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強制移住》~透過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看臺灣高山原住民分與離的歷史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強制移住》,副標題為"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作者為葉高華。

分化原住民的手段?

如果觀察今日的山地原住民部落,會發現大部分其實都位於海拔較低的山麓,廣袤的高山地帶相對杳無人煙。然而這些原住民部落,是在日本時期的集團移住政策下被搬下山的,甚至到了戰後國民政府依舊延續此政策。

強制移住的過程,不但使得原住民部落遠離原居地,還讓部落成員有遭到分化的感覺。同一個原社被拆分遷移到不同地點,甚至橫跨中央山脈東西兩側;原本周遭關係緊密的原社相互遠離、關係疏遠甚至敵對的原社反而被遷居在一起。許多部落耆老因而推斷:應該部落當年奮力反抗侵略,統治者為了報復,因此透過政策分化原本的關係以利統治。

然而若將眼光放大到全島,有些與政府親近的部落也被遷移了,而部分和政府關係差的部落反而得以留在原處。遷移政策確實對原住民族群關係產生了負面效果,但這可能是政策執行下的副作用,而非政策制定時考慮的主因。

國家權力與資本逐利?

另一種常見的觀點,則是強調國家權力和資本逐利的力量,為了開發山林資源,迫使日本殖民政府武力鎮壓原住民,並且終將把原住民趕下山,清空山林以利開發。

然而回顧歷史,日本政府一開始是將武力降伏後的原住民部落就近遷至駐在所附近,並且就近徵用當地人力開採山林資源;而強制移住後,也並未導致開發的過程加速,而且即便要開發山林,部落就近遷移亦可,未必需要搬遷到遠處。更何況每項政策的制定流程,也是各方角力的結果,不必然全為資本的利益服務。

新官上任的特殊偏好:水田政策

在第三章,作者根據每個原社的條件特徵,進行邏輯回歸分析,發現週邊坡度大、水田面積小、旱作面積大是被遷移的主要因素;而日語普及率、官方好感度並沒有顯著差異。換句話說,跟統治者關係好並不能避免被移走,但只要在陡峭的山坡地從事傳統旱作,就一定會被強質遷移。

如果回顧當時的政策辯論,會發現主導者是的岩城龜彥、平澤龜一郎,兩位學者官員在上任前就偏好水田,單方面認為原住民傳統的旱作游耕破壞水土且沒有經濟效益,主張改採水稻精密耕作,既然要改採水田耕作,那部落的陡峭的山林環境可就不適合了,得遠到山麓找合適的地、還得大費周章遷移,因此他們的主張一直都不受重視。

然而恰逢霧社事件發生,高層要求重新檢討理番政策,於是他們的主張就被拿到檯面上討論,進而被採用。其實當時還是有其他部門的學者專家提出反對意見的,如果霧社事件沒有發生、或者當時在任的是別人,也許結果會不一樣。

地緣和社會網絡結構的擾動

接下來四個章節,作者由先到後、由北到南依序論述各族群的原居地、社會網絡的關係、集團移住的過程。透過原社在地緣和社會網絡結構中的位置,依次分析集團移住的方式是如何擾動這個結構。

泰雅族早在1910年代即開始移住,宜蘭地區大部分被遷往山麓,而桃園新竹地區則是在地保留、過剩人口外移的方式。到了1930年代,或許是因為已經過整頓、或許是現居地已適合水田耕種,因此遷移案例相對少見。結果當年在理番戰爭反抗最劇烈的泰雅族,卻得於留居當地並保存族群關係。

賽德克族的遷移始於1930年代,東西各三個部族,彼此關係本來就差,霧社事件和集團移住讓關係更加惡化。西邊抗日的霧社群被遷到川中島後,原來的土地被用來安置協日的道澤群和德魯固群。東邊的木瓜群和陶塞群原本就受到太魯閣群壓制,遷徙後遠離原本的泰雅族盟友、改與陌生的布農族相鄰。因為人口眾多土地不足,太魯閣群的遷居地從花蓮一路延伸到玉里,與布農族犬牙交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賽德克族正名之前,太魯閣族趕著先行獨立。的確對於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而言,語言和文化都不是唯一決定的因素。

