工藝的結果,而生意越來越好,新引入的泡沫飲料機解省了人工手搖的負擔、益芳封口機避免了飲料打翻的問題。除此之外,跨國貿易(罐頭出口與蘆筍汁、關稅與牛排)、動植物疫情(如泰國蝦取代草蝦)也都會影響食品產業的方方面面。

這習以為常,巷弄裡的台灣味,背後是無數人的靈光與艱辛,順應當下的食材供應和料理技術,打造屬於這個時代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