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天生不愛動》~如何克服抗拒能量消耗的演化天性開始運動?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天生不愛動,原文是"運動既健康又有益,為何沒有演化成讓我們需要去做?",作者是 Daniel E. Lieberman.

作者根據演化理論、生理學實驗和田野考察,既比較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差異,也比較各種人類群體的差異(涵蓋採集狩獵族群、農民、城市藍領及白領),比較人類的各種"活動",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觀點。

能量的吸收與消耗:運動是勞動和移動的替代品

在書本的一開始,作者首先論述田野調查的成果:狩獵採集者經過長時間的移動並取得食物後,幾乎就會直接久坐,不會再刻意做運動,傳統自耕農也是如此,不運動這件事似乎並未對他們的健康狀況造成影響。

然而眾多調查和實驗表明,現代工商社會,無論藍領還是白領,缺乏運動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然而大家就像狩獵採集者的祖先一樣,下班後累得要死,根本不想動。只有少數人會刻意運動、甚至喜歡運動。

作者認為,關鍵在於能量的輸入和輸出。

和採集狩獵者和自耕農相比,現代工商社會能夠更快速的取得食物和能量。同時我們的體力勞動相對減少,尤其是長距離移動的差異最大(通勤無論駕駛、坐車或站著都是靜態,而狩獵採集者必須不斷移動)。

攝入能量增多、消耗能量減少,因此可能產生健康問題。而"運動"是一種活動,是長距離移動和勞動的"替代品"

理性會認為我們需要靠運動來促進健康,但人的生理機制會認為運動只是白白消耗能量,因此天生不愛動,只有少數人會喜愛運動。

然而勞動、移動和運動並不是消耗能量最主要的方式,真正關鍵的在於維持人體正常器官運作、修復受損組織的"基礎代謝率",占了全天能量消耗的三分之二。

二戰期間針對飢荒逃難者的檢查,以及對同意受試者的模擬實驗,發現當長期間飲食減量、活動增加的情況下,他們的基礎代謝率降低了40%,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恢復。

當我們透過短時間的大幅節食和劇烈運動進行減重呢,人的生理機制會認為身體正面臨飢荒或逃難,導致能量攝入不足、損耗過多,因此開啟節能模式,漸少基礎代謝率。

因此當節食和運動習慣終止時,反而容易復胖、其他代謝性疾病也會惡化。

採用漸進式的方法增加維持運動習慣、逐步調整飲食內容,使得運動不過累、節食不過餓,或許是較合適的方式。

活動方式分析:靜止不動、爆發力與耐力

本書的中段分為三大部分,談論各種生理活動的特徵,與其他物種的比較,以及不同人類群體的比較。針對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活動,作者提出一些可能有利於健康的方案。

第一部分探討靜坐、站立、休息和睡眠時能量的消耗狀況;第二部分探討需要爆發力的活動,例如短跑、重量訓練和格鬥;第三部分討論走路、慢跑、跳舞等需要耐力的身體活動。

例如"有活動的久坐"就是一種值得推驗的方式。

採集狩獵族群和自耕農坐者時,同時在進行其他雜務,並且不斷變換姿勢,時而站起,時而蹲下、時而席地而坐。一方面坐著仍在消耗能量,一方面肢體屈伸減少壓迫和慢性發炎。此外沒有靠背的椅子,反而能夠更加訓練腰背肌肉的力量。

而用久站取代久坐,由於人的構造為了幫助直立而演化出來,因此站立的肌群相對省力,因此站起來雖然腿痠但不見得比坐著消耗更多能量,坐著常常起身,或者站著配合原地慢走,可能也是不錯的方式。

人類雖然短跑的爆發力不如其他動物,但透過發達的汗腺散熱系統,以及各種解剖上的構造,使得長距離行走和奔跑成了人類的優勢,透過群體合作和兩種運動型態的替換,採集狩獵者能夠逼得獵物熱衰竭而死。

然而這兩種活動用到的解剖構造不太一樣。因此採取不同的方式可以更加省力及避免受傷。我們在走路時通常腳跟先著地,但跑步時蹠趾關節先著地較好(尤其是沒有鞋子時)。軀幹不要前傾,膝蓋微彎,跨步不要太大也有幫助

採集狩獵族群、自耕農進行長距離步行時,通常還得背負重物,因此又能夠消耗更多能量。同時透過頭頂、紮帶、擔子等方式來協助平衡,使得頸部、肩部和腰髖等肌群更加發達有力,而現代工商業人群的這些肌肉缺乏訓練,反而常常抱怨痠痛。

古人不可能練出現代人那樣發達的肌肉,一方面營養攝取不足,不可能運動過度白白消耗能量。一方面是器材和理論的差異,工業革命後刻意設計出來的啞鈴、牽引設備等等,相較於其他重物密度高、方便抓握,以及解剖學的知識,使得重量訓練可以讓特定肌肉變得相對發達。爆發力需要快速向心收縮,而肌力和耐力需要慢速離心或等長收縮

關於睡眠,如果白天有做充足的運動,可以幫助晚上睡眠的深度,但如果就寢前不久還在做運動,神經過於興奮反而影響睡眠。另外每個人習慣的就寢時間、睡眠環境都不同,這可能和採集狩獵時代人群輪流監視危險的習慣有關,因此不應強求要何時睡、如何睡、睡多久。

運動處方:如何鼓勵不愛動的人開始運動

現代醫學的公共衛生、藥物和手術等介入手段,使得人類壽命延長,但生活方式的改變,卻使得慢性病提早發生,導致中間的失能患病狀態變得更長,使得人有更多的時間被困在輪椅或病床上,無法自由自在的活動。

大家都知道運動習慣很重要,然而面臨"天生不愛動"的演化慣性,該如何讓人克服呢?

