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志德
中醫的發展,大致上所有的生理、病理、診斷、用藥體系都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完成,隋唐之後開始在官方和民間的大量蒐集下,整理了許多的藥物、方劑和醫案。而宋朝以後,這個直線發展的體系,卻變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家學派紛紛出現,提出不同的治病論點,許許多多新的方劑發明。
學派出現的源頭,得從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開始說起。北宋「太醫局」奉朝廷之命,向民間廣泛徵收確有臨床實效的驗方,交給當時專門管理、經營藥物的「和劑局」,按統一規格配方或製作成丸丹膏散進行銷售。本書為和劑局的一種成藥處方配本。南宋紹興年間改稱藥局為「太平惠民局」,所以本書自此以後,就名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劑局在當時的重要意義,一是促成醫藥分業,二是國家以便宜的價格方便民眾用藥。然而管理不彰,以至「惠民」的理念並未完全達成,而百姓濫用成藥也造成了不少問題。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局方以溫熱的藥為多、以補藥為多,百姓和時醫不會好好辨證,隨機用藥的結果,導致許多病無法治好。加上當時理學盛行也影響到了醫界,醫生只會固守傷寒論的經方,不敢有所加減,因而失去了治病了靈活性。
在這種情況下,金朝劉完素提出了六氣化火說、古方今病不相能說,開創了雙解法、涼解法,喜用寒涼藥物,如黃芩、梔子、石膏、大黃、芒硝等,典型的代表方劑有「防風通聖散」、「雙解散」、「涼膈散」和「六一散」等,形成了寒涼派。而張從正認為疾病並非人身所有,多是由於體外侵入或由體內發出,若果任由病邪留在體內,人就會纏綿不起,如果能迅速將病邪驅逐出體外,病就痊癒,而大量使用汗吐下三法,被稱為攻下派。兩人的學說一改局方醫家長期濫用溫補的局面。
但是寒涼攻下卻走到了另一個盡頭,劉完素某天發現自己的方劑治療不好自己的病了,反而被另一位當時還默默無名的醫師給治好了。這位就是後來易水學派的祖師張潔古,他的學說主要內容是臟腑辨證和藥物氣味歸經,然而他的理論卻在他的得意門生李東垣的脾胃論中被淹沒了,直到近代中醫界才重新重視。李東垣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必須升發脾胃之氣,輔以潛降陰火,在治療中用辛燥升發的藥物較多,於是補土派誕生。
元朝的朱丹溪從劉河間再傳弟子羅知悌學習,吸收了劉河間、張從正和李東垣的學術。當時醫界呈現北宣南局的情況,北邊大量使用寒涼攻下,南邊則濫用溫補。他一方面吸收了寒涼學派的用藥法則,又了解到南方氣候之溫暖,導致百姓體質比北方柔弱,不能承受大苦大寒之方劑,因此而另行發展出滋陰的學說,而以『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為其學說的基礎。
到了明朝,張景岳、汪機、薛己、李中梓等人對於朱丹溪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撻伐,認為不可濫用寒涼、不可只注重先天不顧後天,主張脾腎兼顧,應該要溫補,開創了溫補學派。而明清時代,對於傷寒論研究深入的醫家,吸收補土派、溫補學派部分學說,發展出了傷寒學派;另一方面,吸收了寒涼派、滋陰派的學者,對於疾病的傳變和辨證治療提出了新的理論,發展出溫病學派。這兩派持續爭論到清末民初,當西方醫療已經大舉威脅到中醫藥的生存時仍在爭,溫病學派逐漸佔了上風,然而也開始出現許多溫病學派治不好的病例,被一些醫家以四逆湯之類的方劑給治好了,這個新傷寒學派被稱為火神派。
如果仔細觀察這些學派的論述,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是個很悲哀的現象,那就是:他們的論述有的偏於寒涼、有的偏於溫熱,有的偏於補益、有的偏於驅邪,但最重要的是「交替出現」,猶如鐘擺的左右擺盪,批判糾正前一個學派的事情不斷出現,而自已又因為太過偏頗而被下一個學派糾正,如此循環不斷,這麼多年來,中醫居然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兜圈子,感覺沒什麼進步!
內經時代就明明白白寫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但是在將近一千年的中醫近代發展史上,學派卻各有所偏,找不到一個中庸之道,抓不到治病的大方向!
最後,在近代中西匯通醫家唐宗海的血證論上找到了學派發展的癥結點!
本書補救論:「世之讀朱丹溪書者,見其多用涼藥,於是廢黜熱藥,貽誤不少,而丹溪不任咎也,蓋丹溪之書,實未常廢熱藥;世之讀陳脩園書者,見其多用熱藥,於是廢黜涼藥,為害尤多,而脩園不任咎也,蓋脩園之書,實未常廢涼藥。兩賢立論,不過救一時之偏,明一己之見,世之不善讀者,得其所詳,忽其所略,豈知兩賢所略,亦曰人所已詳,吾故不必詳焉耳,初何嘗廢黜不言哉?」
觀察各學派開山祖師的著述,各式各樣的方都有,清熱解毒的普濟消毒飲是補土派李東垣發明,溫補脾肺固表的玉屏風散是滋陰派朱丹溪發明,並不會固執用某種偏性的方劑。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引用了許多傷寒論的方劑,有清熱的白虎湯、黃連阿膠湯,也有回陽的四逆湯、理中湯,更有大篇幅論述寒濕,而自己也創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方劑。他在雜說中說道:「藥用當而通神,醫者之於藥,何好何惡,為當之是求。」。作為一個醫生,不應對任何藥物有偏見,只要使用得當,才會有良好的療效。
然而就是從局方濫用溫補開始,每個醫家為了糾正前一個學派的錯誤、為了開創自己學派的特色,會喊出一些響亮的口號、提出新的理論,當寫下方書醫論時,就會有部分的少有的部分寫的多,而並不是某一偏性的藥就不寫。然而,學生和其他的醫生看他治病療效很好,書卻只讀一半,這才導致偏性貽誤越來越大,漸漸有些病就治不好了,於是又再度被人糾正,如此循環不已。
那打破這個循環魔咒的關鍵在哪裡?內經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是治病的核心綱領,而張潔古的提示則是治病的細節:對於藥物的功能,要分清楚寒熱溫涼、分清楚補瀉、分清楚所歸的臟腑;對於病症,要分清楚寒熱虛實、分清楚所歸的臟腑;最後才是藥物方劑和疾病的對應治療。簡單講就是大家都琅琅上口的「辨證論治」四個大字,辨證清楚了,該用什麼藥就用什麼藥,不要被各個學派的理論所宥、固執只使用某一偏性的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