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大溪國小~台灣的野鳥

閱聽人: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影片是《台灣的野鳥》,由桃園市大溪國小資訊組製作。

當我們要辨識鳥類時,光依靠圖鑑的插圖和文字敘述,有時不見得足夠,若能有品質優良的影片紀錄鳥類的行為和叫聲,那就更好了。而對於賞鳥初學者而言,能夠涵蓋大部份常見類群,重點敘述簡潔有力,影像聲音又清晰的影片,那絕對值得先睹為快。這系列影片應符合此標準。

若有其他推薦的影片、書籍,煩請大家留言,謝謝。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演化分類~鳥臀類恐龍

鳥臀目(目名OrnithischiaPredentata)也稱為鳥盤目。是一類有(外觀類似鳥喙)的植食性恐龍ornithischia之名源自希臘文中表示「鳥的」的ορνιθειοςornitheos)與表示「髖關節」的ισχιονischion),意思是「如鳥類般的臀部」。之所以有這種名字,是因為牠們擁有與鳥類相似的骨盆結構。
恐龍總目哈利·絲萊(Harry Seeley)於1887年分為兩目:蜥臀目、鳥臀目。這種分法主要根據形狀類似骨盆(但是鳥類並非鳥臀目的後代)、脊椎骨的細節、以及是否擁有前齒骨前齒骨是下頜前段的一塊從齒骨額外生長的骨頭,形狀為U形。前齒骨與上頜的前上頜骨互相咬合。它們呈現類似鳥嘴的形狀,可以撕裂植物。鳥臀目恐龍的恥骨(Pubis)分別指向前方與後方尾巴,往後與坐骨(Ischium)平行,與往前的突出部支撐者下腹部。使骨盆呈現一個四端分岔的結構。蜥臀目恐龍的恥骨則是別指向下方與前方,類似遠古蜥蜴那樣。鳥臀目恐龍眼窩前的洞比蜥臀目恐龍的小,但有較寬廣、穩定的骨盆。類似鳥類的平行骨盆結構,在恐龍中分別獨立演化出三次,分別為鳥臀目、鐮刀龍超科、以及馳龍科。在鳥臀目中,至少有三個演化支演化成可採四足步態行走。有科學家推測,在鳥臀目的早期演化階段,已經出現往四足步態的演化趨勢[1]
頜齒類(Genasauria)是鳥臀目的一個演化支,是較為進階的鳥臀目,臉頰兩側都有咀嚼用牙齒,齒列位於頜部內側,顱骨兩側凹陷[1]
頜齒類生存於侏儸紀早期到白堊紀晚期,分布於全球各地。頜齒類並不包含賴索托龍…等原始鳥臀目恐龍,目前最早的頜齒類化石是南非畸齒龍科北美洲小盾龍
頜齒類的最主要特徵是,牙齒的位置從原本的嘴部外側,移往較內側處,使得嘴部閉合時,上下頜的牙齒互相接觸,牙齒的接觸面也加大,具有咀嚼的功能。頜齒類具有頰部,可以將食物或水置於肉質頰部內,而不會溢出。頜齒類的咀嚼用牙齒,以及頰部的出現,使牠們進食時更具選擇性,與蜥腳形亞目相比更具優勢。蜥腳形亞目必須吞食胃石以協助進食,並具有大型的消化系統以消化更多食物。在頜齒類開始繁盛時,原蜥腳下目逐漸消失,蜥腳下目演化成更大的體型。
裝甲類(學名:Thyreophora)或稱覆盾甲龍類裝甲總科。名稱源自希臘文中的θυρεος(大型盾牌)與φορεω(我帶著),意思是「我帶著護盾」。牠們是鳥臀目恐龍的其中一類,是有擁有護甲的草食性動物。生活在侏儸紀早期到白堊紀末期間。大部分裝甲類恐龍,頭部與身體的比例相當小。裝甲類恐龍是背部覆蓋者多排皮內成骨形成的骨甲。原始物種的鱗甲小、稜狀,而衍化物種則演化出尖刺、平板等複雜鱗甲。裝甲類的前肢通常短於後肢,尤其是劍龍類。裝甲類之中較為著名的是甲龍亞目(Ankylosauria)與劍龍亞目(Stegosauria)。甲龍亞目之中主要有甲龍科(Ankylosauridae)、結節龍科(Nodosauridae)和多刺甲龍科劍龍亞目則是有劍龍屬與許多近親。在頜齒類內(Genasauria),裝甲類是角足亞目的姐妹分類單元——即同為鳥臀目。裝甲亞目演化支被定義為:所有親緣關係與甲龍較近,而離三角龍較遠的所有物種。裝甲亞目最早的恐龍被認為是小盾龍,它經過特化,皮膚裝甲型的進化為日後的甲龍科、脊椎裝甲型的進化為劍龍科
新鳥臀類(Neornithischia)是鳥臀目恐龍的一個演化支,屬於頜齒類,是裝甲亞目的姊妹分類單元。新鳥臀類的特徵是下頜牙齒有一層不對稱的厚琺瑯質。牠們的牙齒咀嚼時磨損不平均,並發展出銳利的脊狀,可讓角足亞目比其他鳥臀目恐龍切碎更堅硬的植物。