本書的最後一段著重探討如何激勵那些不愛運動的人跨出第一步,逐漸培養運動的習慣。

有些研究評估提供資訊的效果,例如透過講座、影片和手冊告知運動的益處,或者用監測裝置紀錄做了多少運動;有的試圖影響行為,例如安排運動處方,運動者給錢不運動者罰款、不斷發訊息提醒運動;有的試圖改變環境,例如拓展單車道人行道鼓勵人使用、鼓勵下樓時走樓梯不坐電梯等。

各種方法都有人試過,但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因為人的性格是複雜多變的。作者建議,每個人應該挑出對自己較有效的方法開始實行

另外一個重要策略是減少運動的痛苦感受。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從他們較不抗拒的活動開始,並配合自己的其他愛好,能有效提升動力,例如外向的人可以找朋友一起運動、喜歡音樂的人可以邊聽邊運動,喜歡旅遊的人在戶外環境中運動可能比在健身房更好。此外選擇多樣的運動方式,避免單調枯燥,也有助於保持興趣。

運動目標應該符合個人的體能和時間安排,過高的期望可能導致挫折感,因此應循序漸進,達到一個可以持續的節奏。對於這些人來說,多鼓勵而非批判尤為重要,正面的支持能更有效促進他們的進步。

當開始運動後,針對預防及改善不同的疾病,所選擇的運動處方也應該量身定制:

  • 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能有效預防肌少症、骨質疏鬆和退化性關節炎,尤其對年長者和久坐族群特別有幫助。
  • 中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健走、騎單車、跳舞和游泳):對於代謝性症候群、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最為有效。
  • 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快速衝刺和大部分比賽的運動競技),增加肌肉爆發力,但應先暖身後再量力而行,對於過度肥胖、關節疼痛或心肺疾病患者,做太多反而容易受傷。

另外,針對減重的效果,運動必須與飲食控制結合,單靠運動減重效果有限。而長期來看,穩定的飲食控制與適量的運動量能有效防止復胖。

最後,對於失智症、癌症和心理疾患的患者,雖然運動的影響不如其他慢性病明顯,但適量的運動仍可能幫助延緩疾病的惡化。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中進行,才是克服天生不愛動的有效途徑。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陳丹青《局部》~從次要作品,看藝術家創作的自由


閱聽人+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影視作品和書籍是《局部》,由陳丹青撰寫並主講,謝夢茜導演。一共分為三季,分別聚焦於繪畫的歷史、觀賞視角的變化以及早期藝術家的創意自由,深入探討了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意義。

《局部》有別於以往的藝術節目,不拿熱門作品來吸引觀眾眼球,而是專注於那些被遺忘或不為人知的藝術家與作品,如少年早逝的王希孟、被忽視的蔣兆和、無名的蘇州師傅等。

他發現這些次要的作品和隱沒的天才應該重新被關注,並從中再次受到感動。

最令他欣慰的是觀眾的回應,許多人表示《局部》讓他們「安靜」下來,這是意外卻深具意義的褒獎。

第一季《陌生的經驗》 

該系列美術賞析影片,最獨特的選題觀點,就是把中世紀美術、東方美術、以及現代藝術合併討論。認為這些藝術形式都是寫意非寫實的繪法,不但彼此互通,而且拓展了畫家創作的自由。

《局部》第一季有半數篇幅圍繞「未完成的畫」這一主題,探討了不同時代、文化對於繪畫完成度與藝術自由的態度。

從中國的文人畫家到十九世紀的印象派,繪畫逐漸脫離對象的再現,轉而追求創作的自由與心情的表達。文人畫家早在唐宋時期便以逸筆草草、不拘泥於作品完成為美學核心,這種觀念直到十九世紀的印象派才在西方興起。印象派畫家不再為客戶創作,而是隨心而畫,畫到「意思到了」便停止,這種自由造就了梵谷等藝術家的孤獨創作,也讓他們在當時被視為異類。

然而,二十世紀的杜尚更是徹底顛覆了繪畫的界限,他斷然放棄了繪畫,推動了「反藝術」的概念,並影響了後世的藝術形式。杜尚的態度強調創作的自由,他不追求被理解,也不強求他人創作,甚至認為「你不欠社會一幅畫」。這種態度在當代藝術中引發了持續的討論,藝術不再局限於繪畫,形式和概念的多樣性逐漸淹沒了傳統繪畫的地位。

通過這一季的討論,陳丹青引導觀眾思考,藝術的完成度是否真的重要?或者,藝術的價值是否更多在於創作者的自由和態度?

第二季《我的大學》 


《局部》第二季《我的大學》,拍攝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要探討隨著場景變化和時間推移,繪畫與雕塑的觀看視角如何改變。

在當今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沙龍畫家的作品擠滿走廊,而印象派畫家卻佔據獨立展廳。150年前,印象派作品曾被沙龍拒絕,甚至被嘲笑。在印象派之前,巴比松畫派也遭受沙龍的拒絕,而美國則在法國未意識到之前,就大量購買巴比松與印象派的作品。

在談到教堂中的祭壇畫時,節目指出,五百年前,信眾在昏暗的光線中無法細看這些作品,這反而增強了它們的神聖感。隨著時代變遷,這些作品被移至美術館,觀眾卻能夠在明亮的燈光下細細品味。

易縣的羅漢像有稜有角,神情傲慢,那種咄咄逼人、不容辯說的態度,你會害怕,同時敬重服從他,但仔細觀察,那服飾長相顯然不是印度人,分明是廟裡有名有姓的兩個中國和尚。勃魯蓋爾在描繪耶穌受難時選擇了荷蘭的雪景,而非耶路撒冷的荒原,這種視覺的轉換卻不會讓觀眾感到不協調。藝術家使用身邊的人作為模特兒,使得宗教故事更具親切感。這突顯了藝術家如何將宗教信仰與其所處的文化環境融合,從而創造出符合當代觀眾的藝術作品。

