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黃龍祥~針灸腧穴通考[筆記整理]

黃龍祥針灸腧穴通考筆記


骨度尺寸變化

腹部橫向尺寸

1.腎經0.5寸,胃經1.5寸,脾經3.5寸: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類經圖翼、明成化史素銅人圖、明正統仿宋銅人、湖北博物館銅人、東京博物館銅人

2.腎經臍上0.5寸臍下1.5寸,胃經臍上3寸臍下2寸,脾經4.5寸:針灸聚英

3.腎經1.5寸,胃經臍上3寸臍下2寸,脾經4.5寸:醫學入門

4.腎經/胃經臍上1.5寸臍下1寸,脾經4.5寸:針灸大成、趙文炳重刊銅人圖、明嘉靖銅人、清光緒銅人

5.腎經0.5寸,胃經臍上2.5寸臍下2寸,脾經4寸:針方六集

6.腎經/胃經臍上1.5寸臍下1寸,脾經臍上1.5寸臍下3.5寸:醫統大全、針灸大成、循經考穴編

7.腎經/胃經/脾經1.5寸:針灸資生經、經穴指掌圖

8.腎經臍上1.5寸臍下0.5寸,胃經臍上1.5寸臍下2寸,脾經臍上1.5寸臍下4.5寸:韓國德壽宮藏針灸銅人

經絡循行改變

1.手太陰肺經:上臂部分原本在肱二頭肌尺側動脈應手處,宋朝以後改到橈側。

2.手厥陰心包經:在陰陽十一脈、足臂十一脈被稱作手少陰,內經改稱手心主,之後才改稱手厥陰。足厥陰肝經的"厥陰"本來是指"陰器"的意思,因此原本只有下肢有厥陰,上肢沒有。

3.手少陰心經:原本只有靈道~神門一段,其他穴道都是新加的

4.足少陰腎經:膀胱經內側那條原本是腎經,腎經腹部那條原本是衝脈

5.絡穴、郄穴、蹺脈、維脈的發展與經脈無關,若不在循行線上可改以分支處理,減少轉折:包括列缺、公孫、豐隆、養老、浮郄、委陽、申脈、照海、交信、大鐘、會宗、陽交

穴道歸經變化

 

王燾

楊上善

王惟一

其他

齦交

手陽明大腸

足陽明胃

督脈

督脈任脈(王冰)

兌端

手陽明大腸

手陽明大腸

督脈

 

耳門

足陽明胃

足陽明胃

手少陽三焦

 

聽宮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聽會

手少陽三焦

手太陽小腸

足少陽膽

 

頭維

足少陽膽

 

足陽明胃

 

頷厭懸顱懸厘曲鬢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上關

足陽明胃

足陽明胃

足少陽膽

 

下關

足陽明胃

足陽明胃

足陽明胃

 

絲竹空

足少陽膽

 

手少陽三焦

手少陽三焦(王冰)

瞳子髎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攢竹

足太陽膀胱

足太陽膀胱

足太陽膀胱

 

睛明

手太陽小腸

 

足太陽膀胱

手太陽小腸(王冰)

天池

足少陽膽

 

手厥陰心包

足少陽膽(王冰)

天容

手少陽三焦

足少陽膽

手太陽小腸

 

天髎

手少陽三焦

手少陽三焦

手少陽三焦

手陽明大腸(千金)

肩髎

手陽明大腸

手陽明大腸

手少陽三焦

手陽明大腸(千金)

臑會

手陽明大腸

手陽明大腸

手陽明大腸

手少陽三焦

手太陰肺(千金)

肩貞

手少陽三焦

手陽明大腸

手太陽小腸

 

臑俞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手少陽三焦(千金)

天宗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手少陽三焦(千金)

秉風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手陽明大腸(千金)

曲垣

手少陽三焦

手太陽小腸

手太陽小腸

手少陽三焦(千金)

肩外俞

手少陽三焦

手少陽三焦

手太陽小腸

手少陽三焦(千金)

肩中俞

手少陽三焦

足太陽膀胱

手太陽小腸

手少陽三焦(千金)

肩井

手少陽三焦

手陽明大腸

足少陽膽

手陽明大腸(千金)

雲門

足太陰脾

足太陰脾

手太陰肺

足太陰脾(聖惠)

期門

足太陰脾

 

足厥陰肝

 

章門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足厥陰肝

足少陽膽(王冰)

五樞

足少陽膽

帶脈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王冰)

會陰

足少陰腎

 

任脈

足少陰腎

會陽

 

 

足太陽膀胱

督脈

跗陽

足太陽膀胱

陽蹻

足太陽膀胱

足少陽膽(千金)

申脈、僕參

足太陽膀胱

陽蹻

足太陽膀胱

足太陽膀胱(千金)