角足亞目學名Cerapoda)是鳥臀目的一個演化支或亞目。牠們是頜齒類裡,裝甲亞目的姐妹分類單元。角足亞目的特徵是下頜牙齒有一層厚琺瑯質。牠們的牙齒咀嚼時磨損不平均,並發展出銳利的脊狀,可讓角足亞目比其他鳥臀目恐龍切碎更堅硬的植物。
禽龍類(Iguanodontia)是群草食性恐龍,生存於中侏儸紀到晚白堊紀,著名屬包括:彎龍卡洛夫龍禽龍豪勇龍、以及鴨嘴龍科...等。禽龍類是第一批發現的恐龍之一。牠們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在白堊紀晚期成為多樣性、分布廣泛的恐龍[1]。不同於早期的鳥腳類恐龍,禽龍類的上頜末端沒有牙齒。原始的禽龍類(例如橡樹龍)體型小而輕型,可用高速奔跑來逃離掠食動物[2]。禽龍類是相當大的恐龍,有些(例如山東龍身長可達15公尺,重可達10噸以上)體型上接近最大的獸腳類恐龍
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是鳥腳下目恐龍的一科,是一群繁盛的草食性恐龍,包括著名的副櫛龍青島龍山東龍盔龍,化石發現於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的下白堊紀地層。牠們是上侏儸紀至下白堊紀禽龍類的後代,但是前肢明顯縮小、攻擊力下降、後肢變得肥大,並擁有更加巨大的體型,尾部上下明顯更加寬大,嘴巴像現代的鴨子一樣有特殊扁平構造。
鴨嘴龍科可分為兩個亞科。賴氏龍亞科(Lambeosaurinae)頭頂有大型冠飾或管狀物,體型較為輕型、但是依然很重;鴨嘴龍亞科(Hadrosaurinae)頭頂缺乏冠飾或管狀物,少數物種有堅硬頭冠,身體較大、體重也比同長度獸腳類至少重1/4以上。
角龍亞目學名Ceratopsia;意為「有角的面孔」)是群草食性、喙狀嘴恐龍,生存於白堊紀北美洲亞洲。牠們的祖先出現於侏儸紀晚期。已知最早的角龍類是隱龍,生存於1億6120萬到1億5570萬年前[1]。角龍類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滅絕,約6550萬年前[1]
早期物種是小型、二足恐龍,例如鸚鵡嘴龍。較晚期的物種,包括角龍科尖角龍三角龍,演化為非常大的四足恐龍,臉部發展出延長的角狀物,以及頸部頭盾。頭盾可能用來保護容易受傷的頸部被掠食動物攻擊,也可能作為展示物、調節體溫、大型頸部與咀嚼肌肉附著用、或者是綜合以上幾點。角龍類在體型上的變化從1公尺到9公尺,體重的變化從23公斤到5.4噸。
厚頭龍下目(Pachycephalosauria)又稱腫頭龍下目希臘文意思為「厚頭蜥蜴」,是鳥臀目恐龍的一個演化支。大多數已知的厚頭龍類生存在晚白堊紀北美洲亞洲。厚頭龍類全是二足、草食性/雜食性恐龍,並具有厚頭顱骨。有些物種的頭顱骨呈圓丘狀,頂部有數吋厚,其他的頭部則是呈平坦或楔狀。顱頂可能環繞者骨瘤(例如:厚頭龍)、尖刺(冥河龍)、或是兩者兼有(龍王龍)。在傳統的分類法中,這些不同形狀的顱頂,代表不同的屬、科。但近年的研究多認為,不同形狀的顱頂代表者圓顱頂厚頭龍類的不同生長階段[1][2]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延伸閱讀>
龍女之聲 
黑毛羊駝
恐龍帝皇
阿爾薩斯肉丸 角龍類













演化分類~蜥腳類恐龍

蜥腳形亞目學名Sauropodomorpha,或譯作蜥腳亞目)意為「蜥蜴般的腳」與「形態」,是蜥臀目的一個演化支,包含蜥腳下目、與其祖先近親(原蜥腳下目,可能是並系群)。蜥腳下目是一群長頸部、長尾巴、大體型的草食性恐龍,最後演化成完全四足行走,並且為出現過的最大陸地動物。原蜥腳下目的生存年較早,體型較小,在生理上能夠以二足方式行走。蜥腳形亞目是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優勢植食性動物。
