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鐵道文化誌》,作者洪致文。
台灣產業變遷與鐵道文物消長
工業革命帶來了鐵路運輸,不但改善了載客運貨的效率,也改變了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在台灣的歷史上,鐵路同樣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環島鐵路外,還曾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支線鐵路、產業鐵路,在城市、田野、工廠和倉儲間來回穿梭,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重要背景。
隨著公路運輸發達和產業轉型,鐵路的地位逐漸被取代,再加上建築設施和車輛總會老舊需要汰換,舊有的鐵道、車輛、車站和附屬設施,也逐漸被廢棄、拆毀,而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彷彿一切都從未存在過一樣。畢竟對於主政者而言,為何要再另外耗費時間金錢,去保留維護這些已不掙錢的老古董呢?
然而今日我們還是能夠看到許多老車站、觀光鐵道和列車留存下來,甚至有鐵道文化商品的販售。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其背後是有一群鐵道文化的愛好者,透過持續不斷的調查記錄、串聯建言,與時間賽跑、與遺忘對抗,終於換來文化部透過修法規範和補助挹注,以及台鐵對於文資保護概念的轉型。
與遺忘對抗的鐵道迷
這群鐵道迷關注愛好的是什麼?為什麼能激發出如此澎湃的力量,持之以恆的試圖改變官員與民眾的態度想法?鐵道文化的保存,相較於其他古蹟古物,又碰上那些困難?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人和其他嗜好的同好會作為差別不大,他們坐火車旅行、收集各種紀念品、拍攝鐵道和火車並製作模型。
但是火車是不斷調度移動並汰舊換新的,過於靠近還有交通安全的風險,加上鐵道有軍事機能,而在戒嚴時代禁令管制更多。
因此想要得到滿意的蒐藏,要知道自己想要找的火車,什麼時間會在哪裡出現、有什麼樣的特色,就必須鑽研鐵道運作的每個細節,並且體制內成員及國外同好密切交流。
鐵道迷對於記憶和細節的執著,最終擰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不畏艱難的持續提出建言,希望盡可能的將鐵道記憶保留下來。
鐵道文化資產保存的艱難
首先成功的是各種古典式樣的大型車站和小型木造車站,較容易激起建築界、文史工作者和在地民眾的支持和協助,政府提供經費補助維修的機會也較大。其次是部分支線和產業鐵道,在居民爭取和重新評估觀光收益後獲得保留。
車庫、維修機廠和號誌站等附屬設施就比較困難了,除了鐵路職員和鐵道迷少有人會關注其運作方式和價值,因此產業設施較晚才被列入古蹟和歷史建物。搶救彰化扇形車庫,就是鐵道文化協會這段時間的重大成就。
最難保存的則是車輛了,車輛可要移動,不被當作古蹟,在沒運轉和遮蔽的情況下又很容易壞,於是有幾任局長嫌維修麻煩就下令直接轉移後拆除。在鐵道博物館正式成立並獲得接管資格前,幾乎是無解。
鐵道文物保存下來後,又是另一系列問題的開始:經費誰出?做何使用?如何維修?有關的各方往往有不同的想像。
文史工作者和鐵道迷希望修舊如舊、保存原始樣貌甚至能動態使用,進行深入的考據,但相應投入的時間和金錢較高;
台鐵和國營企業維持以往思維,既然不能拆,那就交辦下級單位或發包給廠商維修,廠商覺得費錢費時費力,乾脆把損壞的部分拆了重新打造個新的,車輛和建物的細節都沒了;
而地方政府希望活化使用,轉型成藝文場所或遊憩設施,吸引大眾來消費,因此任意改造、彩繪,風華再現變成風華再見。
鐵道文化資產的保存,就在各方勢力的角力下艱難前行。當看到留存下來的鐵道文物,稍微多瞥一眼吧,那是台灣近代化的歷史,也是這塊土地上所有人民共同的回憶。
相關演講及書籍推薦
最後附上一些鐵道文化的相關書籍,以及洪致文教授的演講影片"台灣的鐵道車輛保存"。
在他一開始寫文章時,還是單純的愛好者、與時間賽跑的紀錄者;演講影片發布時,他已是剛卸任的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鐵道迷們追求的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終於換來了階段性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