布農族的族群關係相對和諧,北邊的卓、卡、丹、巒認為有共同祖先,不可互相出草,而與南方的郡群敵對,但南進東進奪取鄒族土地時又相互混居合作。1920年代卓社群有一批族群移動,但因為瘧疾死傷慘重,因此1930開始推動集團移住時遭到其他四社群的抗拒,部分甚至自行東遷到花蓮,整個計畫拖延至1940年代才完成,此時瘧疾終於控制。移住地混雜不同社群,雖然打散舊有關係,卻帶來新的好處:讓對氏族婚配有嚴格禁忌的布農族方便尋找婚配對象。

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集團遷住於1940年代才開始,到戰爭結束前規模不大,但對於族群負面關係的影響卻很大。這兩族的社會猶如日本戰國和歐洲中世紀的封建體制,每個部落都像是獨立政權,即使上層酋長可以互相結盟通婚,部落成員彼此關係仍差,尤其是和鄰近部落是互相出草的關係。相較於其他族的社會網路圖只列出正向關係,本書對於魯凱、排灣令繪製負向關係圖,整張圖密密麻麻,與相對稀疏的正向關係圖形成鮮明對比。

戰後國民整府延續日本的計畫,繼續將魯凱排灣部落遷移下山,但拆分合併的案例較少,地點也是就近遷下山,而非安插到遠處,可能是地方自治的實施,民意代表多少有點發言權。

之前看戰國福摩薩,其中一幅南台灣地圖被原住民網民罵的很兇,理由不外乎:為什麼我的部落被漏掉了,為什麼要把那個關係不好的部落跟我們畫在一起。看了此書終於找到原因,也難怪那幾位原住民網友看了地圖後那麼憤怒激動,就跟獨派看到台灣在地圖上被抹去或和對岸畫成同色是一樣的道理。

書本之外 延伸閱讀

之前追蹤葉高華教授的部落格《地圖會說話》時,即看過裡面的高山原住民集團移住地圖,之後看到一些台灣史書籍也有引用,因此當文章內容被擴展成書時,自然列入收藏清單。

除了高山原住民的遷徙,裡面還有許多文章探討平埔族的部分,包括〈血統流言論〉、〈排除?還是放棄?〉。其它讓人印象深刻的主題還包括行政區變化史、近水樓台、橫躺的台灣地圖等等。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煉金術的秘密》~不僅僅是神祕主義,而是化學的前身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煉金術的秘密》,作者是勞倫斯•普林西比(Lawrence M. Principe )

提到煉金術,會想到什麼呢?哈利波特裡的尼勒勒梅和賢者之石?鋼鍊的霍恩海姆和瓶中小人?魔禁裡的黃金黎明和薔薇十字?

作為神秘主義的代表,煉金術被廣泛的應用在文化創作中,然而這往往會讓人忽略另一個方面,即以上這些煉金術士和專有名詞,是有歷史上的原型的。

作者藉由科學史家的觀點,帶領讀者回顧煉金術的歷史、如何在知識技術尚不完備的情形下進行”化學實驗”,以及在與化學分道揚鑣後,於近現代又產生了怎樣的轉型。

古代:商業機密、材料工藝與自然哲學

本書的前三章先回顧了古希臘、阿拉伯和中世紀時代,當時的煉金術實際上結合了兩種傳統:由配方文獻所例證的實用工匠知識,以及自然哲學中關於物質與變化的理論思辨。

煉金術作為一種化工配方,用來製造藥物、染料、合金等各式樣的材料,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用來仿製金銀寶石等各種貴重物品,同時也包含了檢測仿冒品的技術。

因為牽扯大龐大的商業利益,加上仿冒容易引發糾紛,因此"保密"成了煉金術的重要關鍵,作者通常隱姓埋名,用假名指代各種原料和產物,並將實驗流程分散許多書內,同時又要合乎邏輯,讓同道中人得以破譯交流。

煉金術士實際上是在前人的實驗結果上,逐步調整配方和工序,而這個調整的過程,是需要理論基礎提供思想框架,解釋過往研究的成敗,並為發現新知識提供指導。當時最主流的理論,是四元素說和鹽硫汞理論,透過解釋這些微細成分在物質中的比例和結合方式,煉金術士設計了各種分離和合成的工序,試圖達成他們要的成果。

