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Hans Rosling《真確》~我們對世界錯誤理解的源由,以及為何事情比你想的還好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真確》,作者是Hans Rosling,以及他的兒子Ola和媳婦Anna。

作者是無國界醫師、公衛學者和統計學者。他發現,即使有聯合國、世界銀行及許多國際組織的公開統計數據,許多人對於世界的樣貌仍有許多誤解,包括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世界人口將持續增長、各種天災人禍不斷增多等等,一切都和統計數據背道而馳。

作者認為有幾個原因,包括缺乏好的數據呈現模式方便大眾理解(於是作者用動態泡泡圖取代傳統的圖表)、年輕時在學校學到的常識根深蒂固(幾十年過去數據早就過時)、以及人類的心理運作模式傾向於簡化和悲觀(以致於對於新的數據視而不見)。

二分化直覺偏誤

動態泡泡圖是個很優秀的數據呈現模式,一份圖內包括了各國的五種數據:顏色代表位置、大小代表人口、縱軸和橫軸代表想探討的主要數據-健康與富裕程度,而當時間軸拉動時,還可比較不同年代。

作者將時間軸拉到1800年,世界各國其實都在貧困和不健康的狀態,由於工業革命和公衛發展,西歐各國和美加先馳得點,收入和壽命大幅上升,把其他國家和殖民地遠遠甩在後頭。

其中雖然也有少數國家迎頭趕上(例如俄羅斯和日本),這種世界兩極分化的狀況還是持續到1960年代。然而仔細觀察,其實每個國家都在往富裕和健康的方向移動,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到了千禧年前後,當時的鴻溝已消失,而是呈現連續性的變化,大部分國家位於中等所得,而健康程度已和高所得國家不相上下

順著這個思路,本書將依照日收入等級以2、8、32美元為分界線,將人群重新劃成4個等級,雖然對於第四等級而言,另外三個等級似乎都是貧窮,但貧窮之間是有差距的,每跨越一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顯著改善,同時也要面臨新的挑戰。

作者以他的故鄉瑞典為例,1891年的瑞典健康財富水準相當於今日的賴索托,1948年相當於今日的埃及,1975年相當於今日的馬來西亞。這些當年的第三世界國家,如今皆已迎頭趕上;而且瑞典這些年能做到的進步,沒道理其他國家未來辦不到。

負面恐懼型直覺偏誤

當我們關注國際組織的統計數據,將會發現世界各國的健康富裕程度改善了;天災人禍導致的死傷人數都在下降;糧食飲水的供給、科技進步和文藝創作都在增加。然而我們為何一直有世界普遍變得更糟的印象?

對於生理傷害、受困和毒素的恐懼曾幫助我們的祖先活下去,因此演化傾向讓我們對於災難、恐懼、負面消息在腦海中根深蒂固,而忽略掉環境的改變,以及其他正面的消息。我們記得空難,不會注意更多順利起降的航班。天災雖然依舊頻繁,各國經濟發展使得防災準備進步、加諸國際的相互協助,死傷下降但我們不曾注意;恐懼毒蛇對於窮國仍有幫助,因為他們沒有充足的醫療資源,但富裕國家怕蛇的人依舊很多。

部分原因是媒體的自由化,過去不被關注的災難能夠自由報導了,這本來是好事,然而媒體追求利潤和流量,因此加上聳動的標題,並將同一事件反覆播放,使得我們只對壞事留有印象。因此如果只看媒體不看統計數據的話,彷彿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越來越多。

而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非政府組織,則認為對於壞消息的關注不能鬆懈,因此傾向忽略些微的改善,不斷強調狀況很糟,鼓勵大家投入資源幫助,這固然沒錯,但如果我們一直以為世界沒再進步,就可能認為目前的努力只是徒勞,最終心灰意冷,連確實有效的措施都失去信心。

情況仍糟和正在變好,兩者同時成立,並不互相衝突。

資源錯置

當我們知道世界各國的現況,也知道了事情並沒有想得糟,是可以改變進步的。然而對於一些資訊的偏誤,使得當我們要投入資源幫助窮國、改變富國時,有可能資源錯置,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在錯誤的方向上,然而這時只要改變觀點,有些微小的資源也能夠造成巨大的改變。

