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祥 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
本書共有史料、經絡、腧穴、刺灸法、治療五大章節
<針灸文獻特點>
一、一般特點
整理不層累
體例特殊
同名異穴、同穴異名
脈穴同名
文獻混淆錯亂
二、時代特點
先秦兩漢
魏晉南北朝~隋唐
宋金元
明
清
現代
<經絡學說形成的可能順序>
一、標本
古代醫家發現,特定的疾病,會同時在腕踝處及頭面處的特定部位,表現出特別的脈象。
此疾病被稱作"是動病",與脈動相關聯的疾病
在頭面部的脈口被稱為"標脈",是疾病的"診斷處"
在腕踝部的脈口被稱為"本脈",是疾病的"診斷處",也是針灸的"治療處"。
當經脈的概念形成後,本脈成為經脈的第一個穴道,與經脈名稱相同,可稱之為"經脈穴"
經脈穴,大部分為原穴/俞穴,少部分位於滎穴、經穴
《靈樞衛氣》
二、經脈
標脈與本脈能診斷相同疾病,其中必有聯繫,於是兩者之間的聯繫被命名為"經脈"
知道經脈的存在,路徑中間也找到許多脈口搏動點,但詳細的循行尚未確定。
古代醫家開始將經脈循行處相關的疾病歸納起來,被稱作"所生病"
陰陽十一脈、脈書、素問熱論
三、與三陰三陽聯繫
經脈早期以循行或起止部位命名(如齒脈、肩脈、耳脈),之後逐漸改以三陰三陽命名
足脈先於臂脈、陰脈先於陽脈
可從陰陽十一脈、足臂十一脈到內經看出其演變順序
四、上下延伸
手足三陽一開始就上行至頭面的標脈
手足三陰只上行至腋下及腹股溝,後來各自延伸至胸部及腹部
早期所有的經脈都從腕踝處的脈口開始,之後逐漸向下延伸到指尖/趾尖
"五俞穴""經氣"的"向心流注"可能由此開始發展
五、與五臟六腑聯繫
陰經因為已延伸至胸部及腹部,因此可與五臟發生聯繫。
手三陰與心肺相關、足三陰與脾肝腎相關。
足三陽與胃膽膀胱相關聯較晚出現,手三陽更晚,還出現了上合穴、下合穴兩種理論
六、絡脈、經別、奇經、經筋、皮部的出現
(1)經脈不見於體表,有脈搏跳動,診斷治療部位為經脈穴;
絡脈見於體表,無脈搏跳動,診斷治療部位則被稱為絡穴。
(2)經別,早期的定義是行於四肢頭面為"正"、"直",隱於軀幹臟腑為"別"
(3)經筋、皮部與所生病的概念類似,將經脈循行部位的所有相關解剖構造與生理病理都納入
(4)奇經八脈的理論歸納,衝任督蹻先出現,帶維較晚出現。
七、循環取代向心
靈樞經脈篇為內經晚期作品,統合各種經絡相關學說,做出綜合整理,以循環流注取代向新流注。變成了手三陰由胸走手、手三陽由手走頭、足三陽由頭走足、足三陰由足走腹的流程。而順序由大至小,先太陰陽明、次少陰太陽、終厥陰少陽。
做出類似整理的還有五十營,此篇把任督蹻脈加入。
<腧穴歸經演變>
黃帝內經只有原穴、絡穴和五俞穴歸入經脈,並提到手足三陽和衝任督部分脈氣所發的穴道
黃帝明堂經將肘膝以下的所有腧穴歸入經脈,其餘腧穴按部位分行排列
產經將四肢所有腧穴歸入經脈
唐朝以後始將所有腧穴歸入經脈
1.歸入12經(手足三陽、手足三陰):王燾為代表
2.歸入14經(手足三陽、手足三陰、任督):王惟一為代表~現代亦用此法
3.歸入20經(手足三陽、手足三陰、衝任督帶、陰陽蹻、陰陽維)~楊上善為代表
黃帝明堂經的部分穴道,有的沒列出脈氣所發,有的則是多條經脈共發(交會穴),導致各家的腧穴歸經有所不同
黃帝內經說人體有365穴,然黃帝明堂經僅349穴,因此後代醫家各以不同的經外奇穴補入,因此互有亦同。除此之外同名異穴、同穴異名的狀況也很多。
相同名稱的腧穴,在不同時期、不同醫家,其定位有所差異。導致後面主治亦有差別。
腧穴體表循行線:腹中線旁開半寸各穴原為衝脈,後被改為腎經;背中線旁開1.5寸各穴原為腎經,後被納入膀胱經。
<腧穴部位演變>
<腧穴主治演變>
<刺法灸法演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