在繪畫時代,肖像則是一種正式且重要的藝術形式,象徵著畫中人物的權力和財富,並承載著深厚的社會和文化意義。肖像畫通常需要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因而被視為一種神聖的藝術行為,能夠永恆地紀錄個人的身份和地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埃及法尤姆墳墓肖像、歐洲商人夫婦肖像、明清士大夫家族肖像,戰爭和社會變遷使得這些肖像藝術作品離開了原有的社會語境,來到博物館或美術館,被陌生的觀眾反复欣賞。

陳丹青表示,自己沒上過大學,關於藝術的知識和技術都是自學來的,而每次進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會有新的體驗,這就是我的大學,至今還沒畢業。

第三季《偉大的工匠》 

在《局部》第三季《偉大的工匠》中,陳丹青特別探討了中世紀教堂的濕壁畫風格,並將其與現代藝術的追求進行了深刻比較。這些濕壁畫的造型常以正面呈現,姿態簡單,幾乎沒有背景景物,但情緒表達卻異常激烈,筆勢生猛,充滿生命力。這種風格讓人聯想到北魏時期早期的敦煌壁畫,二者都展現出神采飛揚的藝術表現力。

這並非因為中世紀的藝術家缺乏技巧,而是他們的創作不以寫實為目標,與現代人習慣的寫實技巧不同。如今,人們常讚頌文藝復興至沙龍畫派的發展,視之為透視法的進步與造型藝術的成熟,從簡單走向複雜,從稚嫩轉為精緻。然而,隨著這種技術上的追求,畫家的直覺、感性和天趣卻被日益規範,繪畫中的自發性和自由度逐步減少。

陳丹青指出,畫得「像」的技術固然令人驚嘆,但當攝影技術出現後,這種技術逐漸失去必要性。這正是現代藝術的轉折點,藝術家不再追求表面上的前衛,而是試圖回到中世紀那種更加純粹、有力的繪畫傳統,重拾更簡單、更具情感表達的方式。因此,現代藝術的許多創新意圖,其實是對過去的一種回歸,尋找未受技術規範束縛的自由創作。

在《局部》第三季的其中一章中,陳丹青深入探討了意大利錫耶納的階梯醫院,這是一座以壁畫和雕刻裝飾得極為奢華的醫院。當時的病患躺在床上,抬眼便能看到牆上精美的壁畫,這些壁畫不僅是裝飾,更傳遞著宗教的無邊仁愛,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越病痛的精神慰藉。

這種藝術與醫療的結合,讓陳丹青感慨,這樣的醫院不僅僅是治療病痛的場所,更是宗教、人道和藝術的融合體,在那個時代為人們提供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救贖。

在第三季的結語中,陳丹青深情回顧了他在接觸那些古老壁畫時的獨特體驗。他提到,在宗教時代,壁畫的創作目的在於威懾與教化,因而它們往往被置於教堂高處,讓人只能仰望。幾百年來,能夠平視這些大壁畫的只有三種人:畫家本人、壁畫修復師以及特許的攝影師。而這次,陳丹青也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得以親身爬上梯子,與那些古老的壁畫零距離接觸。

當他在梯子上與壁畫正面相對時,仿佛能感受到畫家的心跳,似乎看見了他們的靈魂。對他而言,這是生命中最奢侈的瞬間——一種完全獨享的、帶有私密性質的體驗。陳丹青坦言,這一刻讓他深知,自己很可能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也因此,他自我反思,或許《局部》第三季的折騰,並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重溫這個珍貴的、極其個人的瞬間。

本文附上了影片連結,您可以點進去慢慢觀看,來一場視覺、聽覺與知識的饗宴;若您嫌太過拖沓,那就購買實體書吧,不用拘泥形式,換個角度好好欣賞這些作品。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被消失的藝術史》~從女性藝術家的角度重新梳理藝術史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作品是《被消失的藝術史》,作者李君棠,繪者垂垂

這本書是典型的經典藝術史的架構,如果你想了解從文藝復興到現代藝術眾多流派的風格與技法,藉由閱讀本書、觀看這些藝術家的生平和作品,你會收穫滿滿。

但這本書也有獨到的一面,藝術史上甚麼"被消失"了?該讓如何讀者們重新看見?

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們,和她們的經典作品。

有哪本介紹印象派的書是以貝斯莫里索當主角的?她推出畫作參展的次數,比其他代表性的藝術家還要多。然而在大眾眼裡,她卻成了那些男性藝術家畫作中的模特兒。

當我們回顧這些女性藝術家的生平,她的家人、朋友、贊助者們,是她們能夠持續學習、持續創作,並在歷史上留名的重要助力;然而也可能正是她身邊的這群人,更加有名氣,吸引了大眾的目光,反而而掩蓋了她的優秀。

而回顧整個藝術史,許多女性甚至想獲得練習畫技的機會都困難重重,家人不支持、師傅不收徒、社會價值觀的冷眼相待、裸體模特兒的禁忌、材料和空間要給男性優先選擇等等。

1971年,藝術史學者琳達諾克林發表了一篇論文: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她在文章中明知故問的反詰到:如果畢卡索是個女孩呢?他的父親還會為他投入如此多的注意力和期望嗎?