作者舉自己年輕時在貧困國家行醫的經驗,當地的醫療資源確實缺法,不可能照已開發過家的標準作業流程,必須簡化、器材藥物省著用,但僅僅這樣也只是稍微多救一些病人而已,而更多生病受傷的人根本來不及送到醫院就死在家中或半路上了,因此比起投入大筆資金更新醫院設備,派駐到鄉村的衛生所和基層醫療人員更重要,施打疫苗、衛教民眾洗手打掃等健康常識、教導民眾識字以免吃錯藥,都可以拯救更多的人。

其他常見的錯誤例如認為窮國富裕起來後,會像富國一樣使用更多科技產品,從而導致能源消耗、環境汙染的增加以及氣候變遷的惡化。首先是富裕國家撇清自己的責任,無論是過往的累積,還是現在的人均消耗,都比新興國家還多,當別人為了迎頭趕上而有樣學樣時,憑甚麼指責?另一方面是科技進步了,電廠發電效率更高、產品耗電更少,許多科技還有替代的新產品,例如有智慧型手機和基地台了,新興國家就不必也依序鋪設電報、電話和網路線,如果還能夠開發更多新的再生能源,無論富國窮國都能在節能減污的情況下生活的更好。作者舉電燈和洗衣機為例,當夜間能夠供電,孩童就有更多時間識字閱讀;當洗衣服的時間被省下,家長就有時間陪孩子閱讀,從而讓整個社會改變。

此外還有過去擔心人口暴漲的問題,各國的統計數據皆顯示:當兒童死亡率下降時,該社群才會覺得有節育的必要,並將更多資源投資到孩童身上,與宗教、種族、地域都無關,而當兒童出生率也下降時,世界人口增長的趨勢也開始趨緩。因此阻止戰亂、公共衛生的介入、以及幫助人們富裕起來,才是釜底抽薪的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 

本書還有許多章節,有趣的主題和內容值得探討。Hans Rosling教授雖然已因病逝世,但他演講的風采依然在youtube影片上留存,請大家一定要前往觀看。

Hans Rosling在TED上的演講

 Rosling家族所創立的網站:gapminder tools

如何不對世界感到無知


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瘟疫與文明》~人類與病原體的共同演化,形塑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Plagues Upon the Earth: Disease and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作者是Kyle Harper。

本書用四次能源革命來劃分章節,因為每次當人類發展新的能源來源後,便能從環境中取得更多的物資和營養。對於寄生在人身上的病原體而言,當然也是重大利好,然而不是所有病原體都能夠分到這塊資源。

每次能源革命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使得人類有了避開舊的病原體的手段,也同時給了新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因此導致不同年代流行的傳染病種類大洗牌。

人類的歷史,塑造了疾病的生態與病原體的演化;疾病的生態與病原體的演化又反過來形塑人類歷史的發展。

本書繼承瘟疫與人等以往著述,參考醫學、環境與經濟史相關著作,以及歷史文獻關於傳染病的相關記述。創新之處在於應用了分子生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譜系學分析人類、家畜和野生動物身上相同病原體的基因差距,了解分化的時間和先後順序;古基因體學分析考古遺址遺骸身上的病原體類型,配合放射性元素定年,可確定當時流行的究竟是何種傳染病。

人類早期的演化,相較於黑猩猩,只是更加適應乾燥的環境,仍以熱帶非洲的自然資源為主,病原體也差不多。

已知用火後,人類可以保暖、可以驅趕掠食者、更容易利用各種食物取得營養,這導致人口數量增加,並且走出非洲、遍布全球。

然而代價就是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病原體接觸了,這時候分布在各流域的吸蟲類、透過蚊蟲傳播的錐蟲病、線蟲病和瘧疾就成了困擾各地區熱帶採集狩獵者的風土病。

