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潛規則》與《血酬定律》~損益計算下的治亂循環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潛規則》與《血酬定律》,作者吳思


潛規則一詞,現在普遍和職場霸凌及騷擾聯繫在一起。但這個詞的出現其實不久,而且最初是用來延伸解釋政治現象之用。其源頭,正是吳思在其2001年出版的《潛規則》一書。

相對於法律的明文規定,帝國時代官僚辦事時有另一套規則,除了加快行政效率,甚至用來為個人利益服務,所謂有關係就沒關係,這套隱藏在檯面下的規則,用潛規則稱之合適不過。

潛規則之所以能夠順利運作,在於對上的"資訊壟斷權",以及對下的"合法傷害權"

皇帝雖然位高權重,擁有明文規定的決定權,但畢竟只有一人,面對龐大的帝國,不可能鉅細靡遺的管理所有事物,得由分層的官僚系統代為協助,於是官僚集團得以從中壟斷資訊,皇帝聽到的都是根據明文規定切實實行的好話,而事情的運作則照著方便且有利於官僚系統的潛規則轉化。

同樣面對盤根錯節的官僚系統,為數更多的百姓更像是一盤散沙,官僚無論是照明文規定徵稅,還是照潛規則收取陋規,百姓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天高皇帝遠,上訪的成本太高了,更有被報復的風險,還不如想辦法增加自身的生產收益,來彌補逐漸增加的陋規。

在漫長的轉型中,潛規則終於取代了明文規定,清官逐漸被貪官淘汰,官越來越肥,民則越來越瘦,最終完成了承平往亂世的轉變。


接下來就要談到作者的另一本書"血酬定律",在最前面的"匪變"一節,就談到了官匪轉化、民匪轉化的過程,解釋的方法是經濟學原理,當成本上升、收益減少時,人不得不求變求生。

當官僚系統的胃口越來越大,負擔成本上升,此時老百姓又碰到天災人禍,生產收益大減,在得不到充足的救濟下,這時候搶,就變成了求生的手段,於是當土匪的血酬大於當良民的生產收益,是為民變匪

四處流竄的土匪變多,能固定收稅百姓變少,於是官僚系統的收入也開始下降了,還得派兵四處去剿匪,假若中央政府又發生權威下降的政變,於是這些四處剿匪的官僚系統也開始計算了,依照明文規定的稅收和潛規則的陋規收益下降,而利用國家暴力搶奪物資的效率比土匪還高,於是原先政府的文武百官搖身一變,成了類似土匪的軍閥,這是官變匪

當全國上下官民皆匪,誰能最終奪取天下,靠的不只是暴力,還有組織動員能力。

血酬,是用搶的,自身損失很大,且搶了這頓沒下頓,如果能弄到一塊穩定的地盤重新組織百姓恢復生產,按規定收取"保護費",雖然單筆收入比搶的少,長期來看收益比搶的還多,於是長期"法酬"逐漸取代了短期"血酬"。

而在自己的地盤外,因為根基不穩,當地組織的生產可能為他人所得,所以採取竭澤而漁、因糧於敵的手段,短期"血酬"相對長期"法酬"則是占上風的。

哪個軍閥土匪更能掌握這兩種手段,就越容易勝出了。

作者最後話鋒一轉,提出了"元規則"這個終極名詞

最強大的軍閥,打下了天下,最終成了皇帝。於是新朝代新的明文規定建立了,而"保護費"成了新的"稅收","規定"成了"法律",新的徵選官僚機制也重新建立,用窄門把政府和百姓再次隔開。這正是元規則-暴力最強者決定一切的表現。

當然,皇帝不可能管得動所有的官僚和民眾,在時間的推移下,明文規定終究還是會向潛規則靠攏,新的循環再次開始。

後來,西方列強用更強的暴力叩關,三權分立及一黨獨裁的新制度闖入,取代了帝國制度。這個過程,依舊不脫離元規則的運作。

兩書的總架構大致如上,但裡面還舉了大量精彩的故事當例子,說明整個官僚系統是怎麼運作潛規則的,令人嘆為觀止,值得咀嚼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