近代:實驗流程與紀錄仍有待改進

本書的最後三章,講述了16世紀~18世紀初的煉金術黃金時代,由於材料工藝的進步,這群煉金術師有更多手段來操縱物質,並且逐漸發現理論和實驗結果的差異,而對於此現象是堅持還是反思,標誌了十八世紀後半葉傳統煉金術與現代化學之間的分道揚鑣。

這時期留存的文獻較多,使得研究者得以重演當時的實驗流程。作者以"銻的凱旋戰爭"文本為例,揭露了當時的煉金術師從有毒礦物製造無毒藥物的真相,原來銻礦中含有大量的石英雜質,經過熔化、醋酸和酒精提取後,有毒的銻因為無法溶解而沉澱在下方被丟棄,而鐵製實驗器材卻在過程中溶解,與石英、溶劑混合再一起,形成無毒、紅色且甘甜的醋酸鐵玻璃。

現代:與化學分道揚鑣和三波重新詮釋

夾在中間的第四章,講述十八世紀以後至今的煉金術,所經歷的重大轉變與重新解釋

十八世紀後半葉,煉金術有了重大改變,大部分講求實驗嚴謹的煉金術士們脫離了這個群體,轉型成現代的化學家,並將煉金術視為過時、應該徹底淘汰掉的產物。相較於過去陰暗難聞的作坊、被視為卑微勞工的煉金術師,這批新興的化學家整潔體面、實驗流程公開透明,使得他們終於能被視為學術圈的一員,進入大學殿堂。

然而還是有少數堅持傳統流程的煉金術士,則與當時盛行的祕密結社相結合,流程的嚴謹和實驗結果不再重要,而被視為入社的儀式,而這些團體關注的事物,還包含占星術、塔羅牌、猶太教卡巴拉、印度瑜珈等各式各樣的思潮和儀式,統合成今天常見的"神祕主義"傳統。

十九世紀,當祕密結社團體將煉金術神秘化、複雜化的同時,又有一批圈外人試圖從另類的角度解釋這批新的傳統,也就是榮格為代表的心理學精神分析論。他們把把煉金術所提及的種種原料、器材視為一種心靈上的象徵,而實驗流程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轉化的思維流程,其目的是控制自己的思維、甚至體悟宇宙真理。

直到二十世紀末,包括作者在內的科學史學者,開始用更加嚴格的史學方法,重新分析歷史文本,透過化學技術重演當時的實驗,來理解各階段的煉金術士們,實際上在想甚麼和做甚麼,以及如何影響當時的社會文化,再次將煉金術視為科學史一的部分。

反思:文化傳統,其實隨著時代的條件而演變

在閱讀這本書時,或多或少會將中醫的歷史與現況與之對照。

煉金術實際上是化學實驗的流程,而中醫則是透過中藥的化學成分和針灸的物理刺激,來調控人的生理生化,進而產生療效。然而古人受限於技術和知識,因此使用當時社會通用的哲學理論來解釋。當煉金術士的使用四元素、鹽硫汞等名詞,中醫使用的陰陽五行、取類比象乃至於經絡理論何嘗不是如此?

煉金術與現代化學分道揚鑣、與神祕主義結合時,近代中醫後來也有類似的境遇。有的人想要廢醫存藥,將中醫徹底拆解後由現代醫學吸收;有的人想要改造中醫、透過實證醫學、名詞重新詮釋,形成名為傳統、實際上是嶄新的中醫理論;也有的人認為中醫不需改變、可以和各種民俗療法、替代療法乃至祝由結合,保持其神秘依舊維持其療效。

而到最近這幾年,則陸續有中醫史的相關著作,希望透過考古文物、歷史文本和近代人物的論爭紀錄,重新還原中醫的本來面目,每個時代的醫家所思所想,同時也重回醫學史中的重要腳色。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借問舊城眾神明》,作者謝貴文

如果來高雄左營逛蓮池潭,高聳的龍虎塔、春秋閣、玄天上帝像和清水祖師像立於潭畔,是遊人遊憩攝影的好景點,然而這些只是附屬設施,真正的主體是庇佑當地居民的廟宇和神明。