農場

農業革命後,家禽家畜常被認為是多種人類新疾病的來源,作者稍微修正此看法。

追溯病原體的基因分化,可知大部分疾病來自嚙齒類和蝙蝠等野生動物,而家禽家畜只是演化變種的橋樑,有些疾病是先傳染給人類再傳染給家禽家畜的。

真正造成傳染病發生的,是人類的定居及城市人口增長。

當人類還在採集漁獵時,會不斷遷徙,從而避開自己的廚餘和糞便,然而開始定居後,便被自身產生的汙物所包圍,還被當作燃料和堆肥使用,蒼蠅和蠕蟲在周邊圍繞,繼續污染食物和飲水,糞口傳染使得腹瀉痢疾成為重大健康問題,直至今日仍是開發中國家的主要死因。

我們今日所熟悉的上呼吸道傳染病,是農業發明五千年後的事。大部份農民分散在各個農莊,很少出遠門;直到大城市的興起和商業網路的形成,才有充足的人口方便飛沫傳染,使得病原體被某地人群的免疫系統殲滅前,順利逃脫到遠方並突變,然後再捲土重來。包括麻疹、肺結核。

邊界前沿

哥倫布大交換,使得新舊大陸間的動植物、人群和病原體互相交流,而舊大陸的病原體,普遍被認為是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的元凶,遠勝歐洲殖民者的刀劍。

這大方向是沒錯,但還有需要補充修正的地方:例如哪些病原體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美洲各地受到的衝擊差異如何?舊大陸的人難道就不受傳染病的衝擊?

大體上,人口密度較高、和歐洲人接觸時間較早、緯度和海拔較低、以及引入黑奴轉型成熱帶栽培業的地區,美洲原住民受到的衝擊比較大。前兩者與上呼吸道傳染關係密切,而後兩者與不但與蚊蟲傳染的瘧疾和黃熱病關係較大,也造成白人殖民者的大量死亡,使得如今美洲的熱帶地區以黑人和混血族群占優勢。

美洲原住民跨越寒冷的白令海峽、加上可馴化的動物較少,確實導致美洲本身的病原體較少。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能夠航行到美洲的歐洲人,本身就是傳染病的倖存者(不然年輕時早就死在歐洲了),歐洲本土傳染病的死亡率其實也不低。還有征服帶來的戰亂,使得原住民的社會被削弱,更難抵擋傳染病的衝擊。

分子生物學也帶來新的發現,雖然美洲有很多種螺旋體疾病,但梅毒早在大交換前就出現在歐洲和美洲了,只是後來才突變成凶險的疾病。同樣類似的例子還有天花,原本只是舊大陸兒童傳染病的一種,在十六世紀時才突變成不分年齡死亡率都極高的殺手,對新舊大陸都造成強烈衝擊。

化石燃料

18世紀初起,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國家開始"早期的健康轉型",傳染病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並且國內出現階級落差,上層階級的健康狀況明顯較好。19世紀西歐各國的下層階級健康狀況也開始提升,少數國家迎頭趕上,大部分國家和殖民地依然如舊,形成全球分流。直到20世紀後半開發中國家才逐漸拉近差距。

在細菌論尚未問世,各種抗生素和疫苗尚未出現的情況下,"早期健康轉型"的出現,與工業革命、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一方面使得營養提升,人體有更好的免疫力抵抗病原體;另一方面則是有資金投注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諸如下水道系統、垃圾處理、食品安全。而後續醫療技術的發展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人類看似有更多手段壓制傳染病了,但演化依舊進行,病原體有時仍不落下風。單一作物和牲畜密集養殖使得動植物病害更容易傳播,引響我們的糧食安全。許多細菌對抗生素演化出了抗藥性,愛滋病、結核病攻擊人的免疫細胞,至今仍是難題。以蚊蟲為病媒的瘧疾、黃熱病和登革熱依然困擾著熱帶國家。而最近冠狀病圖突變造成的全球大流行,像極了之前的天花。

人類與病原體共同演化的歷史,仍在繼續。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圖解時間簡史》與《新時間簡史》章節對照


讀者:朱志德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英語: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是英國物理學家史提芬·威廉·霍金於1988年編寫的一本科普圖書。

書中根據當時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闡述了宇宙的結構、起源、發展,以及大爆炸理論、黑洞理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等。其淺顯直白的論述,自出版後就廣受讀者歡迎,不但當時暢銷並翻譯成各國語言,至今仍是長銷書。

然而如今我們搜尋市面上的中文翻譯版時,會發現有兩種版本《圖解時間簡史》與《新時間簡史》,這兩本書究竟差別在哪裡,該買哪一版才好?

