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菜的文化史》,作者是陳玉箴。
地理大發現和工業革命,重塑全球的飲食,一道菜餚的食材可能源於世界各地,通過最新的技法保存乃至料理,最終送到饕客的嘴裡。
然而這種融合多種來源,因應各地習慣的口味,因為選材和料理方式的不同,導致不同地域族群的料理各有特色,
以往"我群"長期食用並不覺得有何稀奇,但被全球化的"他群"所感受差異而知悉後,逐步冠以國家和民族之名。這種所謂"國族菜"或"民族菜",自然與近現代的民族國家發展息息相關。
那麼,甚麼樣的菜餚才會被稱做台灣菜呢?在歷史的不同階段,台灣菜的定義是否有差別?
本書的第三章,盤點閩客移民從明清到日本時代的常民飲食,包括樸素的五穀雜糧、醃漬以利保存的副食、節慶食物、辦桌、家常和街邊攤販的點心等等。第四章則盤點戰後移民和經濟發展對於常民飲食的演變,八大菜系和眷村飲食已非家鄉味,而受到配給和本地食材的調整,也豐富了常民小吃的內容。而本地人的料理,因為冷凍和罐頭保鮮技術的興起,副食從重鹹轉向清淡、海鮮增加,同時也混融各地菜系。然而這些獨具風味的料理,並不會理所當然的被稱之為"台灣料理"
第二章和第四章,比較日本時代和國民政府時期,對於"台灣菜"定義的演變。日本時代的台灣料理大多與支那料理混稱,與日本料理、西洋料理做為區隔,直到日本與中國發生衝突乃至戰爭,才逐漸改稱為台灣料理與中國區別。戰後的台灣料理被重新納入中華料理的一部分,且不再被當作高級宴席料理,被認為是混融八大菜系,缺乏道地特色的清粥小菜。
第五章講述本土化時期,透過國宴下鄉,講究在地食材和特色,台灣菜開始與ROC台北政權發生連結,從地方料理轉型成民族/國族料理,而在這個過程中,小吃甜點終於登堂入室,被納入"台灣料理"的一部分。同時四大族群的論述,使得原住民料理和客家料理也需重新定義,對於"傳統"的想像和菜餚的現實已出現差異:原住民料理的食材以用畜牧取代狩獵、野菜也用種植取代採集;客家菜混融了香肥的節慶辦桌料理,以及偏鹹醃漬的常民料理,前者與先民環境艱困缺乏連結,而兩者對於近代追求精緻化和健康的理念也有落差。新型塑的傳統,仍需要論述的調整和技法的改造。
其他章節談到家鄉味的記憶變遷和文化書寫,以及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論述,還有許多的細節值得細細品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