50年過去了,重新發現和討論歷史上的女性藝術家著作確實越來越多。然而如果是經典藝術的書籍,依舊是從達文西這樣有名的男性藝術家開始說起。

因此這本書有其獨特的意義,從女性藝術家的角度,來重新梳理和介紹藝術史。

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各個時代的女性藝術家,如何突破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限制,創作出令人驚嘆的作品、甚至改變藝術史的進程。

我們同時也會觀察她們生活的時代、流行的藝術風格、藝術家的賺錢方式,如何與她們的創作相互影響。少用男性藝術家的畫作,同樣也能好好的解釋藝術流派的發展。

閱讀本書、觀賞作品,將使你獲得新奇的體驗。

或許讀完一遍後,仍對這些這些女性藝術家的名字和作品感到陌生,但你的視野開了,你會回想起來的。

以下是本書提及的女性藝術家,建議閱讀本書後,搜尋更多她們的作品來欣賞

第一章 法蘭德斯與義大利 15—17世紀
卡特琳娜•范•海默森Catharina van Hemessen:肖像畫,第一位簽名的西方女性藝術家
蘇菲妮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肖像畫,為宮廷創作
拉維尼亞•豐塔納Lavinia Fontana:全職藝術家,開始畫裸體畫
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擅於描繪神話中的女英雄

第二章 荷蘭、法國、瑞士與英國 17—18世紀
朱蒂斯•萊斯特Judith Leyster:繪製快樂的荷蘭市民
德菈胡•勒伊斯Rachel Ruysch:花卉生態繪圖
瑪麗亞•西比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蝶蛾毛蟲生態繪圖
安潔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用流水線生產古典主義繪畫

第三章  中國與日本 13—19世紀
管道升:墨竹、朱竹
文俶:水墨花鳥蟲獸
葛飾應為:在浮世繪中加入光與影

第四章 法國 19世紀
貝絲•莫里索Berthe Morisot:印象派,用油畫畫出水彩的透明感,經常畫自己的女兒
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印象派,現代聖母畫開創者、著名藝術經銷展示商
卡蜜兒•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雕塑激情

第五章 俄羅斯、德國、法國與墨西哥 20世紀
瑪麗安•馮•韋雷夫金Marianne von Werefkin:藍騎士表現主義,用詭譎冷澀苗描繪底層生活
瑪麗安•布蘭德Marianne Brandt:包浩斯學院金屬餐具燈具設計
李歐諾拉•卡靈頓Leonora Carrington:超現實主義的奇幻生物王國
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描繪身體的病痛和家鄉的文化,現實被觀眾當成超現實
塔瑪拉•德•藍碧嘉Tamara de Lempicka:未來主義,描繪紙碎金迷

第六章 美國 20世紀
李•克拉斯納Lee Krasner:抽象表現主義,拆解舊作、重新拼貼
喬治亞•歐姬芙和艾達•歐姬芙Georgia and lda O'Keeffe:讓自然事物展現紀念碑的質感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巨型雕塑,人物、巢穴、服裝、囚籠、蜘蛛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現代藝術的故事》~不再追求寫實和美感,而是要刺激你思考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現代藝術的故事》,作者是Will Gompertz(威爾‧岡波茲),原文書名為What Are You Looking at?: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關於現代藝術,有幾個常見的誤解與負面觀點:太過抽象看不懂在畫甚麼東西?這是小朋友畫的還是鬼畫的?看起來像一堆雜物垃圾的東西可以放在這裡?為什麼要採取引起不適感的表現風格?最後,憑什麼還能賣到那麼貴?

但如果提到印象派,大家的印象可能就好多了,印象派畫家強調光影、色彩與自然環境的瞬間變化,給人更加輕鬆、流動的感覺。他們捕捉巴黎街頭的景象或自然景觀中的光影變化,這使得他們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並受到現代城市中產階級的歡迎。

然而正是印象派打破了學院派的寫實技法、嚴謹的構圖和透視、細緻的筆觸、嚴肅的主題,從而開啟了現代藝術的演化之路。

在印象派出現的同時,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畫得像能比攝影像嗎,能夠畫出攝影拍不出來的效果,成了新的追求,花樣越玩越多、越玩越反叛,最終形成如今的模樣。

每個現代藝術作品,都是整個演化過程中的一個截面而已,就如同你看電影只看中段或只看結尾,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然如果整個故事完整看下來,就有可能觀察到變化的邏輯。

本書記錄了十九到二十一世紀各個藝術流派的興起與發展,他們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如何互相影響,以及在批判前人的過程中,開創出新的藝術主張和創新技法。

下面是我閱讀此書後的筆記,將其演化路線歸納成以下四點,將不同的流派按照時間軸依序排列,可能會意外的發現:畢卡索的畫仍保留寫實的成分,並沒有那麼抽象;馬諦斯的筆觸和色彩並沒有那麼放縱,他們還未走到演化的盡頭呢。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一:刪繁就減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二:掙脫束縛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三:多樣組合
現代藝術演化路線之四:對話社會

關於一開始誤解與負面觀點,其實也是能夠解釋的

現代藝術逐漸脫離寫實和透視法則,轉向抽象與觀念表達。這與傳統繪畫強調「像」和讓觀眾一眼看懂作品的差異很大,容易讓人產生「看不懂」的誤解。傳統愛好者可能會認為藝術應該要清晰呈現具體的物體或故事情節,而現代藝術則專注於探索攝影無法傳達的感官或哲學意義。

現代主義藝術經常簡化形狀、放縱色彩或線條,這種風格看起來可能像兒童畫,讓人誤以為缺乏技術。有人甚至覺得「我也能畫」這樣的作品,進而質疑其藝術性。然而,這種簡化實際上經過藝術家的深思熟慮與設計,目的是打破傳統藝術的局限,探索表現主義、立體派等新形式,從而開創一種新穎的視覺經驗。

