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強制移住》~透過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看臺灣高山原住民分與離的歷史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強制移住》,副標題為"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作者為葉高華。

分化原住民的手段?

如果觀察今日的山地原住民部落,會發現大部分其實都位於海拔較低的山麓,廣袤的高山地帶相對杳無人煙。然而這些原住民部落,是在日本時期的集團移住政策下被搬下山的,甚至到了戰後國民政府依舊延續此政策。

強制移住的過程,不但使得原住民部落遠離原居地,還讓部落成員有遭到分化的感覺。同一個原社被拆分遷移到不同地點,甚至橫跨中央山脈東西兩側;原本周遭關係緊密的原社相互遠離、關係疏遠甚至敵對的原社反而被遷居在一起。許多部落耆老因而推斷:應該部落當年奮力反抗侵略,統治者為了報復,因此透過政策分化原本的關係以利統治。

然而若將眼光放大到全島,有些與政府親近的部落也被遷移了,而部分和政府關係差的部落反而得以留在原處。遷移政策確實對原住民族群關係產生了負面效果,但這可能是政策執行下的副作用,而非政策制定時考慮的主因。

國家權力與資本逐利?

另一種常見的觀點,則是強調國家權力和資本逐利的力量,為了開發山林資源,迫使日本殖民政府武力鎮壓原住民,並且終將把原住民趕下山,清空山林以利開發。

然而回顧歷史,日本政府一開始是將武力降伏後的原住民部落就近遷至駐在所附近,並且就近徵用當地人力開採山林資源;而強制移住後,也並未導致開發的過程加速,而且即便要開發山林,部落就近遷移亦可,未必需要搬遷到遠處。更何況每項政策的制定流程,也是各方角力的結果,不必然全為資本的利益服務。

新官上任的特殊偏好:水田政策

在第三章,作者根據每個原社的條件特徵,進行邏輯回歸分析,發現週邊坡度大、水田面積小、旱作面積大是被遷移的主要因素;而日語普及率、官方好感度並沒有顯著差異。換句話說,跟統治者關係好並不能避免被移走,但只要在陡峭的山坡地從事傳統旱作,就一定會被強質遷移。

如果回顧當時的政策辯論,會發現主導者是的岩城龜彥、平澤龜一郎,兩位學者官員在上任前就偏好水田,單方面認為原住民傳統的旱作游耕破壞水土且沒有經濟效益,主張改採水稻精密耕作,既然要改採水田耕作,那部落的陡峭的山林環境可就不適合了,得遠到山麓找合適的地、還得大費周章遷移,因此他們的主張一直都不受重視。

然而恰逢霧社事件發生,高層要求重新檢討理番政策,於是他們的主張就被拿到檯面上討論,進而被採用。其實當時還是有其他部門的學者專家提出反對意見的,如果霧社事件沒有發生、或者當時在任的是別人,也許結果會不一樣。

地緣和社會網絡結構的擾動

接下來四個章節,作者由先到後、由北到南依序論述各族群的原居地、社會網絡的關係、集團移住的過程。透過原社在地緣和社會網絡結構中的位置,依次分析集團移住的方式是如何擾動這個結構。

泰雅族早在1910年代即開始移住,宜蘭地區大部分被遷往山麓,而桃園新竹地區則是在地保留、過剩人口外移的方式。到了1930年代,或許是因為已經過整頓、或許是現居地已適合水田耕種,因此遷移案例相對少見。結果當年在理番戰爭反抗最劇烈的泰雅族,卻得於留居當地並保存族群關係。

賽德克族的遷移始於1930年代,東西各三個部族,彼此關係本來就差,霧社事件和集團移住讓關係更加惡化。西邊抗日的霧社群被遷到川中島後,原來的土地被用來安置協日的道澤群和德魯固群。東邊的木瓜群和陶塞群原本就受到太魯閣群壓制,遷徙後遠離原本的泰雅族盟友、改與陌生的布農族相鄰。因為人口眾多土地不足,太魯閣群的遷居地從花蓮一路延伸到玉里,與布農族犬牙交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賽德克族正名之前,太魯閣族趕著先行獨立。的確對於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而言,語言和文化都不是唯一決定的因素。

布農族的族群關係相對和諧,北邊的卓、卡、丹、巒認為有共同祖先,不可互相出草,而與南方的郡群敵對,但南進東進奪取鄒族土地時又相互混居合作。1920年代卓社群有一批族群移動,但因為瘧疾死傷慘重,因此1930開始推動集團移住時遭到其他四社群的抗拒,部分甚至自行東遷到花蓮,整個計畫拖延至1940年代才完成,此時瘧疾終於控制。移住地混雜不同社群,雖然打散舊有關係,卻帶來新的好處:讓對氏族婚配有嚴格禁忌的布農族方便尋找婚配對象。

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集團遷住於1940年代才開始,到戰爭結束前規模不大,但對於族群負面關係的影響卻很大。這兩族的社會猶如日本戰國和歐洲中世紀的封建體制,每個部落都像是獨立政權,即使上層酋長可以互相結盟通婚,部落成員彼此關係仍差,尤其是和鄰近部落是互相出草的關係。相較於其他族的社會網路圖只列出正向關係,本書對於魯凱、排灣令繪製負向關係圖,整張圖密密麻麻,與相對稀疏的正向關係圖形成鮮明對比。

戰後國民整府延續日本的計畫,繼續將魯凱排灣部落遷移下山,但拆分合併的案例較少,地點也是就近遷下山,而非安插到遠處,可能是地方自治的實施,民意代表多少有點發言權。

之前看戰國福摩薩,其中一幅南台灣地圖被原住民網民罵的很兇,理由不外乎:為什麼我的部落被漏掉了,為什麼要把那個關係不好的部落跟我們畫在一起。看了此書終於找到原因,也難怪那幾位原住民網友看了地圖後那麼憤怒激動,就跟獨派看到台灣在地圖上被抹去或和對岸畫成同色是一樣的道理。

書本之外 延伸閱讀

之前追蹤葉高華教授的部落格《地圖會說話》時,即看過裡面的高山原住民集團移住地圖,之後看到一些台灣史書籍也有引用,因此當文章內容被擴展成書時,自然列入收藏清單。

除了高山原住民的遷徙,裡面還有許多文章探討平埔族的部分,包括〈血統流言論〉、〈排除?還是放棄?〉。其它讓人印象深刻的主題還包括行政區變化史、近水樓台、橫躺的台灣地圖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