左營舊城歷經清代的多次戰亂及居民遷出、日軍興建軍港、國軍興建眷村,如今城牆內的民居早已不復原貌,當年香火鼎盛的寺廟和奉祀神祇,祂們消失了嗎?經過作者的仔細追查,其實很多神明還在,有的遷居到附近新的聚落,有的在鳳山埤頭街重生,持續庇佑當地的居民。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駐守在鳳山縣的清代文武官員,為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以信仰作為教化手段,發展以城隍、文武廟、祭壇和祠祀為主體的官祀信仰。而日漸增多的閩粵移民,除了原鄉有各自的守護神外,亦須祈願渡台航行順利。來台瘴癘橫行、開墾艱辛,為祈求安居樂業,因此民祀信仰更是蓬勃發展。

本書以從巨觀角度勾勒清代臺灣築城的歷史(包括與其他城池的比較、鳳山縣雙城的興衰史),以及台灣官祀和民祀信仰的代表神衹,他們在城池內外的分布,以及被奉祀的原因。接著從微觀角度討論,分別就舊城內外各個官祀與民祀空間之歷史沿革、所在環境、建築空間、祭祀及信仰狀況等進行探討。

當我們了解更多歷史,再次走訪左營時,眼前所見荒廢的城池、香火鼎盛的廟宇和附屬建物、繞境的路線及沿途的民宅,不再只是單獨的建物,是一張交織綿密的歷史社會之網,讓我們與神明和當地居民的心靈更貼近一步。

下方根據書中內容整理以下表格

左營興隆莊舊城
附近聚落
遷移處或對應祭祀空間
鳳山埤頭街新城
對應祭祀空間
城隍廟
(原址重建)
重建時出資入股的廟宇
合稱十三角落
城隍廟
(石獅子為鳳山神社狛犬)
社稷壇
遷城至鳳山後廢棄
北門鎮福社
1961年重建即北門旁古蹟
1984年於附近新建鎮福廟
屬於十三角落
南門土地公
小東門土地公
先農壇
遷城至鳳山後廢棄
神農大帝可能遷至豐穀宮
 
風雲雷雨山川壇
遷城至鳳山後廢棄
 
鳳山天公廟
鳳山龍王廟(被改建成鸞堂)
厲壇
遷城至鳳山後廢棄
聖公廟
城西:萬應宮、儀應公祠
城北:昭忠祠、萬福廟
城東:百姓公
文廟<孔廟>
1900興建舊城國小
拆除後剩崇聖祠和碑林
牌位移至台南孔廟文昌閣
新孔廟1974年於蓮池潭旁重建
鳳儀書院文昌祠
武廟<關帝廟>
1903荒廢
關帝神像搬移至啟明堂
(鑾堂恩主公系統)
 
興隆寺/觀音亭
(位於山腳)
龜峰巖/天后宮
(位於山頂)
興建左營軍港拆除
僧侶搬至興隆淨寺
大型佛像搬至法隆寺
小型神像寄放於城隍廟
啟明堂、元帝廟、豐穀宮
鳳山龍山寺
鳳山雙慈亭
潮軍義勇祠
1878年建
1900已不存
碑文保存在舊孔廟
 
節孝祠
1938已不存
 
 
八蜡祠
1985已不存
豐穀宮陪祀草螟公婆
 
三山國王廟
(潮州閩客共同信仰)
林爽文事件時焚毀
仙樹三仙宮
 
開漳聖王廟(城內)
林爽文事件時焚毀
 
開漳聖王廟(城外)
慈濟宮(城內)
主祀保生大帝
(泉州同安守護神)
興建左營軍港拆除
慈濟宮
主祀保生大帝
(泉州同安守護神)
蓮池潭旁重建並新建龍虎塔
(據說因此缺錢而無法入股十三角落)
陪祀朱府千歲(可能是鄭成功)
及曹府千歲(可能是曹謹)
曹公廟
鳳邑保興宮(城外)
 