現代藝術確實有一些作品難以激發觀眾的正向情感共鳴,甚至帶來負向感受。尤其是後現代主義或行為藝術,經常探討性、暴力、政治和社會議題,讓觀眾感到不適。此外,某些複合媒材作品,如果不是在美術館中展示,可能讓人覺得像是廢物或雜物,缺乏藝術價值。這與傳統繪畫的精緻與情感表達形成對比,讓喜愛寫實主義的人更難接受。

現代藝術進入21世紀後,高價拍賣、知名畫廊的過度炒作,讓一些觀眾覺得現代藝術變得過於市場驅動,藝術的原本精神被金錢和名利取代。這些批評主要針對當代藝術的市場化,而非所有現代主義的創作方向,但依然影響了大眾對現代藝術的看法。

這些批評與現代藝術的本質衝突反映了不同觀眾對藝術的期待和理解。現代藝術強調創新和個人表達,而傳統藝術重視技術與具象表現,兩者的張力造就了這些誤解和負面評價。

最後想提一點:現代藝術,並不是只有醜陋難以理解的部分。包豪斯學派、極簡主義等流派,以簡潔鮮明的風格,影響著我們的高樓建築、交通工具、3C產品、廣場雕塑,已經成為我們美感的一部分,尤其當你拿起智慧型手機的那一刻。

《風之谷》漫畫版

 

讀者:朱志德

無論你是否看過宮崎駿的電影《風之谷》,建議進一步去閱讀漫畫版。

漫畫版《風之谷》一共七大冊,電影只擷取一冊半,並有所刪減改編。因此漫畫版提供了更豐富的敘事和角色發展。以下是幾個較為突出的差異:

1. 更深刻的世界觀與背景故事

電影版的故事,主要聚焦於多魯美奇亞王國企圖焚燒腐海,並要求其他附庸小國等協助。然而,漫畫版拓展了兩大強國——多魯美奇亞王國土鬼諸侯國之間的對立,深入探討了兩者的政治、科技與文化差異。兩國皆面臨著統治者的內鬥,附庸小國也陷入了服從或反抗的困境,而腐海擴大的威脅加劇了這場末日之戰。這場衝突最終引發了巨大損失,無論是兩大強國、附庸小國還是腐海生物都無法倖免。

2. 角色的多維發展

漫畫版中的角色比電影版更加立體,情感和內心世界變得更為豐富。

娜烏西卡一開始就對腐海的生物展現出不一樣的理解和同情,同時肩負保衛族人的勇氣,這點漫畫版和電影版是相同的,然而在漫畫版中,兩大國對抗下的戰爭更加殘酷,認識的人不斷戰死,而生化武器對甫海生物的殘害、引發大海嘯,更讓她一度灰心喪志,甚至只想呆坐在腐海生物旁一同等死。然而在靜默中再次甦醒的她,有了更堅韌的意志,制止戰爭,阻止更多的人類和腐海生物死亡,成了她的新目標。從早期對世界的單純希望,轉變為接受世界的複雜性,並以勇敢的態度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最終成為了一個具有遠見與決心的和平使者。

庫夏娜是多魯美奇亞王國的四王女,在電影中是因為肢體被蟲類啃噬而痛恨腐海,企圖將其燒光的復仇者,不惜把鄰近小國全部拖下水。然而在漫畫中卻是深受部下愛戴、優秀的軍事領袖,卻在王國的政爭中失敗,母親服毒失去記憶,自己不受父王重視。在末日之戰中,部下被打散到王兄轄下各單位當砲灰,自己還得率領身懷貳心的附庸小國們,穿越危險重重的腐海深處,去偷襲敵方後路,如果不想戰死還背負罵名,只得在逆境中不斷奮勇前進。

猶巴老師在電影版中是安撫娜烏西卡焦躁的內心、啟迪她智慧的長者,然而在漫畫版中則有自己漫長的英雄之旅。他收留了培吉特的遺民阿斯貝魯、瑪尼族的遺民桂嘉、有念力的孤兒奇克克,其故鄉皆是不願意服從兩大國的軍事動員而遭毀滅的附庸小國。一行人穿梭在各勢力之間,一方面揭露更多世界的真相,一方面試圖阻止戰爭、幫助戰亂中的難民,最終竟成為感動眾人的殉道者。

3. 科技與自然的深層思考

電影版中,腐海是一個散播瘴氣的自然現象,對人類社會構成威脅,只有娜烏西卡等少數人窺見其淨化污染的機制,並尋求與腐海和平共存的方式。

然而在漫畫中,還有一群遊走於人類社會邊緣和腐海之間的馴蟲師,透過物產和技術的交換,不斷摸索在這廢土之上的生存之道,其中備受馴蟲師們尊敬的森林人,更是完全融入了腐海的生態系統,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的另一種可能性。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腐海的真相和命運。

腐海其實是人類文明毀滅後,舊世界科技為了淨化地球而設計的生物科技,腐海的淨化程序完成後,整個系統將啟動自毀,消滅腐海和殘存的人類文明,為"庭院"中保留的滅絕物種,在空白的大地上重啟生態和文明。

4. 巨神兵的甦醒與娜烏西卡的兩難

電影版中的巨神兵是一個未完成的武器,才剛展現其火力,就塌陷在自己的重量裡,無法抵抗洶湧而來的王蟲群。

然而,漫畫版的巨神兵在故事末尾甦醒,且擁有完整的意識與思想,將娜烏西卡視為自己的母親,甚至為了保護她不惜無差別攻擊周邊帶有敵意的人群。

娜烏西卡面臨的道德困境是如何控制這個古代世界遺留的恐怖力量,並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制止戰爭的調停者。這一情節不僅強化了巨神兵在故事中的象徵意義,也進一步刻畫了娜烏西卡內心的掙扎。