板龍類(學名:Plateosauria)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板龍類是由Gustav Tornie在1913年提出[1]。在80年代以前,板龍類這名詞很少使用,直到新一代的古生物學家開始重新使用它。在1998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將板龍類定義為:恩氏板龍刀背大椎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2]。在2004年,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使用不同定義:恩氏板龍、新窪金山龍的最近共同祖先,與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根據這個分類法,板龍類包含板龍科以及著名的板龍,並屬於原蜥腳下目。加爾東與阿普徹奇另外列入了科羅拉多斯龍優肢龍祿豐龍金山龍大椎龍鼠龍鞍龍、以及雲南龍[3]
近蜥龍類學名Anchisauria)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近蜥龍類是由古生物學家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在書籍《The Dinosauria》的第二版提出。加爾東與阿普徹奇將近蜥龍屬黑丘龍科歸類於近蜥龍類,近蜥龍黑丘龍是其中最著名的屬。而更常見的原蜥腳類恐龍如板龍大椎龍,被列入其姐妹演化支板龍類。但是,2010年的證據指出近蜥龍較類似早期蜥腳下目恐龍,而離原蜥腳下目的關係較遠。根據這個研究,近蜥龍類將包含蜥腳下目[1]。在2007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將近蜥龍、雲南龍歸類於近蜥龍類。
蜥腳下目學名Sauropoda)又稱蜥腳亞目龍腳下目真蜥腳亞目,在希臘文裡意為「有蜥蜴般的腳」,是蜥臀目的一個下目,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建立[2]
蜥腳類恐龍具有小型頭部、長頸部、長尾巴、以及粗壯的四肢。牠們是目前已知陸地上出現過的最巨大動物,包括許多知名的屬,如迷惑龍(原名為雷龍)、腕龍梁龍等。蜥腳類恐龍首次出現於三疊紀晚期(2億1000萬年前),牠們當時的外表類似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到了侏儸紀晚期(1億5000萬年前),蜥腳類恐龍的分布廣泛,尤其是梁龍科腕龍科。只有泰坦巨龍類存活到白堊紀晚期,但牠們幾乎分布於全球。然而,泰坦巨龍類與其他非鳥類的恐龍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了。蜥腳下目的化石在各大陸都有發現,包含南極洲
沉重龍類是由法國古生物學家Ronan Allain與摩洛哥古生物學家Najat Aquesbi在Allain分析塔鄒達龍(當時分類為火山齒龍科)的支序分類學時於2008年引用。該演化支包含了塔鄒達龍屬和火山齒龍科,以及它們的姐妹分類單元真蜥腳類,但也包含了不屬於火山齒龍科但屬於蜥腳下目的某些物種如雷前龍屬珙縣龍屬伊森龍屬。沉重龍類的定義為:塔鄒達龍和火山齒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真蜥腳類學名Eusauropoda)是蜥腳下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侏儸紀早期(托阿爾階)到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化石分布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
新蜥腳類學名Neosauropoda)是個蜥腳下目的單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於1986命名。其目前的定義為:包含護甲薩爾塔龍長梁龍及其他與其為共同祖先的直系後代。新蜥腳類主要分成兩大類:梁龍超科大鼻龍類。新蜥腳類出現於晚侏羅紀,直到於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滅絕。新蜥腳類的特徵為:鼻孔更接近背側、牙齒集中在嘴部前段、圓柱狀的掌骨、從蹠行動物演化為趾行動物
