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史前人群與文化》與《台灣原住民史》~補上南島語族的視角,台灣的歷史才完整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史前人群與文化》和《台灣原住民史》,為玉山社典藏台灣史的前兩冊,分別由考古學者劉益昌和歷史學者詹素娟撰寫。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且即便是漢人移入拓墾的時代,台灣南島語族仍舊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能只從漢人文字書寫的歷史,來看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與變遷。

《史前人群與文化》以土地為主體,突破漢人、文字的傳統,從自然的歷史說起,再從考古學研究的觀點談到人和土地的互動關係體系,勾勒台灣在史前時期的面貌與多元。台灣的早期歷史,可說是南島人群構成與文化形成的過程。它的整體發展,更是一部不斷遷徙、返還與融入的紀錄。物質的遺留也說明,外來文化影響如何逐漸被吸收,融入於南島文化體系與人群中,成為南島文化和人群的一份子,構成台灣原住民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台灣原住民史》以時間和區域發展為主軸,突破針對單一部族、單一事件的限制,述說從史前到戰後,不同階段的原住民的稱呼,到族群遷徙、生活變化的相關研究。當新宗教隨著傳教士到來、當國家力量介入既有的治理規範、當部族因遷徙而開拓新領地……由外在至內在的變化,如何影響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台灣被納入國家的管轄後,不同的政權與統治策略,又帶給原住民什麼樣的衝擊?

以下用年表的形式,摘錄書中論述

舊石器時代晚期 50000~6500 BP

冰河時期,現代人步行來台
(1)長濱文化
(2)網形文化
(3)左鎮人化石
50000~15000 BP 晚期早段
15000~10000 BP 晚期中段
10000~6500 BP 晚期後段

新石器時代早期 6500~4200 BP (4550~2250 BC)

1.南島民族從百越渡海來台
2.陶器以粗繩紋紅陶為主,型式各地接近
3.玉器使用萌芽:以斧鑿等工具為主
4.遺址集中在海岸線
大坌坑文化早期6500~5500 BP:採集漁獵為主
大坌坑文化中期5500~5000 BP:根莖類農作為主
大坌坑文化晚期5000~4200 BP:小米、稻米農作為主,文化開始出現差異
(1)訊塘埔文化早期:北部地區
(2)水碓尾文化:北部地區
(3)牛罵頭文化早期:中部地區
(4)菓葉類型:南部地區、澎湖、台東
(5)月眉類型:東部地區

新石器時代中期 4200~3200 BP (2250~1250 BC)

1.南島民族往南洋群島和中南半島南部擴散
2.陶器以細繩紋紅陶為主,紋路、形狀差異
3.玉器使用發展:工具類型變多,飾物出現
4.遺址擴散至平原和山麓
(1)訊塘埔文化:宜北桃
(2)紅毛港文化:桃竹苗
(3)牛罵頭文化:中彰投
(4)梅林文化:雲嘉南
(5)牛稠子文化:台南
(6)鳳鼻頭文化:高屏
(7)墾丁文化:屏東
(8)富山文化:台東
(9)大坑文化:花蓮,玉器製造中心

新石器時代晚期 3200~2400 BP (1250~450 BC)

1.陶器多樣化,顏色、質地、形狀、紋路各地皆不同
2.玉器使用興盛:大規模生產,行銷島內海外,各地流行式樣不同
3.遺址擴散至山區河谷
(1)芝山岩文化:台北東北部
(2)圓山文化:台北西南部、桃園
(3)山佳文化:桃竹苗
(4)二本松文化:苗栗
(5)營埔文化:中彰投
(6)大馬璘文化:南投埔里地區
(7)魚寮文化:雲嘉南
(8)東埔一鄰文化:嘉義阿里山區
(9)大湖文化:南高
(10)鳳鼻頭文化:高屏
(11)响林文化:屏東
(12)卑南文化:台東
(13)麒麟文化:花東
(14)花岡山文化:花蓮北部,玉器製造中心
(15)丸山文化:宜蘭

