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習以為常的街景,是多元文化的積澱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 《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作者傅朝卿

之前推薦過《古蹟入門》這本書,然而古蹟只是建築的一小部分,需要年代夠久遠,有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受到學者考察及官方認證,而且還得保存下來。至於那些較新的、已拆除或毀損的、以及更多尚未評估價值的建築,又該從何開始了解欣賞呢?這本書正符合此目標,除了各式各樣的古蹟,其介紹的建築和聚落,涵蓋的時間、空間和風格類型相當廣闊,是同類型書籍的集大成者。

作者在序文中自述,為了製作本書,他反覆走訪全台各地訪視建物,拍攝大量的照片,紀錄建築的整體外觀和重要設計細節,並附上格局平面圖;已經損毀拆除乃至大幅改建的建築,也盡量蒐集之前的老照片、設計圖和插畫素描,讓後人了解該建築曾經的風貌。當老建築損毀或拆除後,僅存的老照片,就成為了解該建築的重要史料,因此現在既存的建築,也應該盡量多拍攝照片,收納起來,替未來的研究者保留史料。

《古蹟入門》以單一建築的跨頁俯瞰圖為代表,描述該類型古蹟的外觀;而《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擁有更多的照片和插圖,可以讓讀者同時觀察一大批同類型的建築,它們外觀風格的相似性和主要特徵,以及細節上的差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同功能的建築會在不同年代演化出迥異的外觀,而保留類似的內部格局,體現了當時流行文化對於建築風格的影響。

書中最值得關注的,自然是戰後的各式建築以及分類了。外型簡潔、講究內部機能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延續日本時代後期的風格、加上台灣經濟的發展,於1950-1960年代被大量應用在公共設施、商業大樓和國民住宅上。1960-1980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將現代主義與中國北方宮殿融合,形成中國古典式樣,與皇民化時期的日本古典式樣(興亞帝冠)有異曲同工之妙,且影響更廣,連天主教、民間信仰都跟著模仿。1980年代以後興起的地域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前者開始融合傳統的閩南式,取代中國古典式樣;後者則用多變的幾何造型,取代了以往現代主義的單調。此外公家機關推展的大型裝置藝術、民間宗教自行興建的大型神像、以及學者專家推廣的古蹟保護和再利用,也是這段期間的重要現象。

雖然此書內容豐富,但還是有一些議題有延伸閱讀的空間,例如書中提到荷西時代的堡壘、清代的城池和砲台,也提到了冷戰時期的軍事設施,但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軍遺構沒有提及。另外書中提及了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也提及了戰後的眷村和國民住宅,然而在都市計畫形成前,原住民和漢人移民的聚落是如何構建分布的,與清代城池的關係如何,也值得另外找書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