梁龍超科學名Diplodocoide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超科,包含了某些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的動物,例如:超龍梁龍迷惑龍、以及雙腔龍。大部分的梁龍超科恐龍擁有非常長的頸部、以及鞭狀的長尾巴,四肢與體型細長,頭部形狀類似頭,釘狀牙齒只位於頜部前部;然而,叉龍科是蜥腳下目之中,唯一一科重新演化成為短頸部的恐龍,牠們的短頸部被推論為以低高度植被為食的適應演化。這種短頸部的適應演化在短頸潘龍身上達到高度特化。一個針對梁龍超科的口鼻部外形、牙齒磨損狀況的研究,提出迷惑龍、梁龍、尼日龍雷巴齊斯龍具有方形的口鼻部、牙齒有大面積的凹處、牙齒有接近平行的磨損痕跡,顯示牠們是以接近地面、無特定食物來源的植被為食;而叉龍春雷龍拖尼龍的口鼻部狹窄,叉龍的牙齒磨損痕跡粗糙,顯示牠們是以中等高度植被、特定植物為食[1]
大鼻龍類學名Macronaria)是個蜥腳下目演化支,生存於侏儸紀巴通階白堊紀末期,發現於現在的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以及非洲澳洲等地。大鼻龍類意為「大型鼻孔」,指的是頭部上方的大型鼻孔,可能作為揚聲器使用。在2005年,保羅·塞里諾重新將大鼻龍類演化支定義為:與薩爾塔龍Saltasaurus loricatus)親近,而離長梁龍Diplodocus longus)較遠的所有物種。大鼻龍類包含兩個主要演化支:圓頂龍科巨龍形類。巨龍形類包含腕龍科泰坦巨龍類,是最大型的蜥腳類生物群之一,也包含了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最高、最巨大的恐龍。
泰坦巨龍類學名Titanosauria),也稱為泰坦龍類巨龍類偉龍類,是蜥腳下目的一個多樣性演化支,包括薩爾塔龍伊希斯龍,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重的陸行動物,例如阿根廷龍潮汐龍巨體龍被推測體重可達100公噸(雖然存在著許多質疑)。古生物學家以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泰坦命名這個超科即使與其他蜥腳類比起來,泰坦巨龍類的頭部顯得比較小。泰坦巨龍類的頭部比較寬,類似圓頂龍與腕龍,不過巨龍類的頭部比較長。牠們屬於大鼻龍類,擁有大的鼻孔,而且鼻骨是隆起的,牙齒小型且成鉛筆狀或釘狀。即使與其他蜥腳類比起來,泰坦巨龍類的頭部顯得比較小。泰坦巨龍類的頭部比較寬,類似圓頂龍腕龍,不過巨龍類的頭部比較長。牠們屬於大鼻龍類,擁有大的鼻孔,而且鼻骨是隆起的,牙齒小型且成鉛筆狀或釘狀。以蜥腳類而言,泰坦巨龍類的頸部是比較短的。尾巴類似一條鞭子,但沒有梁龍科的尾巴長。泰坦巨龍類的骨盆是比其他蜥腳類纖細,而胸部是比較寬的,讓泰坦巨龍類的四足呈現獨特的步態,因此牠們的腳印是比其他蜥腳類來的寬廣。泰坦巨龍類的前肢比後肢來的粗短,脊椎是實心而非空心的,這也許是一個倒退回原始蜥腳類的特徵。不過牠們的脊椎組織是更有彈性,所以泰坦巨龍類可以比其他的蜥腳類移動的更迅速。從化石的皮膚痕跡發現,在牠們皮膚上大的鱗片周圍鑲嵌著較小的鱗片[1]。古生物學家甚至在薩爾塔龍的皮膚上發現類似甲龍的堅甲。雖然泰坦巨龍類恐龍的體型巨大,但有些物種體型較小,可能是因為異域種化與島嶼環境隔離而造成的侏儒物種,例如馬扎爾龍原始泰坦巨龍類具有平凹型或雙凹型脊椎,進階型泰坦巨龍類具有雙凸型脊椎。毒癮龍則具有介於兩者之間的脊椎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延伸閱讀>
恐龍帝皇
黑毛羊駝
Anthöny Pain 
梁龍類的演化
泰坦巨龍類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