如果把兩本書交互對照,會發現各章節有完全重複對應的部分,也各自有著重而詳略有別的部分,本文整理以下表格,給希望收藏的讀者參考。

圖解時間簡史"The Illustrated" A Brief History of Time是1996 年的版本,顧名思義為原書加插圖,此精裝版包含全彩插圖和照片,以幫助進一步解釋文本,最後一個章節蟲洞與時間旅行原始版本沒有,是本次才加入的,其餘章節和原始版本相同。

新時間簡史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依照原意應比原書簡潔,是2005年與Leonard Mlodinow合作製作,本書重新調整了章節名稱和文本順序,將原本分散在各章節的相同物理理論放在一起解釋。保留了前一版加入的蟲洞和時間旅行,並新增了弦論簡介(另一本書《胡桃裡的宇宙》有詳加論述)

如果您喜歡較接近原汁原味的版本,可以收藏《圖解時間簡史》

如果您喜歡重新編排整理過的版本,可以收藏《新時間簡史》

當然,對於出版商和書店而言,可能兩本都買是最好的。

圖解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圖解版)

The Illustrated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新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普及版)

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1宇宙觀的演進

1思考宇宙

2宇宙觀演進

3科學理論的本質

2空間與時間

4牛頓的宇宙

5相對論

6彎曲的空間

3擴張的宇宙

7擴張的宇宙

4測不準原理

5基本粒子與自然作用力

9時間箭矢

11物理的統一

9量子重力

11自然作用力與物理統一

6黑洞

7黑洞並不黑

8宇宙的起源與命運

8大霹靂黑洞與宇宙演化

10蟲洞與時間旅行

10蟲洞與時間旅行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書架:閱讀的起點》~書籍和藏書空間是如何演化成如今的樣式的?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書架:閱讀的起點》,作者為Henry Petroski 

當我們看向書架上排列的書,通常是垂直放置,封面封底在左右兩旁,將頁面黏合、寫有書名的書背/書脊朝外,用來翻閱的頁面朝內,被稱前切口/書口/版心。只有少數展示用的則是封面朝外。

這一切似乎理所當然,無論是家中、書店還是圖書館皆如此。然而曾經有數百年的時間,書背都是朝裡的放置的,且沒有印上書名,那古人要怎麼找到自己想要的書呢?如果回顧書籍和書架的歷史,類似這樣的變化比比皆是。

本書正是這樣一本探討書籍構造和儲藏空間演化的歷史的書籍,古人究竟如何製作、閱讀和蒐藏書籍,和我們有那些異同、有甚麼值得參考借薦的地方,相信今日的愛書人看了會有不少感觸。

本書的章節依照主題,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部分:

貴重的手抄書

早期的書,無論是卷軸、還是冊頁,都得一字一句用手抄,耗時耗力,每完成一本都很困難。由於數量不多,讀者較容易會記得自己想找的內容在某本書的某一頁,因此書名和目錄並非必需品。又因為物以稀為貴,藏書家不會將書本輕易示人,甚至要動用密室、保險櫃多重封藏,取出閱讀也相對不易。

然而還是有些人有本事蒐羅大量的書籍,例如中世紀的修道院、行會建立的大學。書一多還要用這種嚴苛的保管方式,無論是閱讀、抄寫都太不方便了,因此鎖鏈便派上了用場。

鎖鏈的出現,對於書本排列和使用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書被拴上了,古代又照明不佳,因此書櫃必須靠近窗戶旁邊,而且最好附上讀書台避免拿了手痠,而建物的窗戶有限,因此如果要放置更多書,整個建築的結構、開窗的大小都得隨之調整。

鎖鏈如果互相打結,那書本要取出就不方便了,因此不能再任意放置,必須使用封面朝上的讀書台系統,或者垂直擺放的書亭系統,而綁著鎖鏈的前書口通常朝前。

今日圖書館和書店書架的側面經常附上圖書分類,鎖鏈時代則可以更詳盡附上每本書的書名(畢竟都鎖在固定位置),因此也不需要將書名寫在書上。今日雖然鎖鏈已不再,但許多當時的形式依舊延續至今。

