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噤聲之界》,作者為梁廷毓。
近年來,桃竹苗沿山鄉鎮,在國家"浪漫台三線"推展觀光的政策下,在當地作為主流的客家文化,以桐花祭、藝術季、客庄美食等樣板式的符號作為宣傳。然而在這浪漫意象的背後,是血跡斑斑的歷史,客家先人在開山打林、建立拓墾地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山區自然環境的凶險,與原住民土地競奪,建立武裝隘防組織才得以存續至今,一顆頭顱換一畝地,遍灑在田園的不是雪白的桐花,而是血花。
然而這種內山開發的史觀,卻忽略了其他族群的視角。對於山上的泰雅族、賽夏族部落而言,事實上是閩客人群的武裝侵墾史。在漢人看來充滿瘴癘的荒野,卻是豐饒的獵場和菜園,是部落公有的財產,是要隨著季節的變化協商如何使用的。漢人在未經協調的情況下任意開墾,使得族人無獵物可打、無野菜可摘,如果不想退回深山,武力反擊自然是選擇之一。
但這種對立衝突的印象,又過度簡化當時的形勢。那是一個尚未有族群觀念的時代,客庄之間和部落之間,敵對和友好關係都是暫時性的,有些人群熟捻對方的語言,能夠與特定部落村莊打好信任關係,使得在武裝衝突中減少傷亡。直到開港通商後,國家勢力的介入,大清和日本軍警強行推進隘勇線,才將雙方的生活空間徹底隔絕開來。
在這個故事中,還要考慮到平埔族群的視角,作者以道卡斯竹塹社衛家、凱達格蘭霄裡社蕭家為例。他們放棄傳統的生活方式,學習漢人的精耕農業,接受國家的武力徵調,成了將土地承租給漢人的領主。為了獲得更多土地,他們不得不與漢人共同組織隘防,向山區推進。有的族人不願意接受這種生活,逃往山區投靠泰雅部落;而留下來的,生活習慣逐漸閩南或客家化了。
原本同屬耕獵的平埔人群,開始以泰雅族人不理解的方式往淺山逼近,只能將他們視為背棄祖靈的教誨、閩客族群的幫兇,也用獵首來決定是非,而平埔族人仍保留尚武風俗,亦以武力回擊。一同開墾的閩客墾民,有的不領情,戲稱是番仔相刣;有的則尊敬他們,建設祠廟來敬奉這些開拓的先鋒。而在平埔耆老自己的心中,拓墾的過程裡,自身是比閩客佃農更加高位、又比泰雅部落更加文明的角色。
面對這段血跡斑斑的過往,人群雙方各自似乎在進行一種平行式的自我歉疚和集體囈語,各自流淌百餘年的思緒,許多後代子孫不清楚,更少有機會讓對方知道。客家耆老對泰雅族人出草的認知多有誤解(被獵回的頭顱竟被部落當作祖靈一同祭祀),泰雅耆老也沒聽過客庄因報復而食番肉的事情。而少數村莊和部落間零星通婚、交易、合作的記憶,僅有少數人記得。
作者是客家後裔,在回顧家中祖譜時,發現有被獵首的長輩,也有與道卡斯族通婚的長輩。接著走訪山區,訪問各族裔的耆老,尋訪廟宇、墳塚、隘防遺址、古戰場,並一一與史料對照,最終成就本書,十分推薦給對於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