照海、交信

足少陰腎

陰蹻

足少陰腎

足少陰腎(千金)

三陰交

足太陰脾

 

足太陰脾

足太陰脾(千金)

足厥陰肝(產經)

懸鐘、陽輔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足少陽膽

足陽明胃

穴道歸經順序變化

足陽明胃經

1.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十四經發揮

2.頭維、下關、頰車、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人迎: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大成、大本瓊瑤神書、醫經小學、針灸問對、醫學統宗、針方六集、經穴指掌圖、步穴歌、經穴豈止歌、承淡安人體經穴圖

足少陰腎經

1.然谷、太谿、大鐘、照海、水泉、復溜、交信、築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上、針灸甲乙經、外台秘要、十四經發揮、日本本間祥十四經穴圖、骨度正誤圖說

2.然谷、太谿、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針灸資生經、明嘉靖銅人、明太醫院銅人圖、趙文炳刊銅人圖、施沛經穴指掌圖、董德懋銅人圖、程莘農中國針灸學

3.然谷、太谿、水泉、大鐘、照海、復溜、交信、築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附錄穴腧都數

4.然谷、照海、水泉、大鐘、太谿、交信、復溜、築賓:

中國計量院人體經穴模型、朱璉新針灸學、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學

5.然谷、照海、太谿、水泉、大鐘、復溜、交信、築賓:類經圖翼

6.然谷、太谿、照海、大鐘、水泉、交信、復溜、築賓:元代明堂圖

黃龍祥認為:然谷、水泉、太谿、復溜、築賓可以直接連成一線,照海、交信屬於陰蹻,絡穴大鐘本不在循行線上,三者以分支處理即可。

手少陽三焦經

1.角孫、耳門、耳和髎、絲竹空:十四經發揮

2.角孫、絲竹空、耳和髎、耳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醫學入門、十四經穴步穴歌、明嘉靖針灸銅人、靳賢修銅人圖

足少陽膽經

1.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十四經發揮

2.率谷、(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天衝、浮白、竅陰、完骨)、腦空

醫經小學、針灸捷徑、經穴指掌圖、十四經穴步穴歌、明成化史素銅人圖、明弘治丘濬銅人圖

穴道位置變化

1.新舊兩版三陰交!!!

內踝上八寸,足太陰(三陰)交出足厥陰之前,所以叫"三陰交"穴,又名足太陰交、厥陰交、三陰

內踝上三寸,原本是千金要方和諸病源候論的經外奇穴,稱作"足太陰"穴,又名三交、承命

產經、醫心方、千金要方、太平聖惠方:目錄、內容、圖都是內踝上八寸

針灸甲乙經(明刊本)、外台秘要、銅人俞穴針灸圖經,三陰交內容在內踝上三寸,但目錄順序卻在漏谷地機之間,顯示一開始仍為內踝上八寸

金元以後,內踝上三寸的"足太陰"穴因為取代內踝上八寸的"足太陰交",成為新的三陰交

舊的三陰交(內踝上八寸)與條口、承山、豐隆一樣,主治局部疾病

新的三陰交(內踝上三寸)依據千金要方"足太陰"穴原先內容,加上針經摘英集、針灸玉龍經補充,主治婦科、腸胃、泌尿的等問題,主治範圍較廣泛。

2.絕骨取代原本的懸鐘、陽輔

現在的懸鐘、陽輔所在的位置是"絕骨",不是穴道原本的位置

懸鐘原來在內踝上3寸,但靠近陽明經,有動脈應手可治胃病

陽輔原本在內踝上7寸腓骨前,與腓骨上的外丘、腓骨後的陽交在同一高度

3.大都、太白、公孫位置順序皆有改變

大都原本在本節後(現在太白處),被移到本節前

公孫原本在本節後一寸(現在太白公孫之間),被挪到核骨下

太白本來在核骨下(現在公孫處),被挪到本節後

4.因為手三陰循行改變,穴道名稱亦變

尺澤原本在大筋尺側(現今曲澤處),有動脈應手,可放血,所以叫尺澤

曲澤原本在肘橫紋尺側(現今少海處),正好與肘橫紋橈側的曲池相對,所以叫曲澤

尺澤、曲澤挪到現今的位置後,原來的空缺就變成少海(手少陰)