金屬器時代初期 2400~2100 BP (450~150 BC)

1.玉器使用衰退:以金屬器取代石器切割玉器
2.外來器物傳入:金屬器、玻璃珠、瑪瑙珠(可能來自西亞南亞技術)
3.東部北部進入金石共用時代,西部仍維持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植物園文化:台北西北
(2)土地公山文化:台北東南
(3)宜蘭地區尚未發現遺址
(4)花岡山平林文化:花蓮北部,玉器製造中心
(5)富里山文化:花東
(6)三和文化早期:台東

金屬器時代早期 2100~1600 BP (150 BC~350 AD)

1.玉器使用衰退:以金屬器取代石器切割玉器
2.外來人群移入,墓葬形式與陪葬品不同
(1)花岡山上層文化:花蓮北部,玉器製造中心
(2)三和文化中期:台東
(3)龜山文化:屏東

金屬器時代中期 1600~1100 BP (350~850 AD)

1.玉器使用消失:玉器變小變薄、數量極少
2.台灣開始生產鐵器,開挖鐵礦,建立煉爐和聚落
3.台灣原住民文化形成於此時
4.遷徙與交易增加,導致鄰近地區器物差距變小,文化逐漸合併?
(1)十三行文化:北宜桃竹苗
(2)番子園文化:中彰投
(3)貓兒干文化:彰雲嘉
(4)蔦松文化:南高屏
(5)靜浦文化:花東
(6)三和文化晚期:台東

金屬器時代晚期 1100~330 BP(850~1620AD)

1.外來器物傳入:中日韓的瓷器、錢幣
2.開始被列入周邊國家文獻紀載-原史時代
原史時代初期1100~850 BP (850~1100 AD)
原史時代早期850~600 BP (1100~1350 AD)
原史時代中期600~400 BP (1350~1550 AD)
原史時代晚期400~330 BP (1550~1620 AD)

歷史時代 1620 AD~

國際競爭時期 1620~1683 AD
贌社制度:依照鹿皮等貿易量徵稅,而非各社人口數量
人口統計、地方會議、路德宗新教、羅馬字的引入

滿清帝國統治時期 1683~1895 AD

前期封山禁海(但不嚴謹)
通事制度、番丁銀制度~贌社制度的延續
三層制到番屯制:西部原住民被納入統治,原本作為族群隔離的保護措施,卻造成番社內鬥和土地流失(參見柯志明熟番與奸民一書)
三次西部平埔大遷徙

後期開山開港
清賦政策:西部平埔的減免政策沒了,賦稅壓力增加
長老教會和天主教向西部平埔族、東部原住民傳教
開山撫番戰爭~東部原住民被納入統治,北部山區原住民被占據部分土地開發樟腦茶葉

日本帝國統治時期 1895~1945 AD
大租買收政策:清賦政策的延續,西部平埔的大租權沒了,只剩下小租
土地整理:東部原住民的公有地,部分被徵收,部分被分割成私有
隘勇線推進:開山撫番政策的延續,高山原住民被納入統治
森林計畫事業:高山原住民只剩下部落周邊土地,其餘被徵收為國有林班地
集團移住政策:高山原住民從山上被遷移至山麓(參見葉高華強制移住一書)
公學校、青年團、高砂義勇隊:原住民被納入現代教育和國防體系中

中華民國統治時期 1945 AD~
山地行政:延續日本時代的政策,包括入山管制、國語政策、山林開發、保留地限制等等
長老教會、天主教和真耶穌教會,開始進入山區部落傳教
1970年代,大批原住民離開部落,進入城市打工
1980年代,原住民正名運動興起
1990年代,平埔族恢復身分運動興起

<延伸閱讀>劉益昌演講影片
 (考古不只史前,荷蘭明鄭、清代、日本乃至戰後都可能形成考古文物)
小琉球的大歷史 -談荷蘭時期的滅族事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