啟明堂
(鑾堂恩主公系統)
原本奉祀五公菩薩
後改以關聖帝君為主祀
(神像來自城內武廟)
附設春秋閣、五里亭
 
 
元帝廟
蓮池潭畔一至七甲境主大廟
位於四甲主祀玄天上帝
另奉祀二甲臨水夫人
三甲福德正神
四甲朱府千歲
五甲玄天二上帝
屬於十三角落
 
 
豐穀宮
位於一甲主祀神農大帝
另奉祀一甲中壇元帥
屬於十三角落
 
 
慈德宮
位於七甲主祀天上聖母
另奉祀六甲福德正神
屬於十三角落
 
 
洲仔清水宮
於蓮池潭對岸
主祀清水祖師
(泉州安溪守護神)
屬於十三角落
 
城內其他民祀信仰
泗洲寺
伽藍爺廟
火神廟
池王爺廟
城外其他民祀信仰
十三角落
龍目井龍泉宮(天上聖母)
覆鼎金保安宮(中壇元帥)
新吉庄北極殿(玄天上帝)
廍後北極殿(玄天上帝)
菜公豐穀宮(神農大帝)
新庄仔青雲宮(保生大帝)
內惟青雲宮(保生大帝)
內惟鎮安宮(池府千歲)
青雲宮原本在桃仔園
因左營軍港新建居民遷出而分為兩廟
 

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

《臺灣服裝史》~用老照片記錄那一閃即逝的流行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臺灣服裝史》,作者是葉立誠。

首部以台灣服裝史為名,至今仍在市面上的占一席之地的,就是這本了,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收集大量的圖錄、文物和老照片,讓讀者實際感受不同時代的台灣人的服裝特點。

本書的前半部按照時間順序,論述從史前時代、荷西時代、明鄭與清領時代、日本時代乃至於戰後各時期的服裝特點,由於引用史料的的性質,後面兩者內容較多,尤其是戰後,甚至以每十年到每年來論述流行的改變。

本書的後半依照服飾的類型來論述其演變和特色,先從原住民各族和閩客移民的傳統服飾講起,同時也講述了原住民的黥面、拔齒、耳洞的文化,閩客移民女性服飾差異、斗笠蓑衣和挽面文化。接著是從日本時代開始取代傳統的現代服飾,男裝、女裝、結婚禮服和童裝制服。

紡織技術的進步、外來流行的輸入,的確使得島民對於服飾美感有了更多的選擇。史前時代的原住民,紡紗織布縫衣全部都得自己來;閩客移民透過與對岸的產業分工,得以進口手工布料成品,再自行縫製;到了日本時代,雖然仍是日台分工,但機械織造的洋布有了更多選擇;戰後輕工業的發展,台灣終於也開始了自己的機織乃至成衣產業;後續的經濟騰飛,使得民眾能夠透過百貨公司進口、甚至直接飛往國外購買最新的流行服飾,而傳統服飾自然就一步步被淘汰了。

然而另一面,卻是統治者對於自身品味的推展和對民眾自由選擇的控管:原住民的傳統服飾逐漸限縮於部內祭儀,日常生活穿著為了配合社交場合,逐漸與平地居民一致;明清易代除了剃髮留辮,男性的服飾也漸與滿人相同;而辮子也隨著台灣割讓和後續的辛亥革命影響也隨之翦除。日本推崇的和服和江浙黨國推崇的旗袍,都曾盛極一時;而戰爭前後兩個政權的軍事管制、使得制服和髮禁成了重要的標示。

這個島嶼上的服飾多樣性,就這樣層層疊疊,演變至今,當物換星移,過去的流行,無論是民眾選擇的、還是統治者推崇的,幾乎是一閃即逝,而書中的老照片將那剎那凝結成了永恆,留給後人去探尋那些前輩們的生活點滴。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台灣鐵道文化誌》~與遺忘對抗的鐵道迷們:紀錄產業發展、推動文物保存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鐵道文化誌》,作者洪致文。

台灣產業變遷與鐵道文物消長

工業革命帶來了鐵路運輸,不但改善了載客運貨的效率,也改變了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在台灣的歷史上,鐵路同樣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環島鐵路外,還曾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支線鐵路、產業鐵路,在城市、田野、工廠和倉儲間來回穿梭,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重要背景。

隨著公路運輸發達和產業轉型,鐵路的地位逐漸被取代,再加上建築設施和車輛總會老舊需要汰換,舊有的鐵道、車輛、車站和附屬設施,也逐漸被廢棄、拆毀,而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彷彿一切都從未存在過一樣。畢竟對於主政者而言,為何要再另外耗費時間金錢,去保留維護這些已不掙錢的老古董呢?

