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地質年代~白堊紀

白堊紀(Cretaceous,符號C)

年代:145.5–65.5百萬年前
大氣圈:O2為現代的150%,CO2為現代6倍,溫度高於現代4度
水圈: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
板塊活動:岡瓦那大陸分裂成南美非洲、印度、南極澳洲三塊大陸。勞倫大陸分裂成北美和歐亞大陸。拉拉米造山運動洛磯山脈形成。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與歐亞板塊碰撞。


生物圈:


造礁生物~

底棲生物~節肢動物以軟甲類為主,軟體動物以雙殼類、腹足類為主,脊椎動物包括魟魚和一些輻鰭魚類

游泳生物~頭足類軟體動物仍以菊石為主,但再堅硬的殼仍無法抵抗越來越多種掠食者的捕食,因此外殼退化而游泳更快的箭石類有取而代之的趨勢。海生脊椎動物,包括軟骨魚類(鯊魚仍是重要的掠食者)、輻鰭魚類(棘鰭類出現,現生半數以上的魚類都屬此類)、海龜、魚龍(逐漸減少並滅絕)、蛇頸龍類、上龍類,除此之外新增了與巨蜥親緣關係較近的滄龍,在白堊紀時期逐漸變大,成為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
陸生植物~寒冷乾燥地帶以松柏類和銀杏類為主,溫暖濕熱地帶以蘇鐵類和真蕨類為主。被子植物出現,ANITA類和木蘭類繁盛,單子葉植物和核心雙子葉植物也開始出現。

昆蟲~被子植物的出現使昆蟲獲得更多新的食物來源,如花蜜、果實、闊葉等等。在協助傳粉和對抗啃食的共同演化過程中,不但增加了被子植物的種類,昆蟲也開始了輻射演化,成功適應下來的,就是數量最多的六大類: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雙翅目、半翅目、直翅目

陸生動物~侏儸紀末期盤古大陸的分類,造成大型陸生動物型態的南北分化。

在南半球的岡瓦那大陸,生態系比較接近侏儸紀時期,以泰坦巨龍類為代表的蜥腳類動物,仍是主要的大型植食類動物,小型的植食類動物包括小型鳥臀類、以及取代劍龍類的甲龍。主要的肉食性恐龍,包括角鼻龍類演化出來的阿貝利龍類,班龍類演化出來的棘龍類,以及異特龍類演化出來的鯊齒龍類和新獵龍類。

在北半球的勞倫西亞大陸,蜥腳類逐漸減少並滅絕,取而代之植食性動物的是甲龍類、角龍類、厚頭龍類、禽龍類和鴨嘴龍類,這些物種演化出更適合嚼食植物的嘴喙和臼齒。侏儸紀時期小型、帶有羽毛的空骨龍類,成了北方主要的掠食者,包括恐爪龍類和暴龍類,此外還演化出雜食性的似鳥龍類、偷蛋龍類,和植食性的鐮刀龍類。

哺乳類亦出現了分化,北方真獸類在北方,大西洋獸類、單孔類和有袋類在南方,不過都還只是小型的雜食性動物,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下,外觀沒有明顯差別。小型的鱗龍類(現代蜥蜴與蛇的祖先)和滑體類(現代兩生類的祖先)亦是如此。

原鱷類、中鱷類、新鱷類皆存在,白堊紀末期演化出新鱷類,為現生鱷魚的祖先。巨型的兩棲類僅剩下南半球的離片錐類,並逐漸減少。

飛行生物~天空中的霸主仍然是翼手龍類,喙嘴翼龍類已消失。鳥類演化出有牙齒的反鳥亞綱和沒有牙齒的今鳥亞綱,以反鳥亞綱較為繁盛,兩者皆演化出陸生及水生物種。昆蟲演化出螳螂目、蚤目、虱目。

大滅絕事件:
阿普第階滅絕事件~可能和孟加拉火山爆發有關,對海洋生物造成較大的影響
森諾曼期-土侖期滅絕事件~海中含氧量降低造成海洋生物滅絕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50%的屬、75%的物種滅絕,成因一般認為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隕石撞擊。哺乳類取代恐龍在陸地的生態位,恐龍的後代鳥類則取代翼龍。白垩纪末大灭绝对哺乳动物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90%的哺乳动物灭绝,“枝繁叶茂”的哺乳动物只剩下6支存活:单孔目、多瘤齿兽、冈瓦那兽、树掠兽、后兽、真兽,而其中只有单孔目、后兽和真兽存活至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