<章節名稱:2.從卷軸到手抄書本 3.書箱、連柱拱廊、小讀書間 4.鎖鏈伺候 5.排排站>

過多的印刷書

當印刷技術出現並逐漸成熟,書本變得大量且便宜,鎖鏈和讀書台從生活中消失,書也改成書背朝外,比較不容易破損,而在書背上印上書名也更加醒目,我們今日所熟悉的書架形勢正逐漸成形。

書店和藏書家的書是來來去去,但學術機構和公立圖書館就碰上大麻煩了,不斷有新的書籍被購入,哪來的空間可放?管理者們無不絞盡腦汁,或是改造舊建築、或是找空地蓋新建築、或是把罕用書塞入地下室的密集書庫。

有些善於應變的圖書館,甚至還會鼓勵讀者多借書,並且延遲還書期限的方式來騰出空位,顯然是把愛書人的家當作備用書架了。

電力照明的出現也是重大利好,原本書架必須靠牆近窗,現在任意空間都可放書了,然而副作用是要注意電器保養避免火災,此外書一多,又得擔心地板是否能夠負荷重量,必須補強結構。

大量的書籍也讓檢索成了問題,早期鎖鏈時代做法是按照購入年份,有新書就弄個新書架,要找書是從藏書目錄去找尋書架。現在必須要設計新的圖書分類法,將相同類別的書放置在一起,並且要預留空間給新書。

進入二十世紀後半,傳統的卡片目錄被電腦終端機取代,電子期刊、電子書、網際網路等功能日新月異,要如何置放、管理這些新設備,成了新時代的新挑戰。

<章節名稱:7.靠牆站 9.書架工程 10.書架工程>

藏書家與書架管理

作者透過古書的插圖和版畫,讓我們一窺手抄書時代的讀者生活。當時沒有固定型制的書架,任何地方都可以隨意放置書籍、哪面朝上朝內都可以,非常隨興;與之相反的,為了方便閱讀,當時的工匠打造各種形制的讀書台,力求符合人體工學,再大再重的書都不是問題。

17世紀剛進入印刷書時代時,當時印刷和裝幀屬於不同行會,書印好了就是一整疊散開的書頁,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荷包和品味,挑選合適的封皮進行裝訂、或者把好幾本書合成一本、或者更換家中舊書的封皮。甚至有的讀者沒裝訂就直接買回去,看一半就隨手捲起折起、看完就直接扔掉,如同我們今天隨看隨丟的雜誌報紙。有的讀者振振有詞的說:這本書我打算看完就燒,而非放入書架,以免被人發現有辱別的書。直到19世紀,仍有書局發行未裝訂的書。

剩餘的章節介紹了不同年代讀書人整理照顧書架和書籍的方式,有極度散漫、也有過於嚴謹,種種做法令人嘆為觀止。

<章節名稱:1.書架上的書 6.走入書房 8.來到書店 11.照顧書 12.附錄(二十五種書本擺法)>

延伸閱讀

作者Henry Petroski是一位研究失效分析的美國工程師和歷史學者,寫了許多介紹常見日常物品工業設計歷史的書,例如鉛筆、迴紋針、牙籤等等,根據序文所言,本書是他望向寫作時放置大量參考書籍的書架時,起心動念而寫出的書。若對這方面的議題感興趣的讀者,值得找他撰寫的其他書籍來看。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中國人史綱》~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百姓苦百姓苦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中國人史綱》,作者柏楊

柏楊並非歷史科班出身,本業是雜文作家。不同於學者的詳實考據、教科書的民族主義宣傳,柏楊所寫的這本中國通史作品,想要呈現給讀者的是什麼樣的中國呢?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國中時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用描繪深刻如臨現場的故事,搭配豐富的地圖和表格整理,將課本受限於篇幅略而不談的戰亂分裂時期,清楚的呈現出來。