小海(手太陽)本來就在麻筋處,位置不變

天府、俠白原本同樣在肱二頭肌尺側,有動脈應手,也一併挪到橈側

5.犢鼻原本在髕骨下韌帶正中,唐代以後挪到外膝眼的位置

6.合谷原本在兩歧骨間(相當於今天董氏奇穴靈骨穴的位置),逐漸往遠端、橈側移動至今天位置。

7.陽池挪到現在的位置,原先的位置被奇穴中泉取代

8.井穴:內經除了湧泉在足心,少商隱白在爪甲旁外、大敦在爪甲正後,其他都在指尖,少衝不存在。黃帝明堂經把指尖的井穴調整到爪甲旁,新增少衝。

9.啞門、神庭原在髮際上,之後從上0.1寸、0.2寸最終移到現今的0.5寸。

10.肘髎本來在尺骨鷹嘴突和橈骨小頭之間(現今的奇穴肘俞),被挪到肘上一寸

11.消濼從三角肌內側頭長頭交點,被挪到肘尖上5寸。清淩淵從肘尖上3寸改為2寸。清淩淵的別名青靈淵,誤寫成的青靈挪到心經仍在肘尖上3寸

12.支溝在正中線沒有問題,但會宗偏尺側、偏橈側的理論都有

13.箕門、髀關應該用體表解剖定位,骨度折量法錯誤

穴道名稱變化

1.承扶原名扶承

2.中都原名中郄~這樣更容易看出是郄穴

3.神闕原名臍中

4.上中下脘原名上中下管

5.鳩尾、會陰的別名都是尾翳,導致任脈的絡病被同時抄到這兩個穴道的主治

6.氣衝原名氣街

7.中極在宋代以前被稱作"玉泉"比例較高

經外奇穴轉為經內腧穴

0.靈樞、素問:

(0)標脈:人迎(胃標)、扶突(大腸標)、天窗(小腸標)、天容(膽標)、天牖(三焦標)、天柱(膀胱標)

(1)本脈->五俞穴(不含手少陰心經)

(2)絡穴

(3)下合穴:上巨虛、下巨虛、委陽

(4)膈俞及五臟背俞

(5)其他部位

頭頸:聽宮、完骨、啞門、風府、天突

上肢:天府、支正、肩貞

下肢:氣街(後改名氣衝)、犢鼻(髕韌帶上)

胸腹:大包、關元、神闕、鳩尾

腰背:長強、腰俞

1.黃帝明堂經、針灸甲乙經:349穴

(1)手少陰心經五俞穴

(2)郄穴

(3)蹻維帶:照海、申脈、陽交、築賓、跗陽、交信、帶脈、五樞、維道

(4)募穴、六腑背俞

(5)其他穴位按照部位排列:頭、面、頸、肩、胸、脅、腹、腰背、臂、腿

2.銅人腧穴針灸圖經:354穴

靈台、腰陽關出自素問氣府論王冰注

厥陰俞、膏肓俞出自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醫心方亦有收錄

青靈本無此穴,是心包經清淩淵的別名青靈淵的簡寫,王惟一誤以為是新的穴道歸到心經

3.針灸資生經:365穴

督俞、氣海俞、關元俞、眉衝出自太平聖惠方

風市出自肘後備急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醫心方亦有收錄

以上五穴被針灸大成保留,以下六穴被刪除

神聰即四神聰,膝眼即內外膝眼,為複合奇穴

明堂即上星穴的別名、當陽即頭臨泣的別名、前關即瞳子髎的別名

脅堂出自外台秘要,位於極泉下2寸

4.針灸大成:359穴

5.類經圖翼:356穴

中樞出自素問氣府論王冰注

急脈出自素問氣府論王冰注,與奇穴羊屎、闌門極為接近

6.醫宗金鑑:360穴,與現今相比缺風市

7.針灸逢源:361穴,與現今相同

靈台、腰陽關、中樞剛出現時有穴名無主治,此三穴若刪去,則督脈除命門外皆為奇數脊椎有穴位,分布較合理。

部位與穴道同名的誤解

骨會大杼,是大杼骨(大椎穴),而非大杼穴

大包原本是淵腋脈(極泉穴)下三寸,容易被誤以為淵腋穴下三寸

廉泉脈是舌下絡脈可放血(金津玉液),與舌骨上的廉泉穴不同

"呂細"是跟腱及其周邊穴道,並非單指太谿

標本根結

寸口脈(經渠太淵) 腋下脈(天府俠白)

心主脈(大陵) 腋下脈(天池)

神門脈(神門) 岀腋脈(極泉)

陽谿脈(陽谿合谷) 大迎脈(大迎)

腕踝脈(陽池中渚) 耳後脈(契脈顱息)

腕踝脈(陽谷養老) 目上脈

厥陰脈(太衝)         股內脈(急脈陰廉)

太陰脈(太白三陰) 股內脈(箕門)

少陰脈(太谿)         舌下脈(金津玉液)

陽明脈(衝陽)         兩頰脈(巨髎)

少陽脈(丘墟)         兩顳脈(太陽)

太陽脈(崑崙)         

竇氏針灸增加穴道主治的貢獻

1.豐隆、巨闕祛痰

2.陰郄治汗症

3.內關治胃病(以前只治心病)

4.中衝從退熱用穴變成急救用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