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戰爭是指用第三者來代替自己打仗的戰爭。代理的第三者可以是政府、非國家武裝力量,或是僱傭兵。代理人戰爭的目的是打擊對手,但又不會引起全面戰爭。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代理人戰爭,像是冷戰期間的韓戰和越戰,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等等,背後都有大國的影子。近年來的伊拉克-敘利亞內戰,也是典型的例子,牽扯的多方角力更為複雜。
在軍閥內戰期間,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自然是英國、俄國和日本三大鄰國(也是鋼鐵雄心、紅色警戒的三大勢力)。美國站在英國後面,影響力則越來越大。德國和法國勢力較小,主要影響西南軍閥。代理人戰爭使得這些帝國主義個緩衝的空間,也給了他們軍火市場和投資地盤。每個軍閥都指責對方勾結列強,但自己其實也只是另一個列強的傀儡罷了。
袁世凱執政期初期,大致上獲得所有列強的認同,但背後還是搞了不少事。俄國扶持蒙古獨立,並佔領唐努烏梁海;英國扶持圖博獨立,並占領藏南地區;二次革命失敗的孫文流亡日本,建立了中華革命黨。緊接二戰爆發,英俄兩國把注意力放到歐戰上去了,東亞勢力日本一家獨大,所以在占領德屬青島後,提出了二十一條,企圖獨佔中國權益,袁世凱政府的回應是將談判內容洩漏,請尚未參戰的美國對日施壓,最終簽訂沒那麼嚴苛的中日民四條約。
時間轉到皖系統治時期,為了緩和二十一條造成的衝突,日本改變政策,開始對皖系政府展開投資,這就是西原大借款。段祺瑞宣布參加歐戰,但派出的只是華工,新編練的參戰軍是拿來打內戰的。德國為了阻止中國參戰,也給西南軍閥支援。於是原來南北衝突的護法戰爭中,北洋軍閥儼然成了協約國,西南軍閥成了同盟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以南北內戰的形式在中國打起來了。
時間轉到皖系統治時期,為了緩和二十一條造成的衝突,日本改變政策,開始對皖系政府展開投資,這就是西原大借款。段祺瑞宣布參加歐戰,但派出的只是華工,新編練的參戰軍是拿來打內戰的。德國為了阻止中國參戰,也給西南軍閥支援。於是原來南北衝突的護法戰爭中,北洋軍閥儼然成了協約國,西南軍閥成了同盟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以南北內戰的形式在中國打起來了。
隨著一戰的結束,各國簽訂巴黎和約的同時,中國的護法戰爭也同時結束,南北開始和談,但南北各自的衝突正要發生,這就給了列強插一手的空間。俄國正在打紅白內戰,暫時無暇他顧,而重返東亞的英美勢力,開始押寶在逐漸崛起的直系勢力下,以制衡皖系與其背後的日本,最終直皖戰爭爆發,直系獲勝。
皖系垮了,日本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投資目標,那就是與日屬朝鮮一江之隔的奉系。蘇聯在紅白內戰中勝利,俄國勢力也重返中國,尋找合作對象,也就是南方的孫文,以及北方的馮玉祥。三股列強和代理人勢力同時擠上了牌桌,互相合縱連橫,中國的軍閥內戰於是更加的慘烈了。
直奉戰爭,是蘇俄聯合日本對抗英美支持的直系;反奉戰爭,是英美聯合蘇俄對抗日本支持的奉系;討赤戰爭,是英美聯合日本對抗蘇聯支持的國民軍和北伐軍。沒有永恆的盟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和均勢。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和孫傳芳代表的直系勢力黯然退場,眼看輪到英美的投資要血本無歸了,沒想到北伐軍中出現了分裂,蔣中正和馮玉祥先後宣布清黨,與蘇聯勢力決裂,轉投英美的懷抱,這下換蘇聯傻眼了,只能盼望僅存的中共為他翻本。而兵敗如山倒的奉系,居然拒絕再當日本的傀儡,結果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在九一八事件後被日本趕出了東北。
再然後,日本決定不再打代理人戰爭了,親自上陣肉搏,毀滅了自己,打殘了英美支持的黃埔系,卻讓蘇聯支持的中共絕處逢生,最終奪得天下。
段祺瑞、張作霖有日本支援,曹錕、吳佩孚有英美支援,中共有蘇聯支援,這些都是從一而終,跟著一個列強黑到底的家奴。孫文為首的國民黨勢力,先找日本、後找德國,最後跟了蘇聯,北伐後蘇聯被踢開,改抱英美大腿,其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本事,大概連呂布、劉備也自嘆弗如。
這大概是亂世中不得不的生存之道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