5. 啟發思考的結局

漫畫的結局具有強烈的哲學意味。娜烏西卡拒絕了舊世界科技控制未來的手段,選擇相信生命的多樣性與自然的自我調節力量。這一選擇超越了對當前局勢的應對,展現了她對未來的思考與希望。相比電影中較為直接的結局,漫畫引導讀者對科技、自然、人類命運之間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反思。

"清淨與汙濁同是生命,生物會變化,會共存,不需要你預設的未來"

"你們安排眾生的生死,卻否定自身的死亡"

"滅亡早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那一天終會來臨,那我們就活著迎向那一天"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史前人群與文化》與《台灣原住民史》~補上南島語族的視角,台灣的歷史才完整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史前人群與文化》和《台灣原住民史》,為玉山社典藏台灣史的前兩冊,分別由考古學者劉益昌和歷史學者詹素娟撰寫。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且即便是漢人移入拓墾的時代,台灣南島語族仍舊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能只從漢人文字書寫的歷史,來看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與變遷。

《史前人群與文化》以土地為主體,突破漢人、文字的傳統,從自然的歷史說起,再從考古學研究的觀點談到人和土地的互動關係體系,勾勒台灣在史前時期的面貌與多元。台灣的早期歷史,可說是南島人群構成與文化形成的過程。它的整體發展,更是一部不斷遷徙、返還與融入的紀錄。物質的遺留也說明,外來文化影響如何逐漸被吸收,融入於南島文化體系與人群中,成為南島文化和人群的一份子,構成台灣原住民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台灣原住民史》以時間和區域發展為主軸,突破針對單一部族、單一事件的限制,述說從史前到戰後,不同階段的原住民的稱呼,到族群遷徙、生活變化的相關研究。當新宗教隨著傳教士到來、當國家力量介入既有的治理規範、當部族因遷徙而開拓新領地……由外在至內在的變化,如何影響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台灣被納入國家的管轄後,不同的政權與統治策略,又帶給原住民什麼樣的衝擊?

以下用年表的形式,摘錄書中論述

舊石器時代晚期 50000~6500 BP

冰河時期,現代人步行來台
(1)長濱文化
(2)網形文化
(3)左鎮人化石
50000~15000 BP 晚期早段
15000~10000 BP 晚期中段
10000~6500 BP 晚期後段

新石器時代早期 6500~4200 BP (4550~2250 BC)

1.南島民族從百越渡海來台
2.陶器以粗繩紋紅陶為主,型式各地接近
3.玉器使用萌芽:以斧鑿等工具為主
4.遺址集中在海岸線
大坌坑文化早期6500~5500 BP:採集漁獵為主
大坌坑文化中期5500~5000 BP:根莖類農作為主
大坌坑文化晚期5000~4200 BP:小米、稻米農作為主,文化開始出現差異
(1)訊塘埔文化早期:北部地區
(2)水碓尾文化:北部地區
(3)牛罵頭文化早期:中部地區
(4)菓葉類型:南部地區、澎湖、台東
(5)月眉類型:東部地區

新石器時代中期 4200~3200 BP (2250~1250 BC)

1.南島民族往南洋群島和中南半島南部擴散
2.陶器以細繩紋紅陶為主,紋路、形狀差異
3.玉器使用發展:工具類型變多,飾物出現
4.遺址擴散至平原和山麓
(1)訊塘埔文化:宜北桃
(2)紅毛港文化:桃竹苗
(3)牛罵頭文化:中彰投
(4)梅林文化:雲嘉南
(5)牛稠子文化:台南
(6)鳳鼻頭文化:高屏
(7)墾丁文化:屏東
(8)富山文化:台東
(9)大坑文化:花蓮,玉器製造中心

新石器時代晚期 3200~2400 BP (1250~450 BC)

1.陶器多樣化,顏色、質地、形狀、紋路各地皆不同
2.玉器使用興盛:大規模生產,行銷島內海外,各地流行式樣不同
3.遺址擴散至山區河谷
(1)芝山岩文化:台北東北部
(2)圓山文化:台北西南部、桃園
(3)山佳文化:桃竹苗
(4)二本松文化:苗栗
(5)營埔文化:中彰投
(6)大馬璘文化:南投埔里地區
(7)魚寮文化:雲嘉南
(8)東埔一鄰文化:嘉義阿里山區
(9)大湖文化:南高
(10)鳳鼻頭文化:高屏
(11)响林文化:屏東
(12)卑南文化:台東
(13)麒麟文化:花東
(14)花岡山文化:花蓮北部,玉器製造中心
(15)丸山文化:宜蘭

金屬器時代初期 2400~2100 BP (450~150 BC)

1.玉器使用衰退:以金屬器取代石器切割玉器
2.外來器物傳入:金屬器、玻璃珠、瑪瑙珠(可能來自西亞南亞技術)
3.東部北部進入金石共用時代,西部仍維持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植物園文化:台北西北
(2)土地公山文化:台北東南
(3)宜蘭地區尚未發現遺址
(4)花岡山平林文化:花蓮北部,玉器製造中心
(5)富里山文化:花東
(6)三和文化早期:台東

金屬器時代早期 2100~1600 BP (150 BC~350 AD)

1.玉器使用衰退:以金屬器取代石器切割玉器
2.外來人群移入,墓葬形式與陪葬品不同
(1)花岡山上層文化:花蓮北部,玉器製造中心
(2)三和文化中期:台東
(3)龜山文化:屏東

金屬器時代中期 1600~1100 BP (350~850 AD)