本書在格式方面,開了許多先例,成了之後許多歷史書籍仿效的對象。

根據作者自己的說法,本書特色如下:(1)不用年號,用公元紀年,按世紀分章節。(2)對於歷史人物直呼其名,不用諡號廟號、官職等尊稱,以平等看待每個歷史人物。(3)不分正統及割據,國號一脈相承,平等看待每個政權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歷史通俗作品許多也已採用類似的方式,學術文章則兩者並承。當時的創新,如今已不再稀奇。真正能凸顯其與眾不同之處,還是在其強調的歷史事件。

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描寫權謀鬥爭、戰亂不斷、昏君暴君和誣以謀反的冤獄,不但人民苦不堪言,即使在上位者,也隨時會被歷史的巨輪輾碎。文中還隱隱呈現的是漢人傳統觀念的報應觀,速者報在己身,遲者牽連家族。

教科書的美好大中華,不過是粉飾出來的假象,在作者筆下,是醬缸、是大黑暗,是醜陋的中國人。

當然,一個作品是無法脫離時代的,和作者的生平緊密相關。

作者經歷過軍閥內戰、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不斷的顛沛流離,靠著偽造身分和經歷的小聰明完成了學業,成了批判社會的雜文知識分子,最終成功得罪當權者,進了黨國的監獄。

本書在八國聯軍之役戛然而止,然而歷史的巨輪仍在前進,發生過的慘劇以更為血腥的形式,走過整個二十世紀。

飢荒、戰火,是他的過去經歷。政治權謀的受害者,是牢中的他和獄友。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從眾多他稱中挑選而來的自稱

 


讀者:朱志德

本次要推薦的書籍是《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作者為林正慧

"客家"(hagˋ gaˊ)這個稱呼,是二戰前後才出現在台灣。

從清代到日本時代,客方言人群的自稱和閩方言人群的他稱,都是"客人"(hagˋ nginˇ/ kheh-lâng);而統治台灣的清政府和日本政府稱則習慣稱呼他們為粵人/廣東人。

在客方言人群想像共同體形成的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問題值得探討。例如來者是"客",為何只有客方言群的自稱和他稱是"客"?客語系人群橫跨閩贛粵三省、粵省另有粵語系人群,為何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會稱呼他們為粵人/廣東人?

土客衝突:眾多蔑稱中的雅稱

宋代的文獻已記錄到:靠山區的汀州和梅州有類似的方言,與沿海的泉州、潮州無法互通,預示了今日閩客方言分界的成形。然而當時的人群,都以州縣名稱作為自稱或他稱,並不以"客"為名。

明末清初的動亂,造成周邊平原土地荒蕪,緊接著是美洲作物的引進導致清初人口激增。由於閩粵贛邊區山多田少,飽和的人口逐漸向外發展,並與周邊族群發生衝突。

周邊的閩粵族群,先以棚民、流寓這種流浪者的形象稱之;也有相對於本地土民而稱之為客民;當衝突加劇時,則以流哎、哎獠、哎猺等蠻族標籤稱之。

因此在眾多稱呼中,"客"成為最文雅的一種稱呼,反映了自身客而家焉的遷徙歷史。客方言群也因勢利導,將這個名稱與衣冠南渡相連結,認定自身不僅是從山區往南遷徙,更是歷朝歷代從華北南遷的漢人,其文化風俗較周邊族群優越,"客"成了凝聚自我認同的雅稱。

相對於族群衝突的邊緣客區,在連片的閩粵贛原居地,客方言群本身就是主人,沒必要自稱為客。然而隨著大清開港通商,更多的客方言群到沿海城市工作並且返鄉。南方各方言群競爭政府權位及貿易利益,仕紳和新興報刊開始介入族群自我塑造的論述,客家自稱的論述也隨之回流到中心客區。

客方言群反過來稱呼閩方言群為"貉獠/福佬",而閩方言群把貉獠轉寫成"河洛",也認定自己是衣冠南渡,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逆轉閩主客佃:義民、粵籍與分類

清帝國新納入的領土台灣,文獻中記載的"客"其實有三種不同的意思。一是以熟番為土,來自閩粵兩省的移民皆為客;二是因為台灣府歸福建省管轄,因此閩為主、粵為客;三才是指相對於閩方言群的客方言群。

