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樓塌了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作者金子展久

近代400年的台灣是個移民之島,漢人帶來廟宇,西洋人帶來教堂,日本統治台灣50年,自然也興建了大大小小的神社,奉祀來自日本的神明,其中被總督府登記納管的就有200餘座,有更多較小的社祠並未列其中。

隨著二戰結束,日本人被遣送回國,這些神社自然也失去信仰的基礎,面臨拆除、改建、乃至自然荒蕪的命運。然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神社舊址被改建成重要的建物,發揮新的功能。而拆下來的遺構遺物,抹去相關字樣並稍加改裝後,流散在各處成為裝飾物。

台灣探訪神社遺構遺物者不少,然而遍訪台灣各地並集結成書者,本書堪稱第一,值得細細閱讀。作者是日本公司派駐來台的職員,自述因長官鼓勵海外職員學習在地的歷史文化,於是利用假日開始進行田野調查,並配合歷史資料的爬梳,本書即是紀錄的成果,有豐富的照片和文獻紀錄這些神社的原樣、建設經過,乃至於現址改建後的模樣、遺物的去向。

本書的第一部分介紹政權密切相關的國家神道,所興建的大型神社。乙未征台之役因瘧疾逝世的能久親王,成了與開拓三神一樣重要的主祀神明。而神社的新建、升格,自然也與日本國內的政治局勢變化、乃至海外擴張的進度息息相關。

第二部分介紹了小型社祠,這些社祠的祭神較富多樣性,與產業息息相關,如金刀比羅神社守護海上交通的安全、稻荷神社是農業和生意的守護神,礦葉、林業、釀酒業、花街等等也有各自的守護神。然而學校、醫院、監獄等公家單位,以及理蕃戰爭後設立在原住民部落內的社祠,

第三部分則是回顧神社興衰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提出個人的見解。對於田野調查不感興趣的讀者,亦可先翻至此章節閱讀。

本書有蠻大的篇幅談到神社拆除改建,普遍的說法是國民政府官員軍人,因為抗日戰爭的怨恨而下令拆除,這點固然有道理,然而之前的被統治者,無論是原住民還是平地的漢人,也可能推了一把。

事實上,縣社以上的大型神社大多做為忠烈祠和政府機關使用,一開始僅稍作改裝,直到1972年ROC當局與日本斷交,才陸續發布行政命令,拆除剩餘遺構,徹底改建成中國式建築,此時日式、木造為主的舊建築早已腐朽的差不多,借使用鋼筋混凝土重建名義,可說是順勢而為。

縣社以下的無格社、乃至小型社祠,戰後無人管理,完全成廢墟狀態,於是有人將社務所當作住家,有人把裡面的附屬品挖鑿下來販賣貼補經濟,或者裝修寺廟和房屋,這種行為有時是不分族群的。

對於山區的原住民而言,因為被征服被迫放棄泛靈信仰,改建神社,但戰後祖靈並未回來,反而是天主教、基督教積極地進入部落傳教,位在部落內顯眼位置的神社,自然被改建成了教堂,展現宗教的優越性。

而對於平地的漢人而言,原本神明之間和平共處,金刀比羅神可以和天上聖母一同遶境,然而皇民化運動開始後,隨之而來的寺廟整理,不但傳統的宗教儀式被禁止,甚至還大規模拆毀寺廟、焚燒神像,並將抄沒的廟產用來興建神社。這在信眾眼裡,這是對神明的褻瀆,然而在威逼下敢怒不敢言,除了趕緊把剩餘的小型神像藏匿在信眾家裡,就是把觀音像、佛像挪到正殿,掛靠日本佛教宗派,改稱佛寺以逃過一劫。戰後形勢逆轉,反過來拆了神社,把神社的木材石材乃至狛犬用來重建寺廟,不過是剛好而已。

在系列的拆毀過程中,還是有些特別的例外。開山神社原為傳統廟宇,屬於府城聯境的六合境,因鄭成功有日本血統,因而早早被改建成神社,戰後恢復成傳統廟宇的外觀。建功神社是祭祀在台逝世的日籍和台籍官員,因建築設計前衛,外觀採「漢、和、西洋混合」的建築樣式,不說也看不出原來是神社,戰後被作為中央圖書館時僅做些微改建,還能看出原樣。桃園神社是極少數作為忠烈祠後仍維持日式原樣的建築,1985年受到學者和社會輿論的請願,以及競圖得標的建築師的意見下,終止拆除改建的計畫,最終以國定三級古蹟的形式保存下來。高士佛祠是少數在部落中被拆毀又重建的社祠,以日本神社的建築形式,奉祀高士佛社以往對外出戰犧牲的戰士。

考察日本神社的遺址、遺構和遺物,不應被看做是懷念日本統治,也並非要恢復神道信仰,畢竟其信仰基礎早消散在時間的長河中,更多的是對於歷史的一點點好奇和關注。退一步來說,若連這種在意識形態上有爭議的都能夠被關注和維護,那還有哪些古蹟不值得被保護呢?

最後補充廖德宗考據的鳳山神社遺構及空間考證一文,鳳山醫院是我目前工作的地方,澄清湖和城隍廟也是常去的地方,在不知不覺中,你可能已跟消失的神社結下緣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