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穴位歸經簡史與經外奇穴

 



作者:朱志德

經外奇穴,其實應該分成"經外"和"奇"兩個概念來看。

如果強調"經外"兩個字,那指的是沒有歸經的穴道,應稱為"漏經穴"或"經外穴",歷朝歷代累積下來自然是非常多。目前蒐藏最多的郝金凱針灸經外奇穴圖譜(三版),將近3000多個穴道,頭皮針也才只收錄焦氏而已,像這樣厚的書,臨床實用價值不高,只能作為文獻學上的紀錄而已。

如果強調"奇"這個字,那就必須要有奇效,臨床好用、常用,不可能太多。最早整理經外奇穴的書籍,竇太師針經、奇效良方,乃至於現在WHO的標準化方案,就蠻符合這個定義。

無論"經外"還是"奇"穴的概念,都可追溯到金元時期,因為當宋代王惟一"銅人俞穴針灸圖經"出版後,穴道歸經已成為國家標準化教材的一部分,剩下漏掉尚未歸經的穴位,就只能稱作經外穴或漏經穴了。然而這是否就表示經穴就比較正確有效?顯然未必,太陽、印堂等經外奇穴,顯然比大部分的經穴還要更常用,療效也十分豐富。

如果回歸經絡的定義與起源,應該是要用來解釋穴道的遠處治療功能,扎了某個穴道,能夠順著經絡循行去治療某個遠處的症狀,那銅人經絡上面那麼多穴道,都有這種功能嗎?大概只有五俞穴、原穴、絡穴、郄穴才符合這種定義。像這種與經絡理論共同發展的穴位,可以稱做腧穴。

其餘穴位,大多根據其解剖位置,治療局部症狀為主,說實在話跟阿是穴差不了多少。例如肩腢肩髎,位於肩峰關節而能夠治肩膀疾病,跟他歸哪條經無關。少數有其他功效的穴道,則反映在穴位名稱上,例如有風的風池風府風門風市,就會拿來治療腦中風、傷風感冒、風疹等與風有關的疾病。向這些與經絡發展無關的穴位,則可稱作孔穴。

所以當我們回顧穴道的歷史,可以發現,大部分的經穴和經外穴,有共同的起源,就是孔穴。是否歸經,只是醫家偶然的選擇,因此彼此之間並無高下之分。只不過因為天人相應的理論,經穴的最高數量被限制在了365,因此眾多的穴位無法被納入,加上WHO標準化方案361穴一錘定音,太陽、印堂就只能繼續當經外奇穴了。

穴道歸經是漫長的過程,有許多事情並非理所當然。大部分現在的經穴,從一開始都可以當作經外穴。風市在肘後備急方就已出現,直到明代類經圖翼才歸經,清代刺灸心法卻未被納入。穴道會歸到哪一個經也很難說,頭維歸胃經和歸膽經的理論都有。有時候為了歸經,會導致經絡穴道連線彎折(通常出現在絡穴郄穴處),也可能導致原本的穴道改了位置(犢鼻原本在膝蓋正下方,歸了胃經挪到外膝眼),空出來的原位重新命名為經外奇穴。也有像三陰交這種,上三寸的經外奇穴取代上八寸的經穴,篡位轉正的例子。

經外奇穴還有另一個特性,就是整理時是依照部位和功效,這點從素問時代的氣穴論、氣府論就是如此了。到了黃帝三部針經(俗稱針灸甲乙經),除了肘膝以下的五俞穴,也是按部位歸納,肩膀的穴道、臀部的穴道、頭後側的穴道等等。竇太師針經、奇效良方和WHO標準化方案從頭到腳論述奇穴。乃至近代流行的董氏奇穴,從一一(手指)到十十(頭面)部位的劃分也是如此。

無論是經穴還是經外穴/漏經穴,隨著歷史的推移,文獻上的記載越來越多,我們不可能全部記得並使用。因此合適的方式是挑選學習過、好用的經穴和經外穴/漏經穴,詳加熟記,比較符合臨床所需。而且切記不要有分別心,只要能夠治好病人的穴道,就是好的穴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