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現代藝術的故事》,作者是Will Gompertz(威爾‧岡波茲),原文書名為What Are You Looking at?: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關於現代藝術,有幾個常見的誤解與負面觀點:太過抽象看不懂在畫甚麼東西?這是小朋友畫的還是鬼畫的?看起來像一堆雜物垃圾的東西可以放在這裡?為什麼要採取引起不適感的表現風格?最後,憑什麼還能賣到那麼貴?
但如果提到印象派,大家的印象可能就好多了,印象派畫家強調光影、色彩與自然環境的瞬間變化,給人更加輕鬆、流動的感覺。他們捕捉巴黎街頭的景象或自然景觀中的光影變化,這使得他們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並受到現代城市中產階級的歡迎。
然而正是印象派打破了學院派的寫實技法、嚴謹的構圖和透視、細緻的筆觸、嚴肅的主題,從而開啟了現代藝術的演化之路。
在印象派出現的同時,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畫得像能比攝影像嗎,能夠畫出攝影拍不出來的效果,成了新的追求,花樣越玩越多、越玩越反叛,最終形成如今的模樣。
每個現代藝術作品,都是整個演化過程中的一個截面而已,就如同你看電影只看中段或只看結尾,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然如果整個故事完整看下來,就有可能觀察到變化的邏輯。
本書記錄了十九到二十一世紀各個藝術流派的興起與發展,他們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如何互相影響,以及在批判前人的過程中,開創出新的藝術主張和創新技法。
下面是我閱讀此書後的筆記,將其演化路線歸納成以下四點,將不同的流派按照時間軸依序排列,可能會意外的發現:畢卡索的畫仍保留寫實的成分,並沒有那麼抽象;馬諦斯的筆觸和色彩並沒有那麼放縱,他們還未走到演化的盡頭呢。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一:刪繁就減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二:掙脫束縛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三:多樣組合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四:對話社會
關於一開始誤解與負面觀點,其實也是能夠解釋的
現代藝術逐漸脫離寫實和透視法則,轉向抽象與觀念表達。這與傳統繪畫強調「像」和讓觀眾一眼看懂作品的差異很大,容易讓人產生「看不懂」的誤解。傳統愛好者可能會認為藝術應該要清晰呈現具體的物體或故事情節,而現代藝術則專注於探索攝影無法傳達的感官或哲學意義。
現代主義藝術經常簡化形狀、放縱色彩或線條,這種風格看起來可能像兒童畫,讓人誤以為缺乏技術。有人甚至覺得「我也能畫」這樣的作品,進而質疑其藝術性。然而,這種簡化實際上經過藝術家的深思熟慮與設計,目的是打破傳統藝術的局限,探索表現主義、立體派等新形式,從而開創一種新穎的視覺經驗。
現代藝術確實有一些作品難以激發觀眾的正向情感共鳴,甚至帶來負向感受。尤其是後現代主義或行為藝術,經常探討性、暴力、政治和社會議題,讓觀眾感到不適。此外,某些複合媒材作品,如果不是在美術館中展示,可能讓人覺得像是廢物或雜物,缺乏藝術價值。這與傳統繪畫的精緻與情感表達形成對比,讓喜愛寫實主義的人更難接受。
現代藝術進入21世紀後,高價拍賣、知名畫廊的過度炒作,讓一些觀眾覺得現代藝術變得過於市場驅動,藝術的原本精神被金錢和名利取代。這些批評主要針對當代藝術的市場化,而非所有現代主義的創作方向,但依然影響了大眾對現代藝術的看法。
這些批評與現代藝術的本質衝突反映了不同觀眾對藝術的期待和理解。現代藝術強調創新和個人表達,而傳統藝術重視技術與具象表現,兩者的張力造就了這些誤解和負面評價。
最後想提一點:現代藝術,並不是只有醜陋難以理解的部分。包豪斯學派、極簡主義等流派,以簡潔鮮明的風格,影響著我們的高樓建築、交通工具、3C產品、廣場雕塑,已經成為我們美感的一部分,尤其當你拿起智慧型手機的那一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