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是動病、所生病



作者:朱志德

如果經絡是為了解釋穴道的遠處治療作用,那真正與經絡關聯的穴道,只有五俞原絡郄而已,而這些穴道透過經絡所治療、與經絡理論發展密切相關的疾病,實際上僅僅是動病和所生病而已,而且這兩種病實際上差別很大,而且是先後出現的。

比方說某個人牙齒痛時(頭面的症狀),同時出現頸部動靜脈附近浮腫(標脈出現異常),同時又在手背手腕的橈側一帶出現壓痛點或青筋浮起(本脈出現異常),這時候如果在本脈處進行放血或溫灸,若患者牙痛減輕、頸腫改善,此時我們將認為這三個點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聯,這種和脈動點相關聯的病,可稱作是動病。將著三個點用虛線連起來,就是經脈的前身,這條脈也被樸素的根據其主治命名為齒脈《陰陽十一脈》,後來改稱臂陽明脈《足臂十一脈》,即今天的手陽明大腸經,而既用來診斷也可用來治療的本脈,也一同被命名為"手陽明"穴,穴道與經脈同名。後來這個手陽明穴再分化成滎、俞、原、經、絡、郄。

當這幾個脈動點相連的虛線逐漸轉變為實線時,最早的經脈誕生了,而此時的人們又發現,在經脈循行線上所產生的痠麻脹痛,在本脈附近治療也能夠緩解,於是另一種疾病"所生病"也被歸納出來,例如手陽明經所生病就包括牙齒和頸部附近的口乾喉痺,上隻陽面前側的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此時治療點的範圍也擴大,不再局限於腕踝處,而是往下延伸至指尖(也就是後來的井穴)、往上延伸至肘膝(也就是後來的合穴)。 

以上這些推斷論據的基礎有哪些呢?
除了內經論述經絡相關的篇章,考古文物的論述如馬王堆、張家山的《陰陽十一脈》《足臂十一脈》,雙包山及老官山的經脈木人。諸子百家談論疾病,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的醫案都談到相似的內容。再來是後世典籍的紀載中,五俞穴、原穴、絡穴、郄穴的主治基本上也是與是動病所生病相符的。此外內經治療疾病的相關篇章,針刺或溫灸的部位不是現代的穴道名稱,而是"手陽明"、"足厥陰"時,大多符合是動所生病,那治療的部位可用腕踝處的本脈解釋,而非現行經絡上後來歸經的任一穴道。

上述的資料,經脈巡行的路徑、經脈的數量略有差異,可反映出經絡理論尚在建構時,多樣化未定論的情況。是動所生一穴一脈一病,加上循經感傳,左右偏一點走向就改變,理論上仍有無數多條,然而古人因為講究數術醫學,天人合一,要將經絡和穴道與陰陽五行對應,因此加以歸納簡化,最終形成現行的手足三陰三陽和奇經八脈,廢棄的路徑被當作經別、別絡、孫絡理論殘存下來。

絡穴、郄穴可視為經脈的平行理論,保持一脈一穴的原形,然而因為穴位重要,因此同樣名稱的經絡相互合併時,穴道位置較不會被調整,而是經絡屈從穴道,導致形成彎折,列缺、養老、豐隆皆是類似現象。而奇經八脈的代表穴道、名稱或別名與經脈名稱接近者,可視為該奇經八脈的本脈處,如衝脈的氣衝,帶脈的帶脈,陰蹻的照海,陽蹻的申脈等等。經筋和皮部可視為所生病的延伸補充理論,解釋巡行處的皮脈肉筋骨皆受經脈的主宰,可由本脈治療。

以上是關於經絡理論起源、是動所生病和五俞原絡郄的相關性的分析。內容參考自黃龍祥、陳淼和、張效霞、廖育群、 劉澄中、張永賢的相關書籍及文章論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