清政府制定政策時是以省籍為主。台灣的閩籍移民從清廷領台伊始,就站穩台灣為福建一府、自為土著之立場,將粵籍移民歸為隔省流寓之"客"。在渡照、墾照、保甲入籍等公文作業上,閩籍移民佔據優勢,搶先佔據土地,形成閩主客佃的格局。然而朱一貴事件後,六堆客方言群靠平亂立功,獲得"義民"資格,得以合法入籍取得土地。

客方言群下一步爭取的是科考資格,地方官和士人將學額視為既得利益,極力抵抗它省讀書人應試,即便客民已經入籍。為了減少衝突,最後清政府訂在原定閩籍學額外,另外新增粵籍保障名額,"粵"也因此成為官方的專屬稱呼。

雖然閩粵並立,閩省汀州為客方言群、粵省潮惠兩州沿海為閩方言群。這兩撥人群相較於福建漳泉兩州、廣東嘉應州(四縣客家)人口較少,發展了特殊的求生方式。在科舉時必須與同省移民競爭相同學額,在分類械鬥和起兵抗官時傾向站在相同語言的族群那邊。然而隨著時代推移,逐漸遭到同化而隱沒在歷史當中。

許多人常會忽略朱一貴事件時的主力杜君英實際上是潮州閩方言群,以及三山國王是潮州人為主的信仰,而誤把他們當成客家人。

國勢與鄉貫調查:要依據語言還是籍貫?

日本統治台灣之初,是把客方言人群稱作"哈喀族"的。然而隨著統治台灣日久,接收了清代的檔案文獻的稱呼,而改稱為"廣東人"。

在進行調查作業時卻出現標準不一的情形。戶口調查和國勢調查是根據語言區分,而鄉貫調查則是根據祖籍區分。這導致前述閩省汀州、粵省潮惠兩州沿海的移民,在不同的調查作業中分到不同族群,這也造成戰後學者和政府單位高估"福佬客"人數的起源。

日本人以"廣東人"稱呼客方言族群,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當日本開始往華南和南洋進行商業和軍事擴張時,把客方言族群帶去當通譯。結果發現與另一批廣東人"粵方言族群"之間無法溝通,這才得知當地人認知的"廣東話"和"客家話"的差別。於是到了統治末期,開始逐漸又改用源自華南和南洋的"客家"來稱呼這批族群。

共同體論述的新血:半山、外省與海外客家

日本時代有一批台灣人到中國大陸尋求經濟或政治上的發展,戰後跟隨國民政府返台,除了原生的閩客方言,相對又熟稔華語官話,較有機會到黨政機關任職。

同時遷台的外省人又以沿海的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五省為最多,自然涵蓋大量的閩客方言族群,較有機會融入台灣當地社會。再加上政府自居中國正統、聯繫海外華僑的需要,閩客粵方言群又在華僑中居於多數。

因此除了台灣本地的客方言族群外,半山客家、外省客家、海外客家的加入,成了構建客家想像共同體的新力量。由於客家族群在台灣是相對少數,一方面易於接納這些新血,一方面又有拉攏統治者的傾向(彷彿清代的義民),而大量文獻的撰寫,使得中原南渡的客家論述成為顯學,將客家的地域認同嫁接到整個中華民族主義之上。

然而在強調客家血緣的同時,客語方言的傳承卻逐漸流失。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對方言進行壓制,另一方面是都市化及工業化,導致大量人口離開鄉村客庄,到都市求學就業,華語和福佬話成了交談的主要媒介,客語淪為家庭語言,甚至出現世代斷層。

結語

本書的結論認為,客家雖然一直被強調有悠久的歷史,但如果回顧文獻,客家成為方言人群的自稱,且強調中原的遷徙歷史僅始於19世紀,而文獻中"客"之一詞,仍是鄉貫主義下的土客之別,而非方言人群的意涵。

其實近代各個民族國家、乃至爭取自治權的眾多小民族,未嘗不是如此,想像共同體構建的文獻距今不遠,而民族歷史淵遠流長。在這個形塑的過程中,與周邊族群的互動,以及國家力量的介入,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