1.玉器使用消失:玉器變小變薄、數量極少
2.台灣開始生產鐵器,開挖鐵礦,建立煉爐和聚落
3.台灣原住民文化形成於此時
4.遷徙與交易增加,導致鄰近地區器物差距變小,文化逐漸合併?
(1)十三行文化:北宜桃竹苗
(2)番子園文化:中彰投
(3)貓兒干文化:彰雲嘉
(4)蔦松文化:南高屏
(5)靜浦文化:花東
(6)三和文化晚期:台東

金屬器時代晚期 1100~330 BP(850~1620AD)

1.外來器物傳入:中日韓的瓷器、錢幣
2.開始被列入周邊國家文獻紀載-原史時代
原史時代初期1100~850 BP (850~1100 AD)
原史時代早期850~600 BP (1100~1350 AD)
原史時代中期600~400 BP (1350~1550 AD)
原史時代晚期400~330 BP (1550~1620 AD)

歷史時代 1620 AD~

國際競爭時期 1620~1683 AD
贌社制度:依照鹿皮等貿易量徵稅,而非各社人口數量
人口統計、地方會議、路德宗新教、羅馬字的引入

滿清帝國統治時期 1683~1895 AD

前期封山禁海(但不嚴謹)
通事制度、番丁銀制度~贌社制度的延續
三層制到番屯制:西部原住民被納入統治,原本作為族群隔離的保護措施,卻造成番社內鬥和土地流失(參見柯志明熟番與奸民一書)
三次西部平埔大遷徙

後期開山開港
清賦政策:西部平埔的減免政策沒了,賦稅壓力增加
長老教會和天主教向西部平埔族、東部原住民傳教
開山撫番戰爭~東部原住民被納入統治,北部山區原住民被占據部分土地開發樟腦茶葉

日本帝國統治時期 1895~1945 AD
大租買收政策:清賦政策的延續,西部平埔的大租權沒了,只剩下小租
土地整理:東部原住民的公有地,部分被徵收,部分被分割成私有
隘勇線推進:開山撫番政策的延續,高山原住民被納入統治
森林計畫事業:高山原住民只剩下部落周邊土地,其餘被徵收為國有林班地
集團移住政策:高山原住民從山上被遷移至山麓(參見葉高華強制移住一書)
公學校、青年團、高砂義勇隊:原住民被納入現代教育和國防體系中

中華民國統治時期 1945 AD~
山地行政:延續日本時代的政策,包括入山管制、國語政策、山林開發、保留地限制等等
長老教會、天主教和真耶穌教會,開始進入山區部落傳教
1970年代,大批原住民離開部落,進入城市打工
1980年代,原住民正名運動興起
1990年代,平埔族恢復身分運動興起

<延伸閱讀>劉益昌演講影片
 (考古不只史前,荷蘭明鄭、清代、日本乃至戰後都可能形成考古文物)
小琉球的大歷史 -談荷蘭時期的滅族事件



《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系列~壓不扁的玫瑰,真的從石縫中長出來了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台灣文學館常設展的延伸專書《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文字統籌是朱宥勳,同時也一併推薦他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這兩本書,以及相關講座影片。

書中梳理了台灣文學的歷史,多樣性的風格,代表性的作家和著作,對於台灣文學感興趣的讀者,可從中獲得基本的認識,並按書索驥,去搜尋自己喜歡的作品。

然而在台灣,要想能夠自由自在的,創作符合自己理念的作品,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因為文學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讓統治者惴惴不安,因此從多方面進行威逼利誘,力求創作者的立場與官方一致。無論是語言、文字、創作風格、書寫主題,都程度不一的受到干涉。

與統治者唱和,就得違背自己的理想;與統治者唱反調,冷落還算好,一不小心就撞到刀口上。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如果恰好碰上政權輪替,花費大量精力學習的"國語"又不能用了,一切又得重頭再來,這種被迫使用新的外來語言創作的壓力,瞬間又把許多人掃出文壇。

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者之間還又要競爭版面、競爭讀者、競爭後繼者,因此為了文學創作的核心理念,產生一場又一場的文學論戰。個別人士還拉攏統治者,企圖借刀殺人。

新舊文學論戰中,我們看到白話文學批判古典文學趨炎附勢,為統治者唱頌歌。

在糞寫實主義論戰、橋副刊論戰中,我們看到日本和黨國的鍘刀。

在台灣話文論戰中,看到對於如何我手寫我口,竟有如此多的路徑可供選擇和想像。

在現代派論戰、關唐事件中,看到創作者對於平易與寫實的認同差異,以及對官方美感的靠攏或反抗。

在鄉土文學論戰、台灣文學正名論戰,我們看到左統派和本土派既聯合又鬥爭的經過。

在這樣的氛圍下,好好創作是種奢望,在創作以外的拚搏,也同樣重要。

我們看到鍾肇政透過大量書信往來,串聯不得志的本省籍作家們,共同爭取投稿和出版的機會,並將日本時代前輩們的創作翻譯集結。

我們看到葉石濤以一己之力,無論是同時台灣作家的作品、世界各國新的文學創作和觀念,都進行了豐富的評論,建立台灣文學研究的基石。

我們看到林海音在聯合報副刊,為眾多與官方主旋律不同的創作者們打掩護,現代主義、鄉土寫實、女性作家、軍中作家,都因此有了發表的天地。

我們看到聶華苓、白先勇的現代主義背後是美國新聞處的草蛇灰線。我們看到七等生對現代主義的堅持、看到陳映真的左派理想的堅持;看到黃春明、王禎和如何從現代主義轉向鄉土文學。看到紀弦和余光中對於新詩應該改採取何種美感形式而爭。

太多精采的背景故事,與他們的創作交相呼應。

而當政治的壓抑終於結束,以往不能公開述說的歷史,可以明講了;各種隱而不發的創作理念,可以百花齊放了。

正如同楊逵所寫的壓不扁的玫瑰,真的從石縫中長出來了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特搜!臺灣都市傳說》系列~也許我們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特搜!臺灣都市傳說 》,以及後續的衍伸系列《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必修!臺灣校園鬼故事考》,主要作者是謝宜安。

有聽過這些都市傳說嗎?

