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台灣美術史綱》~引進思潮技法,雕繪斯土斯民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美術史綱》,主要撰文者為蕭瓊瑞。

當提到"台灣美術",大家腦海中會浮現什麼?是美術館裡大幅寫實的水彩油畫、文化中心的水墨書法、大型的公共雕塑、還是某些不知所云的抽象繪畫與複合媒材裝置藝術?

這本《台灣美術史綱》認為,美術不只是專業的藝術家的創作,也不一定得在特定的地方欣賞,如果追根溯源,其實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這本書編纂於千禧年前後,集結了二十餘位學者專家的意見,力求建構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美術史,涵蓋來往島上的所有族群,並講述每個年代受到外來技法與思潮的影響,從而展現出各有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

本書從6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說起,由考古學者劉益昌執筆,從形式單調的粗橫紋陶,演變成全台各地形狀紋路複雜、色彩鮮豔且各有特色的彩陶。4000年前開逐漸多樣化的玉器裝飾,在2000年玻璃瑪瑙金屬器傳入後,迅速失去流行。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分別由高業榮和蕭瓊瑞執筆,講述南島語族原住民和明清閩南客家移民,生活各方面的美感體現,諸如服飾、編織、陶瓷、金屬工藝、家具,宦遊文人留下的原住民采風圖和水墨畫,乃至最繁複、與宗教信仰和生命禮俗相關的繪畫雕塑。此外各章節亦有傅朝卿論述各時期建築的特色。雖然在我們今天看這些器物來過於古樸,不見得喜歡,但那是新的材料、技法和美學思想引進的結果,我們已不滿足於祖先的傳統,品味更加多元,如同當年拋棄玉器、追求玻璃瑪瑙珠的原住民先祖。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有專業藝術家創作,在公共空間展出的雕塑和繪畫作品,是從日本統治中期才出現的新事物。這套透過基礎教育、專業研究和展覽獎勵的程序模式,傳承至今,一方面透過二手轉述引進西方的材料、技法和思想,另一方則體現官方意識形態對於美術表達的介入和引導,藝術家們或是亦步亦趨的遵從,或者另外引入其他西方美術派別加以抗衡,導致了了多變的風格特色,如果不考究當下政經形勢的影響、以及引入的西方根源,對於畫作的了解就少了一層。

後續的章節,講述了每個十年風格的變化及背後的因素:

1930年代,西方的水彩、油彩、雕塑和日本的膠彩畫引入台灣,寫實的風格逐漸取代傳統寫意風格的中式水墨,尤其推崇寫生,鼓勵學生觀察並畫下自己的鄉土,然而當時引進的風格,實際上已是逐漸去寫實的印象派。

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和國共內戰導致的民生凋蔽,本島畫家筆下的主題逐漸從風景轉為社會寫實,日籍和外省籍藝術家也分別在戰爭前後引入左翼木刻版畫,這樣的風格,不可避免地與兩代統治者發生衝突。

1950年代因政治上的壓抑,主題轉為安定和諧為主,然而在學院傳承和官方展覽體質下,回歸中式傳統水墨和膠彩衍伸的改良水墨之爭仍然暗潮洶湧。

1960年代,一些不甘心受官方主題限制的藝術家,開始從歐美引入各種現代藝術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和複合媒材,並融合水墨、篆刻、民間藝術等東方特殊語彙,然而這種沒有明確主題的畫作,實際上也是為了避開批判現實的風險。

1970年代因為ROC當局國際地位的衰退,連帶使西方現代藝術的評價下滑,回歸鄉土的意識興起,藝術家們拋棄了官方的式樣和西方的抽象,開始走入山林、走入農村,用極度寫實的風格記錄台灣的風景與人,無論是用水墨、水彩還是油彩。對於民間藝術和前輩畫家作品的蒐藏漢整理也如火如荼地進行。

1980年代隨著台灣經濟的騰飛、以及解嚴前夕意識形態的鬆動,西方思潮伴隨美術館的建立再次回歸,抽象版畫、極簡陶藝和公共雕刻,這些強調材質溫潤、運用空間裝置、減少複雜講究低限的當代藝術,成功地與城市空間完美融合。

1990年代的新生藝術家,終於可以在百無禁忌下創作了,後現代主義大為流行,藝術的主題可以對多元議題進行論述乃至反諷,諸如威權體制、都市化與社會變遷、性別與情慾、環境保護、材質與心象,都是可以表達的主題。而各種複合媒材、聲光電子技術的引入、以及與觀眾互動的行為藝術大行其道,同時也終於與西方的當代藝術接軌。

多元族群社會的生活工藝、政經社會發展影響的官方思潮,以及一波波引入的思潮技法,行逤了豐富多彩的台灣美術史。工藝貼近人民的生活,寫實自然描繪的是在地的風土與人,而抽象也脫離不了本土的思想和語彙,無論是哪種風格,最終雕繪的,都是斯土斯民。

本書以史綱為名,受篇幅限制,僅能條列代表性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繪畫雕塑圖片也較小,無法充分展示細節。因此建議讀者,若有感興趣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最好找尋大開本的藝術家個人全集,了解其一生的創作歷程,並按圖索驥,實際到美術館或畫廊欣賞真跡。

成大藝術中心主任蕭瓊瑞教授講: 走過台灣美術的長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