然而今日我們還是能夠看到許多老車站、觀光鐵道和列車留存下來,甚至有鐵道文化商品的販售。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其背後是有一群鐵道文化的愛好者,透過持續不斷的調查記錄、串聯建言,與時間賽跑、與遺忘對抗,終於換來文化部透過修法規範和補助挹注,以及台鐵對於文資保護概念的轉型。

與遺忘對抗的鐵道迷

這群鐵道迷關注愛好的是什麼?為什麼能激發出如此澎湃的力量,持之以恆的試圖改變官員與民眾的態度想法?鐵道文化的保存,相較於其他古蹟古物,又碰上那些困難?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人和其他嗜好的同好會作為差別不大,他們坐火車旅行、收集各種紀念品、拍攝鐵道和火車並製作模型。

但是火車是不斷調度移動並汰舊換新的,過於靠近還有交通安全的風險,加上鐵道有軍事機能,而在戒嚴時代禁令管制更多。

因此想要得到滿意的蒐藏,要知道自己想要找的火車,什麼時間會在哪裡出現、有什麼樣的特色,就必須鑽研鐵道運作的每個細節,並且體制內成員及國外同好密切交流。

鐵道迷對於記憶和細節的執著,最終擰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不畏艱難的持續提出建言,希望盡可能的將鐵道記憶保留下來。

鐵道文化資產保存的艱難

首先成功的是各種古典式樣的大型車站和小型木造車站,較容易激起建築界、文史工作者和在地民眾的支持和協助,政府提供經費補助維修的機會也較大。其次是部分支線和產業鐵道,在居民爭取和重新評估觀光收益後獲得保留。

車庫、維修機廠和號誌站等附屬設施就比較困難了,除了鐵路職員和鐵道迷少有人會關注其運作方式和價值,因此產業設施較晚才被列入古蹟和歷史建物。搶救彰化扇形車庫,就是鐵道文化協會這段時間的重大成就。

最難保存的則是車輛了,車輛可要移動,不被當作古蹟,在沒運轉和遮蔽的情況下又很容易壞,於是有幾任局長嫌維修麻煩就下令直接轉移後拆除。在鐵道博物館正式成立並獲得接管資格前,幾乎是無解。

鐵道文物保存下來後,又是另一系列問題的開始:經費誰出?做何使用?如何維修?有關的各方往往有不同的想像。

文史工作者和鐵道迷希望修舊如舊、保存原始樣貌甚至能動態使用,進行深入的考據,但相應投入的時間和金錢較高;

台鐵和國營企業維持以往思維,既然不能拆,那就交辦下級單位或發包給廠商維修,廠商覺得費錢費時費力,乾脆把損壞的部分拆了重新打造個新的,車輛和建物的細節都沒了;

而地方政府希望活化使用,轉型成藝文場所或遊憩設施,吸引大眾來消費,因此任意改造、彩繪,風華再現變成風華再見。

鐵道文化資產的保存,就在各方勢力的角力下艱難前行。當看到留存下來的鐵道文物,稍微多瞥一眼吧,那是台灣近代化的歷史,也是這塊土地上所有人民共同的回憶。

相關演講及書籍推薦

最後附上一些鐵道文化的相關書籍,以及洪致文教授的演講影片"台灣的鐵道車輛保存"。

在他一開始寫文章時,還是單純的愛好者、與時間賽跑的紀錄者;演講影片發布時,他已是剛卸任的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鐵道迷們追求的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終於換來了階段性成果。


洪致文:網站、台灣鐵道傳奇(路線為主)、台灣鐵道印象(建物和車輛為主)、台灣鐵道文化志
蘇昭旭:台灣鐵路車站大觀、台灣鐵道經典之旅(環島、地方)、台灣鐵路火車百科(I、II)、阿里山森林鐵路傳奇
古庭維、鄧志忠: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
安有仁Loren Aandahl:台灣鐵路1966-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