有人參加很high的派對,一覺醒來發現被泡在放滿冰塊的浴缸,腎被割走了

華航空難後,有人接到死者打來的靈異電話,或者哭泣不講話,或者請求協助尋找遺物

火災發生後,許多人看到繚繞的煙霧上方浮現了幽靈船,準備前往下個地方載走死者

都市傳說的建構與解構-文本分析的力量

都市傳說是"人人都以為是真的,但實際上並不是"的故事。

第一本書蒐集了13個都市傳說,第二本擴增到100則,然而若只是蒐集的文本資料,讓大家回想起曾經有這些都市傳說,意義並不大。

這系列書籍最重要的特色,是透過學術觀點,進行詳細的文本分析。

每一則故事,首先進行故事結構的解構,將都市傳說分解為不同的片段或段落,並仔細分析每個段落的敘述模式、情節發展及其核心主題。

這些都市傳說是在何時出現的?是否曾在國外有類似的故事流傳,後來才傳入台灣?

這些故事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哪些變化,使得情節變得更加恐怖真實?

這些故事中有哪些矛盾不合理的地方,讓我們可以推理出這是虛構的故事?

這些故事拆解成不同段落,這些段落可能有不同的來源,有的是人為創作,也有的來自真實故事的片段,甚至比都市傳說的故事本身還要令人驚悚,然而為何被人遺忘?

<中廣丐童事件,反映的是當時綁票案盛行的恐懼,及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

<六福村沒有長髮遊客死於大怒神,但曾有遊客被老虎叼走,也曾有工讀生被機器撞死>

<遍地日據刑場的陰森想像,實際上是白色恐怖的遮羞布,黨國政府在許多日本人留下來的建築中刑求虐殺政治犯,嫁接到了日軍在中國大陸的暴行上。實際上日本時代在台執行死刑的刑務所只有三處,使用的是絞刑而非槍決或斬首,死亡人數也沒那麼多。>

最後,為了解讀為何這些都市傳說會流傳開來。作者追溯故事傳播的當下,台灣發生了那些關鍵性的事件、或者出現某些改變生活方式的趨勢,使得人們在當下產生特定的不安和恐懼。

研究都市傳說,並不是為了要拆穿謊言,或覺得當時的人很笨,為什麼這種事情也要相信。

而是要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故事,我們會想要告訴別人?

人們不是甚麼流言都會刻意傳播,也不是每則流言都會造成社會恐慌,往往是因為都市傳說反映了這個時代,我們內心的的慾望和恐懼,尤其是對於城市化帶來的新的科技、建築、陌生人產生的焦慮。

當人們不斷轉述同一個故事,並在過程中加油添醋,最終演化成現在的模樣。

民俗學的觀點-都市傳說與其它文本的比較與分類

民俗學包括口傳民俗、習慣民俗、物質民俗和宗教民俗。

都市傳說屬於口傳民俗的一種,和神話、鄉野奇談屬於同類。

它是口耳相傳的,使得它擁有多個相同主題但細節不同的變體。它的敘事圍繞生活中的人事物展開,故事的主角通常是某個認識的人的朋友,因此講述者和收聽者大多信以為真。

當我們把都市傳說與一些相近的名詞作比較分析,更能理解都市傳說的定義,也有助於將都市傳說進行分類。

謠言,同樣是口耳相傳卻未經證實的訊息,然而謠言可能只是簡短的一句話,也可擴充成情節豐富的完整故事,鄉野奇談和都市傳說就屬於後者。人面魚、中廣丐童事件、殭屍出沒這樣的故事,就曾在台灣引發恐慌。

鄉野奇談,可看作是都市傳說的前身,例如虎姑婆、椅子姑、林投姐這樣的故事,背景通常是傳統農村,反映當時的文化背景。而都市傳說大多以現代化的設施為舞台,然而現代化是個漸進的過程,台灣的荒野和城市是交錯的,因此仍有部分鄉野傳說在現代社會持續流傳,書中收錄的水鬼、魔神仔就是典型的例子。

笑話,聽起來與都市傳說毫不相及。對於都市傳說,人們往往有著懸疑、恐怖、怪奇的形象,但那只是文本風格。事實上有些都市傳說,是包含笑料、戲謔和嘲諷風格的,然而只要這些笑話被當成真實事件描述,以嚴肅的態度講述,納入都市傳說的範疇也不無道理。例如死亡之握、消波塊肉粽

習俗、儀式、迷信,和人的行為動作有關,屬於習慣民俗的一部分,照理講與都市傳說這種口傳民俗毫不相關。然而當這些行為擁有眾多傳聞,被講述成完整的故事(例如某個人不信邪,堅持不遵守某習俗,或做了錯誤的儀式,結果得到悲慘的下場之類),或者經過眾口相傳形成豐富的解釋時,也可能被當作是都市傳說的一部分。書中收錄相當多這樣的內容,包括冥婚紅包、海線送肉粽、嬰靈、碟仙、乖乖大神、醫護鳳梨禁忌等等。

剩餘最常見的靈異驚悚傳說,書中按照場景的發生地,分成猛鬼廢墟、靈異公路、城市狹縫、軍中鬼話和災難記憶,而其中校園怪談一節又更是延伸成單獨的一本書。

最後推薦作者的演講影片:真假刑場與夜半亡魂(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